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寿夭天定,运在人为”之说,这话可不全是迷信,理论上讲,生活在旷美风清、桃源气顺的环境里,“长寿”的概率会大许多。
广东清远曾有个偏僻小山村,这里群山环绕,涧溪叮咚,乍一看好似“桃花源”,住在这里的人应该多是长寿者吧;离奇的是,这么好的环境却只住有33口人,且村里的男人大多活不过40岁,不该呀,难道这里有什么古怪?
广东清远“斜塘村”,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据当地族谱记载,百年前的鼎盛时期,村里曾有115口人;也不知从何时起,村里的男人们最先遭受厄运,大多都是壮年夭亡,即使活过40岁也病怏怏的坚持不了几年。
紧跟着,村里的女人和孩子也难逃厄运,女人大多活不过40岁,新生儿的死亡率尤其高,达10%以上;最开始,村里人不信邪,向周围村子一打听,百年来大家生活平静安康,不敢说岁月静好,但也称得上烟火气十足。
这一打听不要紧,反将“斜塘村”的坏名声扬了出去,各种怪诞谣言传的整个广东都知道;至此,“斜塘村”成了周围村镇的禁忌之地,村里的姑娘嫁不出去、村外的姑娘也不敢嫁进来!
久而久之,不少“斜塘村”的老户断了香火,当地原本有11户115人,十年间仅剩30多口人了;随着男劳力锐减,剩下的老弱妇孺也多身体不好,斜塘村因此整体陷入“因病致贫”的恶性循环里。
说到这儿,或有朋友不屑一顾“这些人是不是傻,明知道村里有病,咋就不懂‘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呢?”
这就冤枉斜塘村人了,早在70年前就有人选择搬迁,本以为离开这里就会好起来,哪料结果还是一样;或是“故土难迁”的念旧情结,搬出去的人终究又搬了回来,这是祖宗少积阴德,神灵向斜塘村降罪施咒了?
不用细想,斜塘村曾请来不少“高人”施法化解,祭祀活动搞得如火如荼;结果厄运还在,村人们却越来越拮据,后来实在没办法,不少人干脆躺平“寿夭天定,爱咋咋地吧!”
真计较起来,不光村外人“带有色眼镜”看斜塘村,就连村里人也陷入了自我怀疑,有些“不认命”的村民没少聚在一起找原因,矛头指向一位90多岁高龄的阿婆。
说来也怪,村里人大多活不过40岁,这位老阿婆却能寿高90多岁,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有心人仔细一观察,毛病随即凸显:那位阿婆曾经有儿有孙,年轻人却没能熬过白发人,最后全家仅剩下老阿婆一个!
俗言“老而不死是为贼”,阿婆都90多岁了还身体硬朗的活在人间,她一定是个“老妖精”,把子孙后代的阳寿全吸了去;“老妖精”克死自家子孙尚不满足,如今还想连累整个村子的人,这怎么行呢?
流言一起,已经90多岁的老阿婆哪扛得住压力,不久后撒手人寰;“老妖精”没了,斜塘村总该变好了吧?并没有。
恰在这时,由当地政府牵头开展“健康直通车”活动,简单来讲,该活动的宗旨是:走访偏远山区村落,救助那些因病困难的劳苦大众;很快的,斜塘村的“短命怪病”传进工作人员的耳朵里,都21世纪了,哪还有“怪力乱神”之说?
多所广东知名医院迅速组织力量前往“斜塘村”实地考察,这次参加的包括心内、消化、肾内等14个科室的专家;有了实力精干的医疗队伍,“斜塘村”终于有救了!
话虽这么讲,想要救助村民,得先了解“斜塘村”的实际情况及致病根源,这可是个大而困难的艰巨任务。
专家们首先为全体村民进行了细致检查,发现“斜塘村人”基本都患有肺、肾、消化系统类疾病,寄生虫感染率更是高达93.1%。
理论上讲,“斜塘村”人口并不多,居住环境相对良好,没有“整村人普遍患病”的基础,难道这里存在某种未知传染病?
为弄清楚深层原因,专家组兵分两路,一路竭力为村民们提供医疗救治,一路则爬山涉岭去勘察当地地貌;哪跟哪呀,医生又不是考古、地质专家,他们勘察地貌和“救人”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
经初步勘察,专家们有了重大发现:整体来看,“斜塘村”四面环山,村落正处于地势较低的谷底之中;这就好比一个天然漏斗,“斜塘村”正处漏斗细嘴处,但凡雨雪天,四面山上的水都要汇集于此。
一旦水量较大,斜塘村这个“漏斗细嘴”难以及时排污;据当地村民反映,每逢下雨,即使肉眼看雨势不大,四面山上汇集于“斜塘村”的雨水也很多。
这还不算,每逢雨雪过后,山上的腐木、动物尸体、粪便等都会被山水冲至“斜塘村”,如果水势较大,村内人畜也会跟着遭殃;如此,山上的脏东西加之村内垃圾,会在短时间内再发酵和腐烂,那时的“斜塘村”气味简直没法闻!
