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473):大唐第一陌刀手,再次登场

六十秒历史 2024-08-04 22:44:36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65)

眼见部队乱了阵脚,李嗣业急忙去找郭子仪:“大帅,情况危急,我必须上了,不然,今天全都得交待在这里。”

大唐第一陌刀手,再次登场。

李嗣业虽然是专业的陌刀将,平时其实拿大棒更多,因为那个更省力,效率也更高,但现在是非常时刻,要的是一股气、杀气:

“(嗣业)乃肉袒,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当其刀者,人马俱碎,杀数十人,阵乃稍定。”

哪怕血肉横飞的战场,这一幕也是相当恐怖的。

在这种强大的震慑之下,唐军勉强稳住阵脚,利用这个喘息,李嗣业快速组织起一道钢铁防线:

“嗣业帅前军各执长刀,如墙而进,身先士卒,所向摧靡。”

唐军这次会战有前中后三军:主帅郭子仪在中军,应该带的是朔方部队;王思礼在后军,应该带的是河西、陇右,和新招募的部队;李嗣业则带领安西部队,作为前军;另外,回纥骑兵作为总预备队。

由于李嗣业的亲自出马,前锋线上,唐军暂时占据主动。就在这时,侧翼又打起来了。

叛军在战场东边派了一支伏兵,准备找机会抄官军后路,但这次唐军侦察工作做得不错,或者说阵地选择不错,因为西边是沣水,要打包抄只能走东边的山地,看牢这个方向就没事。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发现伏兵后,唐军由仆固怀恩率领,出动朔方、回纥精锐,迅速歼灭了这股敌军,之后,唐军再次调整部署:

“李嗣业又与回纥出贼阵后,与大军夹击。”

消灭敌人伏兵后,唐军来了个反包抄。

这个反包抄行动,应该战前就计划好了,敌人可能在哪里埋伏,我军怎么消灭之,又怎么就势反包抄,使用的兵力也很明确,就是李嗣业加回纥骑兵,因为这是一个强强组合,有极强的攻坚能力,只要正面弟兄们顶住,这个反包抄行动,有很大把握打垮敌人。

计划很好,第一步就出了差错。

叛军诱骗唐军进攻,一个反冲锋把唐军阵形打乱,眼看正面要被突破,李嗣业只好临时充当救火队长,亲自操刀冲上一线。

等到前方稳定,他又回过头来执行反包抄计划,所以就出现奇怪的现象:李嗣业很忙,一会儿在正面抡大刀、一会儿跑侧翼打包抄,这是战场,来回跑就不嫌乱,少了李嗣业,唐军就不会打仗了?另外,情况那么紧急,上就是了,跑去请示郭子仪干嘛?

答案很简单:打仗就是这样,有计划内也有计划外,既要执行计划内的任务,也要执行计划外的任务,当你跑去执行计划外的任务,影响到预定计划的时候,应该及时向指挥员报告。

好在,后面几步按计划顺利实施,唐军前后夹击,开始占据主动:

“自午及酉,斩首六万级,填沟堑死者甚众。贼遂大溃,余众走入城。”

从中午十二点打到下午六点,香积寺前,横尸遍野,这既是决定唐朝命运的复国之战,也是盛唐最精锐战士的决死搏斗。

叛军伤亡惨重,官军损失也不小,虽然没有具体数字,但接下来发生一件事,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叛军战败后,退回长安城,大呼小叫彻夜不停,仆固怀恩去请示广平王李俶,说敌人要跑,我想带两百个骑兵突袭,把他们主将安守忠、李归仁抓来。

李俶不同意,说打了一天你也累了,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再说。

仆固怀恩坚持:这两个家伙很厉害,我们运气好打赢了,要被他们跑掉,后患无穷。兵贵神速,等明天就来不及了。

“俶固止之,使还营。怀恩固请,往而复返,一夕四五起。”

为啥这么一个事,两人拉扯一晚上?

而且,李俶名义上是元帅,真正指挥作战的是副元帅郭子仪,仆固怀恩不去请示郭子仪,跑来纠缠李俶干什么?

首先是讲政治。

谁先进长安城,是个敏感问题,最大的荣耀属于最大的领导,刘邦当年就因为先打进关中,惹了项羽一肚子火,差点鸿门宴要了刘邦小命,所以请示李俶,是必要程序,领导批了,行动成功就是领导英明。

其次,郭子仪没现身,很能说明点问题。

正常应该他带着仆固怀恩去汇报,为什么没去?说明态度暧昧,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为什么这个态度?因为郭子仪知道,李俶不可能批。

两个原因不批。

一是唐军伤亡大。叛军主力已经被消灭,唐军如果伤亡不大,完全可以乘胜追击,用不着仆固怀恩建议,郭子仪就会下命令。

第二个原因还是讲政治。

仆固怀恩打仗可以,政治头脑远不如郭子仪,在这件事上,他跟李俶两个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仆固怀恩想抓安守忠、李归仁,纯粹是从作战角度考虑,擒贼擒王,把最能打的两个拿下,可以大大削弱敌人战斗力。但李俶考虑的是什么?是确保收复长安,好让老爹坐稳皇帝宝座!

在这个目标面前,其它一切都要让道,放跑几个人算什么!

别说区区安守忠、李归仁,之前李泌建议直捣老巢、彻底消灭叛军,皇上不都否了吗?仆固怀恩个人愿意冒险,而李俶在这个时候,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冒险行动。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1 阅读:128
评论列表

六十秒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