“体检做了,啥也没查出来,肯定没事!”这话你是不是常听?每年体检,拿着一堆报告单,很多人松口气,以为自己“健康无敌”。可你知道吗?有些癌症,悄无声息藏在身体里,常规体检不查这些“关键项”,等于白做。前阵子,一个男人就因为体检漏了关键检查,癌症晚期才发现,悔得肠子都青了。今天,揭开体检的“隐藏雷区”,看看医生说的这4项检查为啥不能少,别让“漏检”害了命!

刘大叔,56岁,家住湖北武汉一个老旧小区。他年轻时是工厂车间的电工,天天爬机器修线路,干了30年,身体硬朗得像块钢板。如今退休了,他喜欢早起打太极,下午跟老伙计下象棋,日子过得悠闲又自在。刘大叔健康还行,有点高血压,吃了几年药,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左右。他还有点慢性胃炎,吃凉的就胃胀,平时靠喝点热粥养着。总体看,他觉得自己“没啥大毛病”,每年单位体检,报告单上除了血压高点,其他都正常。
刘大叔挺重视体检。每年春天,他准时去医院,抽血、拍胸片、做B超,忙活一上午,拿报告时医生总说:“还行,注意血压。”他乐呵呵:“我这身子骨,活到80没问题!”可去年底,他有点不对劲。胃老不舒服,以为是老毛病,吃了点胃药没管用。后来瘦了10斤,脸色发黄,他才慌了。老伴拉他去医院,医生一查,吓一跳:胃癌晚期,肿瘤扩散到肝脏。医生翻他体检报告,问:“你做过胃镜吗?肿瘤标志物查过吗?”刘大叔摇头:“没啊,单位体检没这几项。”
医生叹气:“你这体检,漏了关键4项,癌症藏着都没发现!”刘大叔懵了:“啥?体检还白做了?”医生点头:“常规检查抓不住癌症,这4项不做,等于没查。”回家后,他让女儿小刘查资料。女儿翻出一堆研究,说:“爸,医生说得对,这4项不查,癌症真漏网!”

刘大叔的遭遇,不是个例。癌症这东西,狡猾得很。早期没动静,常规体检的血常规、尿常规、胸片,抓不住它。《中国肿瘤防治杂志》2023年数据说,中国每年新发癌症超400万例,60%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为啥?体检“浅尝辄止”,没挖深。《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研究也说,常规体检漏检率超50%,尤其胃癌、肺癌、肠癌,早期无症状,靠基础项目发现不了。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张强教授说:“体检不是走过场,得查关键项。不然,癌症长大了你都不知道。”刘大叔那次体检,血常规正常,B超没问题,可胃癌早扎根了。医生叮嘱:“这4项不做,白花钱!”
这4项检查,漏了等于白做刘大叔听医生讲,体检漏了4项,他问:“哪4个这么重要?”女儿小刘查资料,总结出医生说的“4大关键”,刘大叔赶紧记。
1.胃镜:胃癌的“照妖镜”刘大叔胃胀,以为是老胃病,可没做胃镜,癌症藏得深。《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研究说,胃癌早期90%无症状,常规体检查不出,胃镜能直接看胃黏膜,发现癌前病变。张强教授说:“中国胃癌高发,4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胃镜,早期发现率超80%。”刘大叔慢性胃炎,风险高,可单位体检没胃镜,肿瘤长到晚期才露头。

咋回事?胃镜能揪出幽门螺杆菌、溃疡、早期癌变,B超、抽血抓不住。刘大叔要是早做,手术切掉就没事了。张教授警告:“胃不舒服,别拖,胃镜不能少。”
2.低剂量胸部CT:肺癌的“狙击手”刘大叔每年拍胸片,报告正常,可胸片漏了肺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研究说,胸片对早期肺癌敏感性仅20%,低剂量胸部CT能发现1厘米以下结节,敏感性超90%。中国肺癌发病率全球第一,吸烟、雾霾推风险。刘大叔不抽烟,可工厂干活吸粉尘,肺早埋雷。
为啥CT强?它看清肺小结节,胸片只能抓大阴影。刘大叔要是做了CT,肺癌早发现不至于扩散。张强说:“40岁以上,尤其是吸烟史,CT别省。”
3.肿瘤标志物:癌症的“报警器”刘大叔体检抽血,只查血糖血脂,没查肿瘤标志物。《英国医学杂志》(BMJ)研究说,CEA(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CA19-9等,能提示肠癌、肝癌、胰腺癌风险。正常不代表没事,升高得警惕。张强教授解释:“标志物不确诊,但筛查第一步,配合影像查,漏诊率降30%。”刘大叔胃癌晚期,CA19-9可能早超标,可惜没查。

