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给孩子“把尿”还是穿“尿不湿”,很多人有不同的观点。
有的人说,我们祖祖辈辈不都是“把尿”过来的,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的,用尿不湿就是智商税。
有的人说,晚上给孩子穿尿不湿,孩子不会被尿惊醒,可以安睡一整晚。
有的人说,给孩子“把尿”,会给孩子的身体造成这样那样的损伤,还是穿尿不湿的好。
有的人说给孩子穿尿不湿,会让孩子“红屁屁”,护理不好孩子会整天哭闹,“把尿”就不会存在这种问题。
各有各的说法。

由此我也想起了发生在身边的几个关于“把尿”和穿“尿不湿”的小故事:
强烈建议亲朋好友的孩子不要穿尿不湿的妈妈“你千万别给你家宝宝穿尿不湿,穿习惯了可不得了。”
每当关系亲近的亲朋好友家里有宝宝出生,美姐总会说这句话。
美姐的女儿梦梦,现在已经7岁了,但偶尔晚上水喝多了,或者是白天玩的太累了,就会尿床。
虽然可能几个月也就那么一两次,但美姐觉得都是从小给她穿尿不湿穿得太久造成的。
美姐没出嫁的时候是家里的小女儿,从小到大在既不会做家务,更不会照顾人。
结婚之后,老公又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不但家里的家务全包,有时候美姐早上懒得起床,她老公还会帮她刷牙洗脸。
她的孩子梦梦出生之后,美姐不想洗尿布,她老公那段时间工作又特别忙,于是,毫不犹豫的给孩子选择了穿尿不湿。
美姐觉得孩子穿尿不湿实在是太方便了,只要不是拉了,就可以想什么时候换就什么时候换。
晚上睡觉也不用担心床上“发大水”要换铺盖,更不用眼睛一睁就摸摸孩子的裤子是不是湿了。
就这样,梦梦的尿不湿一直穿到将近三岁,她每天晚上的睡眠质量也很好。
如果不是准备送去幼儿园,可能还会继续穿下去。
要去幼儿园了,自然不能再继续穿尿不湿了。
梦梦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给她戒尿不湿也不过四五天。
那时候,美姐觉得孩子穿尿不湿方便又省事,还经常跟周围的小姐妹们宣传穿尿不湿的好处。
然而,白天的时候梦梦知道自己去卫生间,但到了晚上,睡着了之后就会尿床。
“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尿床?越长越回去了!”每次被尿湿的床单惊醒,美姐就会吼梦梦几句。
梦梦大哭,美姐忘记了,在没有戒尿不湿之前,梦梦晚上一直是穿着尿不湿睡觉的。
没穿之后,梦梦临睡之前水喝多了,晚上要换两三次床单和被褥。
美姐没办法,晚上睡觉的时候,又让梦梦穿上了尿不湿。
一家人晚上终于又可以睡个好觉了。
可是这样也不行啊,梦梦一天天长大,尿不湿总归是要戒掉的。
于是这样反反复复的,直到没有了梦梦穿的尺码,才勉强戒掉了尿不湿。
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换床单和被褥。
有时候美姐都想狠心不换,就让梦梦睡在她的尿湿的地方,看看能不能长点记性。
但看着尿湿了床,自己也很沮丧的梦梦,美姐也实在狠不下心。
梦梦7岁了,偶尔还会尿床,但她听多了,现在要是尿床了,美姐还没说什么,
梦梦就先发制人的说:“都怪你让我穿尿不湿,害得我现在尿床!”
美姐也觉得是自己的错,于是,一看到穿着尿不湿的宝宝,她就会提醒对方的家人,建议他们不要让宝宝穿尿不湿。
如果是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或亲戚,梦梦不在跟前,她还会拿梦梦来举例。
美姐说如果她生二胎,不会再用尿不湿了,会采取用尿布或者是“把尿”的方式。

