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个暖冬,大部分地区的冬天气温都普遍偏高,但即便是暖冬,糖尿病患者也得格外小心,因为这个时候,气温最容易忽高忽低,会让血糖更加难以稳定,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也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血糖出现较大波动。
中医认为冬天的时候人体阳气内藏,气血运行相对缓慢,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以及痰湿阻滞等不同症状,从而使血糖出现波动。
不过,只要抓住两个原则,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保持身体健康。
一、遵医嘱用药1.中药方面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时,讲究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比如对于气阴两虚型的患者,常采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进行调理,其中人参(或党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收敛固涩,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滋补肾精,可以有效改善气阴两虚导致的口渴多饮、神疲乏力等症状,辅助调节血糖。
对于阴阳两虚型患者,金匮肾气丸加减就比较适合了,方中熟地黄、山药滋阴补肾,桂枝、附子温补肾阳,能调节阴阳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定血糖。
而对于痰湿阻滞型患者,苍术白虎汤合二陈汤加减可清热燥湿、化痰理气,改善因痰湿阻滞引起的血糖异常。
(中药讲究一人一方,切勿盲目服药)
2.西药方面
除了中药调理,西药在糖尿病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常用的西药降糖药有二甲双胍,它能让身体周围的组织多吸收和利用葡萄糖,还能抑制肝糖原输出,从而降低血糖。还有磺脲类药物,可以刺激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多了,血糖就能降下来。但使用西药降糖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以免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
二、饮食和生活调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遵循低糖、高纤维、优质蛋白的原则,主食可多选择燕麦、荞麦、玉米等粗粮,它们消化吸收慢,不会使血糖快速上升,蔬菜像白菜、萝卜、芹菜等要多吃,营养丰富且升糖指数低,但要严格控制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此外,要注意饮食的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生活上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这样身体内分泌才能正常,血糖也不容易出现波动;尽管是暖冬;
冬天早晚温差仍较大,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和腹部,防止受凉感冒诱发血糖升高!
另外,情绪对血糖也有影响,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着急、生气等不良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引起的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