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信仰和热爱不可辜负——复旦人的电影情结

鹏程谈文化 2023-08-12 23:44:04

张振华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学术委员会原主任、教授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作家

金涛

复旦大学旅游系MTA专业导师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2023 年 3 月 24 日,电影《望道》公开上映。这是一个讲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热血故事,亦是今天的复旦人在建校 118 年之际献给母校的一封情书。

作为上影集团的重点片,电影《望道》不仅再现了以陈望道校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望真理、守大道的故事和精神,还集中刻画了陈独秀、俞秀松、施存统、戴季陶、经亨颐等形象,很多内容和历史人物是首次在中国电影大银幕上呈现。而对于复旦人来说,这部电影的创制更有着不一般的意义:上影集团的中文系校友徐春萍是电影的监制,渤海华美的应用力学系校友卢长祺是联合出品人,上海银行的国政系校友朱健是战略合作伙伴的代表。复旦大学的国政系校友蒋昌建首次触电,在影片中饰演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先生,等等,不一而足。

这是复旦校友和师生共同参与的一场接力,电影《望道》有着浓浓的复旦基因,影片传扬的主题是“唯信仰和热爱不可辜负”。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复旦校园文化的历经迭代却持续繁荣的精神内核,更是百年人文教育所积淀的理想主义传统在复旦人身上的投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和复旦有着许多的不解之缘。一方面,复旦师生深耕审美教育,积极倡导复旦学子广泛参与国产电影的创作发展进程;另一方面,电影名家积极深入复旦校园,和师生们展开热烈互动和交流,共同推动了公共艺术教育、社团文化和学术研究繁荣和提升。那一幕幕难忘的瞬间,如今已定格成记忆,升华为一种情结,它属于每一个躬逢其盛的复旦人。

(一)

复旦校史上大师辈出,不少学术耆宿、名教授均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且作过贡献,如王遽常、朱东润之于书法,洪深之于戏剧,伍蠡甫之于绘画,赵景深之于戏曲……历届校友中于右任(书法),徐悲鸿(美术),水华、舒适(电影),马彦祥(话剧),陈铎(电视),梁晓声(剧作家)亦各有不凡的艺术造诣。改革开放伊始的复旦很早就意识到,要传承“歌诗习礼”的美育传统,并非旨在培养艺术名家,而是要努力构建新时代健全而丰满的个体,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让莘莘学子在益趣并重的实践中,进一步接受真善美的艺术熏陶,推进学生美育素质的整体提高。

1987 年 5 月,复旦大学为全面实施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满足广大学生提高艺术素养的强烈愿望,任命中文系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和哲学系樊莘森教授为正副主任,正式成立了院系级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艺术教研室(后易名为复旦艺教中心)。老校长苏步青、谢希德先后诚聘谢晋、程十发、谭冰若、司徒汉与谭盾为兼职顾问教授,同时,充实专业师资力量。当时,正在市文联《电影新作》编辑部工作的中文系 77届校友张振华,8 月奉调回到母校,担任教师,从影视理论教研室主任一直做到中心教学、科研负责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艺教成立伊始仅十来名教工。本着对“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主要途径与内容”的坚定信念,大家积极调研、备课,紧锣密鼓开展了艺术理论、审美鉴赏、技能实践三大类课程建设,陆续开设面向全校本科生(含部分研究生)的《当代电影美学》《中外音乐审美》《影视剧艺术》《中西美术》《审美教育导论》以及《中国民乐文化》《中国画理论与实践》《书法的艺术哲学》《校园歌曲赏析与创作》《陶艺入门》《演讲与朗诵》等多门具有复旦特色、满足时代需求的公共艺术课,深受广大学子欢迎;选修学生从最初七至九百名逐步上升到每学期三至四千人,2000 年与上医合并后更稳定在四千五百人左右。在学校党政领导关心支持下,其中多门核心艺术课被列为本科生必选类课程;2003 年,师资渐完备的美术教研室开始尝试招收四年制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现停招);3 年后又成立中心下属的艺术设计系,开了复旦校史上专门设置艺术院系之先河。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普及与提高三个统一,注重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张振华老师主持的《影视剧艺术》由于选修学生较踊跃,后吸收加入王世靖、耿保生等老师,成为理论教研室可同时开设的一门核心组课。在上网公开的教学大纲统一规范下,经教研活动讨论协调,艺教中心允许各位教师自主选择哪些章节详讲或略讲。有的偏重电影电视艺术,有的侧重于戏剧戏曲,以便于学生们了解开课教师专长后根据自己的特长或爱好自由选修;课程详略稍异而教案基本一致,期末考试则有“简述中国戏曲的夸张与虚拟手法”或“试以蒙太奇语言撰创一公益广告台本”等少量任选创意题之分别,为众多同选这门综合艺术课程的同学结合兴趣、启迪智慧提供了方便。上世纪末,这门课经教务处等部门验收审评,获得了艺教中心首个“校级重点课程”称号。