杨奶奶的孙子孙女都是他带大的,现在一个10岁,一个12岁。
她经常骄傲的说:“我的孙子孙女不到两个月,就没有垫过尿布了,都是我‘把屎把尿’。”
“孩子们不尿怎么办?”
“扇几巴掌就尿了!”
如果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孙子或孙女在跟前,就会对她怒目而视。
因为两个孩子上卫生间的频率特别高。
早上起床,衣服都穿好就先往卫生间跑。
晚上睡觉之前要去一趟卫生间,
如果躺在床上看了会儿电视,或者玩了会儿手机,准备闭眼睡觉了,
不管多困多累,依然要去一趟卫生间,不然睡着了都会惊醒。
出门之前要去一趟卫生间。
进门之后鞋还来不及换,也是往卫生间跑。
到了学校进了教室,一放下书包,就要去一趟卫生间。
放了学准备回家,出校门之前也要去一趟卫生间。
如果爸爸妈妈带两个孩子出门逛街,或者是去其他城市旅游。
两个孩子一定要先确认好厕所的位置,才能放心的玩。
杨奶奶的儿媳认为两个孩子这样,就是因为太早把尿,
而且不管孩子有没有尿,只要带出门之前,就非要“把”出来才罢休,所以才导致两个孩子现在那么频繁的去厕所。
她觉得当时应该给孩子穿尿不湿。
但杨奶奶说:“我儿子也是从小把屎把尿长大的,他怎么不这样呢?”
不过杨奶奶的邻居说,杨奶奶年轻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带过他的儿女,
那个时候的孩子都是穿着破裆裤放养,父母基本上没时间带。
杨奶奶和她的儿媳,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过杨奶奶小儿子的孩子出生,小儿媳说是担心孩子也会像哥哥姐姐那样,就不肯让杨奶奶过去带孩子了。
杨奶奶的孙子孙女现在已经是这样了,只能让他们慢慢的改掉习惯。

何姐说,她本来也是打算一直给小儿子用尿不湿的,但那次带大儿子去医院做检查,之后就改变了主意,开始给小儿子把尿。
那天是给大儿子做尿检,但他们抱着大儿子让他尿,他怎么都尿不出来。
给大儿子喂了好几杯水,两三个小时过去了,很明显的看到他在憋尿,可就是不愿意尿出来。
后来是另一位妈妈建议他们,用尿不湿盖一下,然后再揭开看看。
果然,尿不湿一盖上去,大儿子马上尿出来了,何姐马上又快速的揭开尿不湿接尿。
没有尿不湿盖着就不肯尿了,何姐对此感到很是头疼。
从那之后,她就开始慢慢的给大儿子戒尿不湿了。
但过程比较困难,大儿子经常没穿尿不湿就不尿或者不拉,历经好几个月,才勉强成功。
小儿子出生之后,何姐觉得不用尿不湿不太现实,孩子晚上会睡不好。
带大儿子有了经验,对于小儿子,何姐经常观察他的微表情。
小儿子半岁的时候,何姐觉得已经掌握了孩子的微表情和肢体动作代表的意思,决定给小儿子“把屎把尿”。
每次一看小儿子的表情,何姐就赶紧把孩子抱起来把,一抱过来准备好,孩子就拉了或者尿了。
时间掌握得很准确,小儿子也没有抗拒,两人配合良好。
稍后,小儿子一岁多,想尿和想拉了,就知道要自己去卫生间,
不过偶尔也会控制不住尿裤子,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小区里面的其他宝妈试图模仿何姐,有的宝妈也能和自己娃配合得不错,一把就有,
但也有些宝宝强烈抗拒“把屎把尿”,一抱起来把,就挣扎着大哭,他们的妈妈也只好继续给宝宝穿尿不湿。

以上三个故事都是身边真实发生的,就我个人看来,“把尿”和穿“尿不湿”都各有优缺点。
穿“尿不湿”优点:
孩子更容易睡整觉,晚上不会因为尿湿而惊醒;
更方便带孩子的人,有时间就换。
缺点:
养育孩子需要更多的花费,有可能孩子到了4、5岁还戒不掉;
孩子自主排便会比较难训练;
没穿就不尿、不拉了,长期憋着,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好;
护理不好,容易红屁屁。
“把尿”优点:
省钱;
孩子能更快学会自主排便。
缺点:
开始“把”的时候,大人要费更多的心思盯着孩子,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反应。
不过,孩子没有便意而强行“把”,就有可能对孩子的身体有所损伤,还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太好的排便习惯。

总之,无论是“把尿”还是穿“尿不湿”,都各有优缺点,
“把尿”也算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还是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的,
但给孩子穿“尿不湿”,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独自带孩子的妈妈,只这一个优点,就能让很多人选择“尿不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