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笔记180: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教皇都做了哪些事情?(七)

永哥历史 2025-03-12 04:59:55

1、保罗三世(1534年-1549年在位),原名亚历山德罗·法尔内塞,1468年出生于意大利显赫的法尔内塞家族。其家族在罗马教廷和意大利政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早年他在佛罗伦萨和比萨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后进入教会系统。

2、凭借家族背景和个人才能,保罗三世迅速晋升,1493年成为枢机主教。在担任枢机期间,他以其政治敏锐性和对艺术的赞助闻名,同时也因私生活放纵(包括与情妇生育四名子女)而备受争议。1534年他当选教皇标志着法尔内塞家族权力达到顶峰。

3、保罗三世是反宗教改革的核心人物。面对新教崛起,他于1545年召开特伦托大公会议。马丁·路德于1517年发起宗教改革运动之后,罗马教会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拖到1545年才召开了特伦托大公会议作为回应。这次大公会议在教会历史上非常重要,正是特伦托大公会议锻造了现代天主教。

4、特伦托大公会议虽因政治纷争多次中断,但最终确立了天主教对抗新教的理论基础,包括强调教皇权威、规范神职人员纪律,并重申"因信称义"需结合善工。这一会议奠定了天主教复兴的基石。

5、保罗三世大力扶持新兴修会耶稣会,1540年正式批准其成立,使其成为反宗教改革的先锋力量。耶稣会由西班牙贵族出身的罗耀拉创建。罗耀拉早年在西班牙的阿尔卡拉大学就读,后来在战争中受伤,转而投身宗教,立志奉献余生于宗教事业。

6、耶稣会最初的成员多为罗耀拉在巴黎大学的同学,受过良好教育。所以在1540年,也就是特伦托大公会议召开前五年,保罗三世就像当年英诺森三世认可多明我一样,正式认可了耶稣会,给他们的任务就是传教。

7、耶稣会的特点:一是由于罗耀拉的军人背景,耶稣会的组织结构类似军队,强调无条件服从,并发誓效忠教皇。二是与多明我会不同,耶稣会将教育重点放在通识教育上,尤其是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等实用学科。

8、耶稣会从1550年开始,每年至少开办五所学校,不收学费,教育质量高,培养了许多著名人物,如伽利略、笛卡尔等。耶稣会的教育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需求相结合,注重实用技术。除了在欧洲办学,耶稣会还积极在新世界和东方传教。著名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等都是耶稣会成员。

9、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尽管教皇权威受到挑战,但天主教整体上仍然是赢家,耶稣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天主教在全球有将近14亿的教徒,占到总人口的17%,远超过新教徒的人数。之所以会这样,不仅是因为天主教与世俗王权结合得更好,更得益于像耶稣会这样的修道会的传教和教育工作。

10、与此同时,保罗三世成立了一个常设机构,叫枢机主教会议,负责裁决教义争端,处置异端,查封违禁图书。这个机构其实就是以前的宗教裁判所的加强版,宗教裁判所以前是外包给多明我修道会的,现在拿回来亲自抓。这些措施巩固了教廷的中央集权,但也加剧了欧洲的宗教对立。

11、作为文艺复兴末期的重要赞助者,保罗三世委托米开朗基罗完成《最后的审判》壁画,并扩建圣彼得大教堂。其家族成员也从中获益:孙子奥塔维奥·法尔内塞被任命为帕尔马公爵,孙女嫁入法国王室,使得法尔内塞家族成为意大利主要政治势力。

12、朱利乌斯三世(1550年-1555年在位),原名乔瓦尼·玛丽亚·乔奇·德尔·蒙特,1487年生于罗马贵族家庭。早年学习教会法和神学,1513年进入教廷法律部门,凭借出色的外交能力逐渐晋升。他曾在特伦托大公会议初期担任教宗代表,1543年成为枢机主教。1550年在法尔内塞家族的支持下当选教皇。

13、朱利乌斯三世于1551年重启中断的特伦托会议,试图解决圣餐礼定义等争议问题。然而,因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与新教诸侯的冲突,会议仅一年后被迫中止。

14、朱利乌斯三世延续文艺复兴传统,资助建筑师维尼奥拉建造朱利亚别墅,成为罗马巴洛克建筑的先驱。但其私人生活引发轩然大波:他提拔传为其情人的、年仅17岁的养弟因诺琴佐为枢机主教,并为其耗费巨额财富。

15、马塞卢斯二世(1555年在位仅22天),原名马尔切洛·切尔维尼,1501年生于意大利蒙特普尔恰诺的学者家庭。其父为教廷财政部官员,使他自幼接触人文主义教育。他精通数学、天文学和语言学,1520年代进入教廷任图书馆员,1539年成为枢机主教。1555年当选教皇后仅22天即病逝。

16、马塞卢斯二世虽未完成重大政策,但其个人品德深受赞誉。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为其创作《马塞卢斯教皇弥撒曲》,成为天主教礼仪音乐的经典。后世史学家视其为"反宗教改革时期未竟的理想主义者",其短暂统治象征教廷改革的历史转折点。

0 阅读:2
永哥历史

永哥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