多少年后,正就读纽约大学电影导演博士学位的文科温同学在给笔者的一封贺年笺上曾深情回忆:“忘不了当年您在《影视剧艺术》课堂上所讲:一首名诗、一支好歌、一部优秀电影……能带给人类的绝美感受,就好比欣赏完作品走出黑乎乎的影剧院时那样:瞬间会感觉——云更清朗了,天更湛蓝了!”

艺术教育所蕴含的审美愉悦和励志作用,以及它能陶冶个人情操、培养高尚品格、树立正确价值观乃至激发创造力诸方面的特殊功能,是怎么形容也不为过的!在综合性大学中,复旦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电影课程的高校之一,电影成为公共艺术的核心课程,有力带动了校园的电影文化扎下较深的群众基础。

▲ 文科大楼 5102 电化教室,在那个录像年代,这里是复旦师生远眺世界电影最前沿的一扇窗口

(二)

在 20 世纪春风拂面的改革开放热潮中,复旦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生。艺教与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相互配合,派出一些德艺兼备的师资,分别到校话剧团、影视评论协会、合唱团、书画社、民乐队、现代舞协等较稳定的学生社团担任指导老师,协助举办每年一度的全校学生歌会、剧社创排新剧、大学生电影节等涵盖歌舞、器乐、表演、书画时装等领域的学生艺术活动,初步实现了校园文化健康活泼的可持续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复旦校园,真是一道迷人的文化风景线,其中,校园文化的活力之源当属学生社团,且伴随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社会思潮,有着浓郁的学术气氛。笔者手头留有一份 1991年复旦社团节的简报,仅仅一周的活动,就集聚学生社团达 27 个之多。包括中文系的复旦诗社、燕园剧社、文学社和影视协会,新闻系的未来记者协会、放送协会;哲学系的国学社和社会学社,国政系的国际问题研究会,世经系的未来企业家协会、经哲学社,生命学院的生命学社,等等。其中,成立于 1981 年的影视协会由中文系学生创办,是改革开放后复旦最早成立的学生社团之一。

群众业余影评小组的勃兴是上世纪 80 年代文艺复兴的标志。据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统计,上世纪 80 年代初,各类以影评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报刊大小达 400多种。1986 年时,全国各种类型的影评组织在 2 万个以上,各种类型的群众影评组织的业余影评人几乎达百万之众。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重镇,从工厂到学校,活跃着近千个自发组织的影评团体,较知名的有三股龙头:一支是产业工人为主体的职工影评队伍,以市工人文化宫为阵地,集聚了大量工厂车间的业余影评小组;一支是青年干部和中小学学生为主体的影评队伍,以青年宫为阵地,常常举办各类大型的影评征文活动;一支是高校师生为主体的高校影评队伍,以复旦、华师大和上师大等校园为阵地,组织学术性的研讨交流活动。

复旦影视协会的全称为复旦大学电影电视评论学会,为上海高校影视联合会的骨干成员,宗旨是提高复旦人的影视鉴赏力和影评水准,1991 年年末时,拥有会员近 200 人,居复旦学生社团之首。经过八任会长、四届理事会的努力,该协会已经成为整个 80年代复旦声誉卓著的老牌学生社团,常年跻身复旦十佳社团之列。