到那时,斜塘村人会在没有防护的环境中“人抬车拉” 地清理垃圾,并再次将垃圾运进山里就地掩埋;乍一看似乎在“清理垃圾”,但如果再逢雨雪天,这些先前被掩埋的垃圾又会被山洪冲下山,如此反复成了恶性循环。
知晓这些后,专家们倒吸一口凉气,“斜塘村”简直是天然的细菌培育基地,村里的一百多口人不生病才怪呢!
还不止,由于生活贫苦,斜塘村人的房子大多比较小,几十平米的房间只有一两个窗户,人进去后黑咕隆咚的,白天的屋子一样伸手不见五指。
还是因为地方小,斜塘村几乎每家都是人畜同居,厨房和卧室也多会连在一起;因为窗户小而少,村民做饭时的油烟难以排出屋外,混合厕所散发出的气味,招来的蚊虫不言而喻,这也是村人们“寄生虫率”偏高的重要原因!
随后,专家们开始对“斜塘村”倡导宣传健康知识,奇怪的是,村里的环境大为改善后,村人们的病仍然没有得到改善,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理论上讲,斜塘村虽然人居状况较差,容易滋生病患,但这些尚不足以“普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就在这时,一位消化科医生居然也生病了,以症状看,应该是吃坏了肚子,难道“斜塘村”的水有问题?
基于此,专家组遂对“斜塘村”的水质进行检测化验,负责水质化验的是消化内科主任,著名教授“周殿元”。
这里多说两句,周老从医几十载,他不仅临床经验丰富,还有许多科研成果,譬如主持研究开发“三九胃泰”、开辟纤维内镜临床应用等,堪称国宝级医学专家!
实事求是地说,“检测水质”这种初级工作,交由一般医师即可;但周老坚持亲力亲为,可见其优良的医德医风,以及对“斜塘村”的重视程度。
这里说明一下,由于“斜塘村”周边都是坚硬山地,自来水管难以铺设,因此村民们的生活用水全靠一口老井;当地人对这口老井很是崇拜,据传说,这口老井比“斜塘村”的历史还要悠久,始建于明朱棣年间。
村里的老辈人口诉,“老井”是四周“山神”血脉汇集之所,数百年来无论雨雪旱涝,老井水位始终不增不降,且水温冬暖夏凉,祖宗先民们正是看中了这口老井,这才选择定居于此。
百十年来,村里谁家有了病患,多会祭祀老井后取水饮用治病驱邪,某种程度上讲,“老井”就是斜塘村人的信仰和精神源泉,这也是有的村人“搬离又选择回来”的主要原因。
倘若真如村人们所说,这口“老井”早已存在,数百年来都没事,“斜塘村”的怪病究竟是哪来的;专家组抱着怀疑的态度,依然由周老主持,仔细检测了“老井”水质。
真讲究起来,其实肉眼就能发现问题,或许“老井”的历史真有数百年,但沿用至今,井壁上早已长满青苔;加之村人们经常祭祀,井水表面浮有一层油浊物,按现代科学来看,这样的水怎么能拿来喝呢?
很快,“水质检测”结果出来了:亚硝酸盐超标3倍,锰含量超标6倍;直白点翻译,“亚硝酸盐”含毒,人畜长期摄入会引起肺衰竭,甚至会引发食道癌和胃癌,婴幼儿对“亚硝酸盐”尤为敏感。
再说“锰”,原则上它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古有“过犹不及”之说,过多摄入会严重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因为男性劳动量大,喝“老井水”多,这大概就是斜塘村的男性“活不过40岁”的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终于找到了,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为村民治疗,而是让“斜塘村”尽快集体搬迁至别处生活,这可是个大难题!
倒不是“集体搬迁”的资金问题,而是许多村民不愿离开故土,有老辈人说“过去就有人搬走过,结果还不是活不过40岁?医生只懂治病,不晓得‘风水’!”
也有年轻村民愿意搬迁,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金威健康新村”于2020年建成,入住大多是过去的斜塘村人;“新村”年轻居民有了新工作,找不到对象的“光棍”也先后娶妻育子,难道真是“老井”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