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编校者的大意造成的版本失误,至今还在误导着很多读者

问道化鸣 2024-03-09 09:37:34

当下解读《道德经》的人,多以王弼本为主。但在王本《道德经》中,我们会发现原文与注文不一致的现象,并且此类现象极为普遍。

比如王本第一章原文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但王弼注文却是:“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王弼的注文十分清晰:“无名、有名”两者后边跟着的都是“万物”,不涉及“天地”。同时“无名”“有名”在王弼注文中也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而不是王安石、司马光、苏辙的“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断句方法。

诸如此类“原文”与“注文”不相符合的现象,在传世本中很常见,下面就以王弼本第二章的末段“原文”与“王弼注文”为例,探讨传本编校者在编校方面的“疏忽大意”,给后人造成的刻板认识。

王弼本原文: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王弼本注文: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帛书乙本: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楚简本: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也。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另外,传本中的唐代傅奕本,大体与古本文字相同,该本为项羽妾墓葬,傅奕编校。此本的抄写年代至少应与帛书甲本不相上下。

古本除了帛书甲本本句残缺不可辨识之外,其余诸本均是“弗始”或“不为始”,即使王弼注,也是“不为始”,与项羽妾墓古本一致。

这说明,王弼本《道德经》在转抄、流传过程中,后人编校时只是对《道德经》原文作了改动,并没在意王弼注的“原文”,此类现象虽然很普遍,却很少引起读者关注,这也是造成版本之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且王弼在解释“生而不有”时说:“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德无生,非玄如何”——万物无外力干涉,自生自灭,顺自然也。

为何会有“始”“辞”之变?笔误还是故意?

在古本出土前,就有不少学者对此字提出质疑,清代著名学者毕沅认为:古“始”“辞”声同,以此致异。应以傅奕本作“始”为长。晚清学者易顺鼎赞之。当代学者高明、郑良树等人均有此类观点。

另外,细心的朋友还会发现,三种古本《老子》这段话里均没有“生而不有”这句话,而三种古本并非源于同一个抄本,这说明,古本笔误的可能性极小。

因此,传本的编校者有可能认为是前人抄写漏掉的,故按照第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的原文,给本章添补上去的。刘笑敢教授把这一现象称之为“语言趋同”。

为什么是“弗始(不始)”?“万物作焉而弗始”是什么意思呢?

范蠡是文子(计然)的弟子,老子的徒孙,他在《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中说:“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

这是越王勾践要去攻打吴国,范蠡进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现在,吴国没有天灾,天下祥和,就不能发动战争;也没有内部纷争的人祸,天下同心,就不要挑起事端。若反其道而行之,必将危害国家,损害自身。

范蠡的“弗为之始”,即是“不做违背常理的肇始者”,即不做挑事者:吴国上下安泰,没灾没祸,你去惹是生非,就不怕吴国同仇敌忾,你被打得丢盔卸甲吗?

因此老子说: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无为”、不言(不干涉)因此万物竞相勃发,圣人不以创生者自居;圣人能辅万物(百姓)之自然,万物无所不成,圣人不自恃其有;万事功成名就,圣人不居功自持。

老子说“无名万物之始”,反过来说就是,万物无不来源于“无形无名”,又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之有,总会有个开始,而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哪一个人的主观意愿所能成就的,它必是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圣人之为,只在一个“辅”字,即“顺应”万物之自然,可矣。所以,“无为”就是“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顺应百姓自由发展愿望,辅助百姓回归自我,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切发展成果都是百姓得以自由发展的结果,并非圣人“三令五申”强行督办的结果。

也正因此,才说“万物作而弗始”——万物天始天终,何须人力加持?百姓自由发展最怕权力干涉。这就是为什么老子借“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权力“无为”不干涉、不侵民利,百姓才能“无不为”。

这就是“无为”的深刻用意所在。老子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并非对圣人所谓的“谦虚美德”的赞美。

简单说一下版本问题。

我也曾经是帛本《老子》的坚定拥趸,当然至今也是以帛甲本为主要底本。但我绝不将古本与传世本对立起来。传本既然是世上流传下夏来的,就必然会出现后人“编校”的痕迹,带有时代的印记,比如为了文本的整齐划一,铿锵有韵,会增减文字,增加排比句、对偶句等文学样式等。

古本虽然没经后人删改,行文古朴而自由舒展,但因历史的局限性,一文多义的异体字、借代字、生僻字,甚至错讹字等,成为今人阅读理解的障碍。

有的人不管老子思想主旨如何,强行按“原文”“训诂”,训来训去,训的都是自以为是的义项,结果造成前言不搭后语,逻辑不能自洽,自己都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

所以,对于版本问题,不可固执一种,应像老子之道那样,开放接纳不拒绝,兼收并蓄相促进,如此才能走进老子,不被局部文字所障碍。



1 阅读:31
评论列表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