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江苏企退不同群体养老金计发差距退休才知道的行业统筹单位

寒安的趣事 2025-02-09 12:50:38

很多人知道江苏过去企退养老金很低,知道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方案尤其复杂。

但不知道的是,江苏复杂的过渡期指数认定计算事实上分成了若干类群体计发养老金!

行业统筹单位,很多人直到退休时才知道的名称!

网络搜索截图

或许你就是行业统筹单位的,但你现在还不知道呢!

查查你的智慧人社养老保险记录,看看是从哪一年开始有记录的!

涉及铁路、邮政、电信、电力生产施工、交通航运

网络搜索截图

中建、石油、民航、银行、中保、煤炭

网络搜索截图

由于行业统筹单位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时间不统一,所以移交后,在江苏企退过渡期指数计算公式中的92-95年实缴指数计算时,有的单位因为没有实缴,而只能认定或者其他方案替代未缴年度指数,再计算过渡期指数及基础养老金指数。

江苏因此划分了若干企退群体采用不同规定认定计算未缴年度指数,用于计发过渡期和基础养老金。主要有:

1、非行业统筹单位按实计算;

网络搜索截图

2、1995年12月31日前建立个人账户的原行业统筹单位和外省市参保人员流动到江苏的,92-95未缴年度按1计算,缴费年度按实计算;

网络搜索截图

3、参保人员在原行业统筹单位办理退休手续的,其过渡性养老金按照行业统筹移交我省管理后的有关规定确定。(未公开)

网络搜索截图

上述三种不同方案计算可能存在巨大误差:

以职工85年7月-95年12月有视同工龄2024年江苏企退全额过渡性养老金为例,根据公开的两种指数认定和公式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看看行业统筹单位转江苏(下岗离职,下同)以及外省市转江苏人员与非行业统筹单位企退的过渡性养老金偏差:

1、如果92-95年未实缴,则转江苏人员无论实际工资高低,过渡性养老金都为1106.91。

与非行业统筹单位相比,实际工资/实缴指数3.0时,少过渡性养老金2213.82,仅三分之一!

92-95未实缴行业统筹单位转江苏与非行业统筹单位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方案差距图

而实际工资/实缴指数0.6时,多过渡性养老金168.67,高出同等0.6指数人员的15.24%!

2、如果92-94年未实缴,则转江苏人员实际工资/实缴指数3.0时,少过渡性养老金1660.37,仅为二分之一!

而实际工资/实缴指数0.6时,多过渡性养老金126.5,高出同等0.6指数人员的11.88%!

3、如果92-93年未实缴,则转江苏人员实际工资/实缴指数3.0时,少过渡性养老金1106.91,低50%!

而实际工资/实缴指数0.6时,多过渡性养老金84.34,高出同等0.6指数人员的8.25%!

4、如果92年未实缴,则转江苏人员实际工资/实缴指数3.0时,少过渡性养老金553.46,低20%!

而实际工资/实缴指数0.6时,多过渡性养老金42.17,高出同等0.6指数人员的4.3%!

92-95行业统筹单位转江苏与非行业统筹单位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方案差距图

也就是实际工资指数越高,负差越大,吃大亏;

实际工资指数越低,正差越大,赚点小便宜!

不同算法出现了-200%到+15.24%的计算极值偏差!

由于江苏原基础养老金计发方案中的指数是以1992年开始计算的,所以92-95年的指数认定也拉低了实际工资指数高于1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平均指数,导致了基础养老金减损!

而江苏2025年新方案并没有提及重算已退休过去被压低的基础养老金平均指数!

网络搜索截图

显然,江苏区别对待企退不同群体的指数认定计算方案设计存在“四不”:

不客观。可能存在严重失实;

不合理。产生同省企退群体间 -200%到+16%的计算误差;

不公平。区别对待同省企退群体,制造了不同群体养老金计发方案不统一不平衡的社会矛盾!

不合法。涉嫌违反《立法法》第九十三条“没有法律......依据,地方政府不得设立减损公民......权利......的规范”,以及涉嫌地域(外省调入)群体(下岗离职与现职)歧视,与“宪法”公民权利平等原则不符。

网络搜索截图

希望有关部门核算一下此项设计偏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算法,纠正不同认定计算方案上的巨大偏差,维护社会公平!

最后告诉行业统筹单位现职人员,如果发现92-95年没有养老保险实缴记录,也不必惊慌!

因为你们的计算方案虽未公开,但了解到的情况是计算结果与非行业统筹单位相比差距不大!毕竟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有组织关照。

江苏行业统筹单位的下岗离职人员也曾经为江苏做出过贡献,理应享受行业统筹单位现职或者非行业统筹单位同省同等国民企退待遇,没有必要压低实际工资指数高于1人员的养老金!土生土长的江苏人不是外省转入。当然,即便外省转入,也应一视同仁,彰显江苏的大气!

欢迎友友提出意见,点评分享!一起努力!

争取客观公平公正解决不同企退群体因为计算方案差异而造成的过渡性和基础养老金的巨大偏差问题。

0 阅读:4
寒安的趣事

寒安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