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享太庙有何要求?若按明代标准张廷玉、阿桂等人根本不够格

野路说历史 2023-11-07 15:20:07

张廷玉,他是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被人们称作清代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这样的称号给了他无可比拟的荣耀。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持这样的观点。

不仅是张廷玉,甚至包括怡亲王允祥,以及后来的兆惠、傅恒、阿桂等人,都不配享太庙的荣耀。对于这些而言,他们认为这些人并没有符合配享太庙的资格。这样的争议在当时可谓沸沸扬扬。

◑ 配享太庙的条件

功臣附祭帝王的传统在历史长河中已经存在了很久,但真正形成制度应该是在曹魏时期。当时在太庙中供奉的功臣大多是开国大将。随后的朝代大致也延续了这一做法,将开国功臣纳入太庙的祭祀范畴。典制最成熟的莫过于明代,在朱元璋建立国家后,他于洪武二年将廖永安、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赵德胜等7位功臣纳入太庙。在洪武三年,又增添了常遇春,使得配享太庙的功臣总数达到8人。

此后,洪武九年,朱元璋进一步增添了徐达、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等五位功臣的太庙供奉,同时罢免了廖永安的供奉资格。至此,洪武一朝共有12位功臣配享太庙。

即便朱元璋后来对功臣进行了残杀,但他并没有将他们的牌位从太庙中拿走。这也说明尽管朱元璋有意除去这些功臣,但对他们的功勋仍然予以认可。这些被供奉在太庙中的功臣们,得以在接下来的二百多年里享受着皇家的供奉和尊崇。明成祖朱棣被视为开国先驱,因此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张玉、朱能、王真、姚广孝等人的牌位也被供奉在太庙中。

此后直至正德朝,再无其他人享有配享太庙的特权。然而,在嘉靖朝代,一些大臣认为刘基对太祖有着重大贡献,建议将其纳入太庙供奉;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姚广孝是一位僧人,不宜与太庙有所牵连,于是嘉靖帝决定将姚广孝的牌位移出太庙。

在明代,能够成为太庙供奉的功臣共有17位。除了嘉靖朝后期新增的郭英资历稍低外,其他16位无一例外都是开国功臣或是靖难功臣。虽然在永乐朝以后,像于谦、戚继光等社稷臣也出现过,但由于不符合配享太庙的标准,所以无缘享受太庙的供奉和尊重。

这也说明明代功臣配享太庙的资格极为严格,除了刘基以外,其余功臣都是开国武将。而且这些开国功臣必须满足开创基业、开疆拓土、平定叛乱、保卫疆域以及忠心报国等几个严格的条件。

◑ 清朝配享功臣标准低

清代配享太庙的功臣分为两大类,一为东配殿功王总共13人(另有3位福晋),具体名单依次为:

武功郡王礼敦、通达郡王雅尔哈齐、多罗慧哲郡王额尔衮、多罗宣献郡王界勘、礼烈亲王代善、睿忠亲王多尔衮、郑献亲王济尔哈朗、豫通亲王多铎、肃武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怡贤亲王允祥、超勇亲王策凌、恭忠亲王奕訢。

13功王中策凌算是另类,他是唯一一个不姓爱新觉罗的异姓王爷,本来他是与其他异姓功臣一起被供奉在西配殿的,后来乾隆认为他是额驸功劳也大,才转至东配殿。

按照明代的标准,东配殿功王的前10位是没有异议的,他们都是天命、天聪、崇德、顺治时期的开国功臣,在建立后金与统一中原的过程中立下大功。

然而,允祥、策凌、奕訢三人的配享太庙却引发了一些争议。他们的功绩似乎不足以与尼堪、福全、杰书等相提并论。若是他们能够进入太庙享受荣誉,那曾国藩、左宗棠等如此杰出的晚清时期人物也应该受到同等待遇。

第二类是西配殿的13位异姓功臣,名单依次为:费英东、额亦都、扬古利、图尔格、图赖、图海、鄂尔泰、张廷玉、兆惠、傅恒、阿桂、福康安、僧格林沁。

这13人,按明代标准仅有前5位有资格配享,其他都是顺治朝以后的有功大臣,不符合“开国”的先决条件。

鄂尔泰、张廷玉两人似乎相对缺乏底气。他们只是以文官身份出仕,无法与拥有定鼎之功的刘基、姚广孝相比。

若是他们都可以配享太庙,那么整个清代至少还能多出几十人,清初中期且不说,仅是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左宗棠两位名将,无论如何也应享受太庙中的那块冷猪肉。

◑ 雍正开不好的头,乾隆凭意愿行事

在雍正朝之前,清朝对于配享功王和功臣是极为谨慎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注重的是开国功勋。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中,他没有让一位宗室王公或者异姓贵族进入太庙。甚至就连平定三藩之乱的功臣图海去世后,也没有得到配享太庙的荣誉。这可能与康熙帝崇尚汉文化有关。毕竟,一旦功臣的牌位进入太庙,即使皇帝祭祀祖宗时,也必须恭恭敬敬地给他们上一炷香,可见他们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然而,在雍正登基后,他下旨让图海配享太庙,打破了非开国功臣不能进入太庙的先例。此后,怡亲王允祥去世后,当年就被追封配享太庙;鄂尔泰和张廷玉也都在他们去世后遗诏配享太庙。

父亲开了头,儿子自然会跟进。乾隆皇帝的时代是太庙配享人数最多的,一共有26位功王和功臣中的一大半是在他的统治下完成的。乾隆四十三年,当乾隆皇帝翻阅国史时,他发表了一道极其重要的谕旨,宣布开国诸王的爵位世袭不可更改,并配享太庙。由此,大清朝才流传出了“八大铁帽子王”的说法。

可以肯定的是,像代善、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等功王,他们进入太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的资格是完全够的。然而,乾隆皇帝过于自信,在异姓功臣的配享上显得有些主观臆断,他在位期间共有13位异姓功臣进入太庙。

实际上,还不止这些。和珅的弟弟和琳去世后,也被追封入太庙(嘉庆皇帝撤销了这个荣誉)。如果和珅死在乾隆统治期间,恐怕也能享受这一待遇。随后的嘉庆、道光和咸丰三朝,再也没有异姓功臣配享太庙,只有僧格林沁一人。

从清代的情况可以看出,配享太庙已经不再是国家礼仪的真正体现,而变成了政治服务的附庸,与皇帝个人的偏好也有一定关系。此外,清朝皇帝口口声声说是“满汉一家”,但实际上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偏见。

1 阅读:1885
评论列表
  • 2024-01-28 20:47

    标准太高,文官武将躺平不卖力气了。

野路说历史

简介:分享历史 带你了解历史上精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