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印军举白旗,克节朗战役:解放军伤亡485人,消灭印军多少人

正观历 2024-10-10 19:50:45

1962年10月,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不断入侵我境的印军发动反击作战。首战交火,发生在西藏南部的克节朗地区。当时在该地区的作战中,解放军铆足了劲打印军,在短时间内就打的印军防线全线崩溃了,有一些阵地上的印军,直接被我军打的举白布投降,真是痛快!

一、重兵集结克节朗

在克节朗地区交火前,印军一些阵地哨所已经直接进入西藏南部地区的中国哨所背后。解放军边防部队很憋屈,但依旧忍耐,等待上级命令。

只有狠狠的打一仗才能发泄我们心中的怒火!

印军在中国西藏克节朗及附近地区的入侵势头最猛,中央军委为应对尼赫鲁的“里窝那计划”,也提前进行了军事部署,以应对印军的大规模进攻。部队在克节朗及附近地区进行了周密的军事部署:

中央军委以藏字419部队第155团和第157团1个营,在印军主要入侵阵地的左侧卡龙、枪等地区进行布控。以第157团主力向印军左侧后方秘密迂回,在章多地区构筑阵地,钳制印军第7旅旅部和后勤供应基地。以第154团在印军右侧构筑防御阵地,随时准备向沙则和克宁乃桥地区的印军发动进攻。以第32团第2营和山南军分区守点分队,在克节朗印军阵地正面构筑阵地。

同时,以炮兵第308团两个120mm迫击炮连和第11师两个82mm迫炮连在拉则、塔拉地区构筑炮兵阵地,随时准备支援步兵作战。第11师高炮营配置在麻麻、薄山口、宝丁山口一线,担任对空掩护,保障后方运输部队。另以第32团(欠1个营)和第31团第2营为预备队。

解放军边防部队当时的部署,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对印军在中国西藏南部的克节朗地区建立的据点形成了合围态势。在这样的态势下,只要印军有点风吹草动,解放军就可以迅速向包围圈中间冲击,随后逐个攻破扯冬、绒不丢、扯果布、邦冈丁和色兄朗沟阵地上的印军。到时,哈东拉山口、桑采拉山口,都将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下,等待印军的只有南面无逃路,北面无援军的悲惨结局!

正是因为解放军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充分,所以印军从交火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失败!

就在解放军紧锣密鼓准备应战时,负责在克节朗地区执行防守任务的印度陆军精锐部队第7旅还在沾沾自喜。印军第7旅自恃参加过二战,有充足的战斗经验和过硬的武器装备,自认为完全可以拿捏解放军,殊不知,这是一条死路。

克节朗地区境内以山地地形为主,森林茂密,易于隐蔽,非常适合印军在此防守作战。所以当时印军在此地的部署出现了掉以轻心的情况,他们把第7旅旅部和后勤单位安排在章多地区,把战术司令部安排在勒龙和吉普之间的隐蔽地带。

另以第7旅的旁遮普联队在扯果布和邦岗丁一带构筑火力点,拉其普特联队、旁遮普联队和阿萨姆步兵第5营在卡龙和羌登一带进行防守。还派出第9廓尔喀联队第1营在绒布丢、色兄朗沟一带进行防守。

二、危机来临

相比于双方人数,印军当时在克节朗地区有3000多人,解放军有8000多人。

按理来说,这样的兵力配置完全可以震慑住印军,但印军却一点都不害怕,还主动向我军开火。

印军有如此想法,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克节朗地区的地势较陡,印军居高临下,还有大片森林、灌木作掩护,能对解放军的进攻作战起到很好的屏障作用。二是因为在此驻扎的解放军藏字419部队及其他边防部队的作战资历和印度陆军部队第7旅相比起来,要浅得多,没有参加过实战的战士和印军相比过多。

骄兵必败,在后来的战斗中,解放军用实际行动,让印军见识到了自己真正的战斗力有多弱。

当然了,解放军一惯的习惯都是在战斗前做充足的准备,不做无谓的牺牲。我们都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即便有8000人,在面对只有3000人印军的时候,藏字419部队依然没有放松警惕。在战斗打响前,前线指战员早就给战士们进行了战前动员。

战前,担任前敌总指挥的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在大会上进行战前动员:

“我们当面的对手虽是印度的王牌部队,但比不上蒋介石军队的主力,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要拿出解放战争中打国民党的劲头来!我们要准备打大仗、硬仗、恶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争取全胜!”

此外,中央军委根据印军前线部署态势,研判印军可能会在克节朗地区发动下一轮大规模进攻。刘伯承元帅特地来到前线给战士们加油鼓劲。在大会上,刘伯承强调“要以‘雄狮搏鸡’的气势打击印军!”

我们就是要把印军的士气一仗打没,他们不是嚣张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解放军针对印军部署前重后轻,侧翼暴露,纵深太浅的特点,专门制定了一个进攻计划,从两翼下手,直接给印军精锐第7旅来个“大包圆”!