1985 年,复旦影视协会举办“大背景”文学系列讲座,轰动燕园。自此,协会每学期都举办专题影展和影评征文。1987 年,参与上海第一届大学生电影节,协会开始形成机制完善、专业独立的影评力量。1988 年,协会主办笫一届校友影展,请顾问、办讲座、开研讨,获得极大成功,标志着复旦影视校园文化进一歩自立化和成熟化。1989 年,协会主办奥斯卡专题影展、电影《黄河谣》首映式,给人印象深刻。1990 年,以 1988 届学生为首的第五届理事会,积极倡导“让复旦了解电影,让电影了解复旦”的方针,本着求实创新精神,以推介中外经典影视作品入手,进行高层次专业化的校园影视文化建构。一年之内,推出两大系列活动:一是以首映方式对当代中国影视文化进行前沿对话的“长镜头”系列,包括电视剧《围城》、电影《落山风》《开天辟地》在校园首映活动;二是以介绍海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蒙太奇”系列专题影展。当时,电影的传播和记录媒介主要是录像带,连 VCD 都是后来才出现的,收集片源和素材哪里有今天这么方便,常常要“跑片”,和电影院放映员骑摩托送拷贝不同,我们的“跑片”主要是向专业机构和电影界圈内人士借录像带,常常借阅的时限只有 1 个晚上,放完必须马上归还。条件非常艰苦,但同学们的决心很大,协会骨干则是千万百计组织片源,相继推出过美国越战电影专题、台湾乡土电影专题、新德国电影专题及美国奥斯卡电影等多个系列的集中放映,大家以学术研究的名义,百无禁忌地涉猎了大量奥斯卡获奖电影和各种类型的商业片。宿舍熄灯后,从巴赞、杨德昌到小津安二郎,都是校园卧谈会的“热门话题”,不知陪伴大家度过多少不眠之夜;在五教的电化教室,不知看坏了多少盘录像带。那真是个如饥似渴的年代,中国电影正面临重要的转型时期,世界银幕正一点一点为中国人打开,复旦影视协会的作用是提供了这样一种开放阅读的视窗。

学生社团的影响力还体现在专业水平的提升方面,复旦影视协会培养了一批专业影评队伍,当时在上海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复旦影视协会作为上海市高校影视协会联合会的骨干单位,还积极参与了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当时在上海西区较为活跃的华师大和交大影视协会共同主办了“大学生和艺术电影”研议会,提出了高校影视协会的主要功能是引导,而不是单纯引进,要让艺术电影更多地进入高校,让当代大学生广泛参与电影创作和批评的热潮,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1991 年,复旦学生参与了电影《焦裕禄》《开天辟地》等全国性的大型影评征文比赛,五人六次在市级影评比赛中获得奖项。当年夏天,张振华老师作为老作者向权威双月刊《电影艺术》主编建议:新辟一高校影评专栏,让大学生们探研当代影视理论多一个阵地,也可有利于中国高校校园电影文化建构向更高层次发展。该刊编委会很快采纳了此建言,王人殷主编让我尽快以新时期国产片的蓬勃崛起为主轴,发动理论素养扎实的学生写文章:“给全国高校研究电影艺术开个好头!”同年 11 月出版的第 6 期《电影艺术》以《复旦学生谈中国电影》为总标题,发表我校文史哲多系本科在读生撰写的《漫谈第四代》《继承与创新的双重变奏》等一组论文,作者杨文凯、金涛、吴志超均是学生影协理事以上骨干;《电影艺术》还特地加了长段编者按,回顾复旦大学作为改革开放初年最早开设“中国影视鉴赏”“电影美学”公选课高校的课程建设和复旦影协1981 年以来几项重要活动,并由此开启了这家国内电影理论顶级学刊延续多年的新专栏——“高校园地”。

自办刊物,也是上世纪 90 年代比较兴盛的校园文化。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流,都是通过油印的文字来实现。中文系的《钟文》、新闻系的《复旦人》当时都是同学们自发编印的小报,每期小报都会聚焦系里系外的动态,校园文化的热点以及专业领域的思潮进行评述,体现各个院系及专业的同学们的思考和洞察。复旦影视协会也有一本自己的刊物,1991 年底,社团的骨干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出版了旨在全面反映复旦校园影视文化、集中表达复旦人对电影文化深切关注的大型刊物《燕园影谭》,这本刊物本是一份自娱自乐的油印杂志,但复旦学生对电影的关注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在当年《文汇电影时报》等媒体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群众影评组织自办刊物评比”中获得了唯一的特别荣誉奖。之后,复旦影视协会先后自筹经费创办过三四种油印学生刊物如《复旦影评》《光影百年》等等。其中,2005 年,影协在四平电影院支持下,编创了一期以“给电影一些坚持的力量”为题旨的校园刊物《光影百年》,也是献给母校建校百年的一份礼物。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火车头,社团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形成是终生的,复旦影视协会在推动复旦人文教育和电影文化方面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 1991 年 11 月,影协组织的电视剧《围城》试映在复旦活动点燃了火爆气氛,导演黄蜀芹来3108 教室和复旦学子交流