咋用?每年查一次,异常再深挖。刘大叔要是查了,胃癌早露馅。张教授叮嘱:“标志物便宜,筛查值钱,别漏。”
4.肠镜:肠癌的“清道夫”刘大叔从不查肠,觉得“拉肚子才查”。可肠癌不等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杂志》(JCO)研究说,50岁以上做肠镜,早期肠癌发现率超85%,能切息肉防癌变。中国肠癌发病率年增5%,饮食油腻、久坐推风险。刘大叔脂肪肝,肠道负担重,可体检没肠镜,癌藏着长。
为啥重要?肠镜看清肠壁,揪出息肉、早期癌,B超摸不着。张强说:“50岁后5-10年查一次,肠癌跑不掉。”刘大叔悔得拍腿:“早查就好了!”
为啥这4项关键?刘大叔纳闷:“为啥这4个不能少?”医生解释:“癌症爱藏高发区,胃、肺、肠、肝,占中国癌症70%。”《中国癌症统计年报》说,这四类癌症早期无症状,常规体检抓不住,得靠专项检查。张强教授补充:“胃镜、CT、标志物、肠镜,直击靶点,漏诊率低。”刘大叔胃癌晚期,就是“靶点”没查。

可为啥不全查?张教授笑说:“成本高,普通体检省钱。可命比钱贵,这4项值!”
谁得做这4项?刘大叔问:“啥人得查?”医生划了3类人群:
40岁以上:风险起跑。《柳叶刀》研究说,40岁后癌症发病率翻倍,筛查得跟上。有家族史:遗传埋雷。父母得过癌,子女风险高30%,得查深。三高胃病:隐患扎堆。像刘大叔,高血压、脂肪肝、胃炎,癌症爱找。体检咋做才靠谱?刘大叔急了:“那咋体检才不白做?”医生给了个“防癌套餐”:
胃镜:40岁后每年1次。胃不舒服,随时查。胸部CT:40岁后2-3年1次。吸烟史、雾霾区,每年查。标志物:每年1次。异常加影像。肠镜:50岁后5-10年1次。便血、便秘,早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建议,这4项组合,癌症早诊率超80%。刘大叔记下:“下次全查!”

确诊胃癌后,刘大叔化疗挺辛苦。他跟老伴说:“早查这4项,不至于这样!”老伴给他熬粥,说:“以后别省了!”刘大叔点头,今年体检,他加了胃镜、CT、标志物、肠镜,钱多花点,心踏实了。他乐呵呵:“漏了4项差点要命,全查救我回来!”
前几天,他打太极时跟老伙计聊,有人说:“我体检啥也没查!”刘大叔摆手:“别学我以前,这4项不做,白忙活!”伙计们点头:“老刘,你这教训,真值钱!”
结语:体检不漏,癌症不藏刘大叔这回明白了:体检不做这4项检查,相当于白做。胃镜、胸部CT、肿瘤标志物、肠镜,缺一不可。癌症狡猾,常规项目抓不住,关键检查才能揪出来。别以为体检正常就万事大吉,刘大叔胃癌晚期,教训够深。
下次有人问你“体检查啥”,别忘了这4项。想想刘大叔,漏检悔断肠,全查命长久。你呢?今年体检做了吗?别让“白做”,成了“晚知”!
参考资料《中国肿瘤防治杂志》,《中国癌症筛查现状与挑战》,2023。《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常规体检对癌症漏诊率的分析》,2021。《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胃镜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