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戈万里行•一代廉吏李銮宣》23进士出身

边地星 2024-07-19 14:16:42

在教习之余,李銮宣仍旧不忘考取进士功名,依旧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孜孜不倦诵读“四书五经”,以至于达到了“通二酉,学富五车”程度。乾隆皇帝早有耳闻,特意召见李銮宣,但见体貌魁梧,和颜悦色,举止大方,彬彬有礼,不卑不亢,气度不凡,当即下旨以知县资历留用。

继配康氏得知丈夫将被列为知县人选,自然喜形于色,并高兴地对李銮宣说:“父子与物多忤,非盘错才也。若能成进士,授京职,荷天佑矣!”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读书人将考取进士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终其一生,用尽其力,努力奋斗,矢志不渝,至老不成,有的成为苍发老叟,也未能考取进士功名。

科举分为文科和武科。武举是专门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历代王朝均重视文科,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员,维护统治的基本制度,最初源于汉朝,始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历经隋、唐、宋、元、明、清。从公元605年(隋朝大业元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公元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正式废除,存在了1300周年。在这漫长的1300年科举考试中,产生了近11万名进士。足以可见进士之难考,功名之荣耀,仕途之艰辛。

科举考试在明、清两朝最为鼎盛,也逐渐趋于完善。参加“乡试”,要有“秀才”资格,而参加“会试”,则要有“举人”的资格才行,秀才是不能直接参加会试的。由于“会试”的级别更高,所以,无论是考场的安排,还是考官的身份,都比“乡试”更高和更严了一步。“会试”属于中央级别的考试,由于“会试”一般都是在春天举行,所以“会试”也叫“春闱”;“会试”考中者,身份自然也就提高了一个级别,称之为“贡士”。会试之后是“殿试”,名外之意就是金銮宝殿上的考试,“殿试”的规格更高,“殿试”的主考官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皇帝。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也是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次考试,皇帝君临天下,坐在殿廷之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一一见面,可观气质、体貌、言行、举止,并亲自策问,仔细考量,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之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之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之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读书人辉煌的顶点,由此成为众多学士向往的目标。

十年会试不第的艰难历程,并没有使李銮宣雄心受挫,意志消沉,反而让他越挫越强,知耻而后勇,更加发奋读书,始终以“一心雄万夫”的远大志向;“惟期报国有文章”的宏伟抱负;以“头悬梁、锥刺股”的钻研精神,潜心钻研,发奋苦读,饱读国学,精通文史。

公元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李銮宣再次赴京赶考,从二十二岁中举。考取景山官学教习,到三十三岁参加第六次“会试”,整整十年有余,人生有几个十年,十年来寒窗苦读,十年来四处奔走,期间多少艰辛惟有自己心知肚明,深切感悟。这是李銮宣最后一次参加科考,他与同族兄弟李锡书(静乐县西河沟人)一同进京赶考,功夫不负有心人,李銮宣考取庚戌恩科第二甲十一名进士,赐“进士出生”;李锡书考取庚戌恩科第三甲五十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

一个家族,同门进士,双喜临门,可喜可贺。自李銮宣中进士后,李家西院的门楼做了新的改建,修造的更加气派,砖墙整洁,歇山盖顶,五脊六兽,抖拱严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筒瓦上盖,螭吻相望。门额悬挂着御赐“进士第”大牌匾。门口两侧立有一对石狮,门墩左右立有石鼓,石鼓上镌刻着麒麟送子图案。门前甬路南有很大一幢精制砌心大隐壁,将院子遮了个严严实实,整座建筑高雅大方,森严壁垒,充满神圣幽邃之感。

0 阅读:2

边地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