10月20日凌晨,各部队刚做好战斗准备,印军就向我阵地靠近,他们终于要动手了。解放军前线各部队就等着印军进包围圈。

解放军的战斗计划是:等待印军行动后,在密切观察其动向的同时,开始构筑包围圈。包围圈构筑完毕后,首先集中力量向羌登和卡龙的印军发动进攻,斩断印军左翼和主力部队的联系。随后,再从沙则突袭印军右翼,让他们的主力部队孤立无援。最后,迂回至位于后方章多地区的第7旅旅部,切断他们的退路。然后多路同时发动进攻,给印军来个关门打狗。

接到前线传来印军向我阵地潜伏靠近,并进行战斗准备的消息后,我解放军各部队迅速按照之前的战斗部署行动起来。

这一次,印军精锐第7旅怎么也逃不掉了!

三、印军崩溃举白布投降

解放军藏字419部队第155团第2营于1962年10月20日凌晨4时开始接敌,任务是切断印军左翼部队和主力部队联系,将印军左翼部队牢牢控制。

1962年10月20日凌晨6时30分,解放军藏字419部队第155团第2营第6连隐蔽越过克节朗河,在河岸形成战斗队形,等待炮火部队火力急袭,掩护友军过河。等解放军藏字419部队第155团第2营第4、5、8连抵达克节朗河对岸后,藏字419部队第155团第2营全军出击,只用了14分钟就形成了对印军左翼阵地的包围圈。后经过3小时的激烈战斗,解放军藏字419部队第155团第2营全歼入侵枪等地区的印军2个步兵连,击毙敌人228人,俘虏42人。

与此同时,解放军藏字419部队第155团第1营集中主要兵力兵器,采取侧背攻击,穿插分割,短兵近战的战术,在半天时间内全歼卡龙、扯冬、绒不丢三个阵地的印军。在这些地区防守的3个连和1个营部的360多名印军,在解放军势不可挡的进攻中灰飞烟灭。

在向印军进攻部队左翼出击时,解放军部队也向印军右翼发动冲击。

当时解放军藏字419部队第154团负责向印军右翼阵地——沙则和克宁乃桥地区发动进攻。印军在这里已经占据多年,工事防御已经相当完备了,仅沙泽地区,使用土木和石木质构成的大小地堡有100多座。整个沙泽阵地由4个地堡群构成,正面防御纵深2500米,火力配置前重后轻,且均可以直接控制中国得芒边卡和沿江通行道路。印军在这里特意安排了1个加强连和1个加强排的兵力。

为了拿下印军克节朗阵地进攻前沿的右翼阵地,解放军藏字419部队第154团第3营决定分两批次进攻。第一批次,以第154团第3营第9连从西向东向印军地堡群进攻,随后向沙则腹地发展进攻。以第7连穿插迂回,在沙则西南侧直插仲昆桥,占领交通要道,切断敌人进出沙泽的唯一公路。

第二批次,以第154团第3营第8连为第二梯队,在全团21门迫击炮,3门无坐力炮和第11师支援的两门迫击炮的炮火掩护下,向沙泽地区发动正面冲击。

右翼阵地的战斗,一直从1962年10月20日凌晨2时持续至20日上午11时40分,共歼灭印军162人。

左右两翼打的火热,正面阵地也不甘落后。在印军左右阵地都交火的同时,藏字419部队第157团主力按照战前部署,向印军左侧后方秘密迂回。由于印军左右阵地突然受到我军进攻,印军指挥部乱成一团,能派出去的部队全都在支援左右阵地的路上。

就算印军还留有一定的守备力量,印军士兵也早已被我解放军的进攻吓得魂飞魄散了。斗志全无的部队还有抵抗力吗?根本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解放军藏字419部队第157团主力部队的穿插迂回非常顺利,没用多久就摸到了敌人后方。侦察清楚情况后,第157团指战员果断下达作战命令,没用多久就将印军第7旅旅部和后勤供应基地全部控制。第157团在这场迂回战中共击毙印军68人,俘虏492人,缴获各种火炮14门,火箭筒4具。

随后,解放军在克节朗地区的各作战部队进入清扫战场阶段,将印军在克节朗地区的溃败、流散之人全部清除。

清剿工作一直持续至1962年10月22日。在解放军执行任务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溃逃的印军举着白布从掩体中走了出来,向我解放军投降。

其实也很正常。当时解放军在克节朗地区的进攻势如破竹,换谁看到这样的场面,心理防线也会被击溃,更何况是各方面都不足的印军呢!

战后经过统计,解放军在克节朗战役中共歼灭印军832人,俘虏1065人,我军伤亡485人,其中牺牲151人,负伤334人。看来,那些举白布投降的印军还是非常“聪明”的!

0 阅读:153
评论列表
  • 2024-10-13 15:59

    要俘虏除了造粪还干什么?

正观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