(三)

相辉堂的电影首映式、大草坪的诗歌朗诵会、 3108 的学术讲座和大家沙龙的话剧,被称为上世纪80 年代复旦之光。复旦的校园文化所独具的开放、包容和先锋姿态,在上海高校中都独具影响力。在复旦人和电影的渊源中,电影首映式不能不提。

电影首映式兴盛于复旦,有两个原因:一是得益于复旦深厚的学术氛围。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艺术教研室和中文系推出了《中外电影简史》《影视鉴赏与评论》《电影美学》等课程,伴随着第五代导演兴起的中国电影新浪潮,复旦校园对于潮流的感知是敏锐的。二是来源于高校特有的场域功能。两届亚洲大专辩论赛的折桂,使复旦名噪一时,在没有豆瓣评分的电影的洪荒年代,大学是许多新锐电影导演的向往之地,他们都想让自己的新作走进校园接受市场前的检阅,大学生代表着当时最挑剔的眼光,也是最独立的批评。那个时候,中国电影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圈内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导演们拍完新片,往往会把作品拿到大学校园试映,组织学生见面会,听取反响和意见。

1988 年,首执导棒的张艺谋《红高粱》赴柏林参加电影节前夕,携片走进复旦。相辉堂试映完毕,在颠狂的气氛中,当时尚不知名的张艺谋导演被复旦同学们高高抬起,和着一曲《妹妹大胆地往前走》,在夜幕中的校园里游行。至此,复旦相辉堂开始成为西影厂指定的“风水宝地”。彼时的西影厂是日后崛起的第五代导演的大本营,他们以锐意创新的姿态引领了中国电影的西部片创作热潮。1989 年,滕文骥导演带着他的新片《黄河谣》来了,对这部讲述黄河故道中的脚户故事的西部片,复旦同学的评价令滕导非常折服:黄河边上命运咏叹,这是一部音乐风格的叙事诗;黄河故道中的永恒行走,映射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心理轨迹。1992 年 3 月 13 日至 14 日,应复旦校学生会和影视协会的邀请,西影厂副厂长张子恩带队,一口气带来了三部不同风格的新片在复旦首映,即李前宽、肖桂云夫妇执导的历史题材电影《决战之后》,姚守岗导演的西部风格片《筏子客》,周晓文导演的青春类型片《青春无悔》,相辉堂又是场场爆满,现场反响十分热烈。李前宽等导演携主创人员和复旦同学们进行了座谈交流,李导演衷心感谢复旦的师生,称复旦始终是西影厂的知音,多年来一直鼓励西影厂为中国电影不懈探索。“我们相信复旦人的眼光”,在支持艺术电影方面,大学校园和导演创作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纽带。

在外地电影人眼中,复旦是块福地;在本地影人心中,复旦更是个要地。上影厂的历史巨片《开天辟地》在上海进行系列首映活动,最后一站压轴就放在了复旦相辉堂。1991 年 6 月 13 日晚,著名导演,上海电影局长吴贻弓带队,电影《开天辟地》主创人员二十余人冒着大雨来复旦举行首映式,与近千名复旦师生见面。导演李歇浦向大家介绍三位参与创作的复旦学生时,全场爆发了最热烈的掌声,主演王霙带领全场学生,高唱一曲,气氛达到最高潮。在首映之前,摄制组与复旦师生代表在日本研究中心进行了一场座谈会,大家交流了对电影的许多看法,电影《开天辟地》随后举行了全国性的影评征文比赛,复旦的同学们拿到了多个重要奖项。此外,在相辉堂举行过首映式的还有白沉执导的《落山风》,这是老导演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复旦学生的反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相辉堂是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美国总统里根曾在这里做过演讲,观众席地板均是木制结构,工作人员为了避免学生们欢呼跺脚,引发共振带来危险,特地在首映活动前,举起了写有“不要跺脚”的示意牌,和每位同学提前打预防针。

