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晨晨是个轻度高功能的自闭症小男孩,9月份准备读一年级了。
他没有情绪问题,性格温顺,长得也很可爱,圆嘟嘟的小脸,大大的眼睛,
他喜欢跟小朋友玩,很少哭闹,语言也比较丰富,可以描述清楚身边发生的事情,
在幼儿园适应良好,但时不时跟老师和爸妈告状,说幼儿园的谁谁谁打他。
通常,妈妈听了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描述的事情经过,会忍不住在心里说:“换了是我也想揍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晨晨特别喜欢问周围的人问题。
因为9月份准备上一年级了,拼音、数学之类的,晨晨也接触了一段时间,
于是,他经常在幼儿园考小朋友,
“豆豆,12-6等于多少?”
“小饼干,1+2+3+4+5+6+7+8+9+10等于多少?”
“凯凯,1除以0等于多少?”
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在教室里面还是在室外玩游戏的时候,他只要想出题,就不顾场合的要求小朋友回答。
小朋友扭过头不理他,他会把对方的头掰过来问,
小朋友跑开,他会追在后面问,
小朋友去玩玩具,他跟过去盯着玩具继续问,一定要对方回答出来不可。
如果小朋友知道答案,回答对了,他会继续出题让小朋友答,哪怕此时已经上课,老师进教室,他也视而不见。
如果小朋友回答错误或者回答“不知道”,他似乎屏 蔽了答案,依然重复问题。
小朋友被问得不耐烦了,大声说:“闭嘴,不要再问。”
晨晨会沉默几秒钟,然后重复问题,直到被小朋友打哭。
妈妈跟他强调了几天,让他不要继续问小朋友算术题,他答应了。

晨晨不问小朋友数学题了,但,他还有其他的问题。
早上起床,他问妈妈:“我刚才梦见了什么?”
“你做的梦,我怎么会知道?”妈妈回答。
“我刚才梦见了什么,你快说。”晨晨继续要求妈妈回答。
“我不知道。”
“快讲讲我刚才做的梦。”晨晨不依不饶。
“那你讲讲我做的梦。”妈妈反过来要求他。
“我梦见了什么,你告诉我啊妈妈。”晨晨不搭理妈妈地要求,坚持要求妈妈描述他的梦。
“我都说了我不知道!你都不知道我梦见了什么,我去哪里知道你梦见了什么。”妈妈有点抓狂了。
“妈妈,你知道的,你跟我讲一下吧。”晨晨似乎认定了自己做的梦妈妈知道。
通常,这场对话以妈妈“啪啪”几巴掌把晨晨打哭结束,
偶尔也会换成不停的往他嘴里塞小馒头,让他腾不出嘴巴来说话而暂停。

每天,晨晨写完妈妈布置的作业之后,可以玩5分钟手机,
这天他从里面学了一首儿歌,但有一句不记得了,时间到了,手机也上交了。
于是,他又开始问妈妈:“妈妈,我刚才学的儿歌有一句‘小葡萄’后面是什么?”
晨晨玩手机的时候,妈妈在桌子另一边看书,并没有注意他看的是什么。
“你又没给我看你的手机屏幕,我怎么知道。”妈妈回答。
“你不是在旁边听见了?”晨晨觉得,刚才手机的声音那么大,妈妈就应该听到他学的儿歌。
“我没注意听。”
“你听到了,‘小葡萄’后面一句是什么?”晨晨不管,继续问。
“我没听到,我用手机给你查好不好?”妈妈妥协了。
“你回答我啊,是什么?”对于妈妈说的话,晨晨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妈妈刚准备查,有电话进来了,她走去阳台接电话。
“妈妈,‘小葡萄’后面是什么?”晨晨跟去阳台继续问,他看到了妈妈在接电话,但并不影响他问问题。
“妈妈在接电话,等会儿帮你查。”妈妈小声说。
“妈妈你快查,‘小葡萄’后面是什么?”不管妈妈说什么,晨晨一定要得到他的答案。
妈妈瞪了晨晨一眼,晨晨有些迷茫,但继续重复问题。
类似的情况这些时基本上每天发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幼儿园,无论面对的是父母还是幼儿园的老师或者小朋友。
妈妈曾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说起其他的他曾经感兴趣的话题,
但只要他想问问题,除了嘴巴被哭声或者食物占住以外,任何方法都不管用。

妈妈强调了不要问小朋友算术题之后,算术题是不问了,但他依然有数不清的问题,
包括但不限于,“我为什么吃饭这么慢?”
“老师,我吃饱了没有?”
“我的脚为什么疼起来了?”
“蚊子叮了我哪里?”
……
每一个问题,他都追着别人问个不停。
老师在的时候,小朋友们不搭理他,老师走开,他把小朋友问烦了,就会被打哭。
妈妈试过他问问题的时候不出声,不看他,当他不存在,
这样做之后,晨晨会停止问问题,但会一副无悲无喜的表情发呆,眼神放空,不知道“神游”去哪里了。
如果此时妈妈看他一眼,被他察觉了,他又会继续问问题。
妈妈也试过抢在晨晨发问之前问他问题,
如果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他会快速的回答,然后继续问自己的问题,
如果是他不感兴趣的问题,他不搭理,依然问自己想问的问题。

目前,晨晨的这种状态似乎无解,可能过段时间他就不会如此,也可能会一直这样下去,
还有可能只有等认知和理解上升到新的阶段之后才会解决。
很多轻度的高功能自闭症小朋友,虽然有时候他们看上去会让人觉得他们曾经是误诊,
但有时候去接触一下,又让人觉得,他们和普通孩子确实有些不同。
只能多包容,希望有一天,他们的这些特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