毕竟,首映式注定是疯狂的。至今仍记得 1991 年的深秋,电视剧《围城》在复旦引发的轰动,连映三天,同学们差点把文科大楼电化教室的门挤破。1991年 10 月底,笔者当时正在主持复旦影评协会,在上影厂的支持下,便和黄蜀芹导演有了初次交集。记得那是在江湾五角场的空军政治学院干休所,第一次见到黄蜀芹导演,她刚拍完《围城》十分疲惫,因右小腿粉碎性骨折,坐在轮椅上接受治疗。当时,《围城》未映先热,已经在圈内有了好评,黄蜀芹导演却十分低调,再三叮嘱:请大家不要期待过高,要同学多提意见少表扬。她给我写了一张路条,到上影厂去借调样片。当拿到《围城》的十盘录像带时,我脱下外套,把它们小心翼翼地包好,绑在自行车后座上,从漕溪路一直骑到邯郸路。《围城》在复旦引起的轰动,不亚于辩论赛。11 月 5 日开始,《围城》的放映持续了三天,每晚 4 集的节奏点燃着学子的热情,文科大楼的 5102 和 5104 两个电化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放映开始前的一小时,教室外,台阶上甚至窗台边都挤满了学生。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最后一天,电教中心不得不提前 1 小时开门。放映中的气氛更是火爆,同学们被《围城》的剧本和表演深深吸引,三小时的放映过程中,全场超过一分钟的笑声和欢呼达 33 次,今天看来,那种场景不像是观看电视,那气氛更像是演唱会。每晚映毕,学子们余兴未减,啸聚东门,围炉夜话,更使国定路的小吃摊主们也跟着兴奋了数日。当笔者把首映的盛况告诉黄导并邀请她来复旦现场时,她也很高兴,不顾医生阻拦,坐着轮椅来复旦和同学们座谈。11 月 7 日晚,在 3108 教室的讲台上,黄蜀芹导演非常坦率,和同学们交流了将近 2 个半小时。她诉说了幕后的不易,即便是有《围城》作者钱钟书的背书,全剧的拍摄依然受到经费和演员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要聚合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这批演员,“要找到七十多个都具有书卷气和喜剧特质的演员是很困难的,但难能可贵的是,所有演员都表现了高度的职业精神,自始至终,没有人提过什么特殊的要求。”在谈及同学们很关注的对原著的改编时,黄蜀芹强调 : “我们基本没有对小说作什么改动,可以说我们在现场照着小说拍摄,唯一作出改动的就是使小说情节化。”此外,对于执导电影和电视剧区别,黄蜀芹阐述了她的观点。“电视最大的魅力是通俗,即我们要让各个层次的观众都看得懂,因为电视剧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我们要顾及最大面的观众的情绪。”有位复旦的同学请黄导对《围城》作自我评价时,她平静地说,“现在大家看到的《围城》是我所能理解和表达的,我很幸运,但它绝对不是高峰,相信今后也许有人会比我改编得更好,这些人也许就在你们当中。”

《围城》的热度,是那个年代校园首映式的写照。没有商业炒作,没有豆瓣评分,只有面对面的交流,直接而朴素。

从 1991 年的《开天辟地》到 2022 年的《望道》,几十年来,这一传统仍在延续着,形式虽然在变,内核却始终还在,即复旦现场对于艺术家们永远充满诱惑。

▲ 谢晋(左)导演在授大课前依例于相辉堂休息室与张振华磋商讲课大纲

(四)

在所有有关复旦的电影记忆闪回中,校友影展的策划和举办,是一抹亮色。今天看来,它实际上是尝试开创了当时上海高校最具特色的电影节。依托学校支持、老师指导和学生组织的模式,1988 年和 1991年,连续举办了两届,便已成为复旦品牌的专题影展活动,融学术性和纪念性为一体,得到广大师生们的充分认可和强烈关注。

所谓校友影展,即把复旦校友参与编剧、导演和表演等主要创制环节的影视作品进行集中展映。80年代中国影坛风起云涌,以复旦中文系为代表的文科学生时常活跃在第四代乃至第五代中国电影导演的创作一线。《黑炮事件》《青春万岁》《女大学生宿舍》电影以及电视剧等大量影视剧佳作的主创人员或重要角色演员中,都有复旦各科系的男女校友担纲!当时,上影厂的献礼片《开天辟地》正在筹拍之中,片中就有三位复旦人。留法时期的青年蔡和森和邓小平的扮演者就由复旦国政系的张璐和钟辉客串,他们那时还是三年级的本科生。而扮演上海法租界巡警的列夫,则是前苏联留学生,当时在复旦攻读中共党史专业。

1988 年初冬,校党委宣传部与学工部牵头,由张德明老师和常任社团复旦影协顾问、艺教中心的张振华老师,具体筹办校门两侧中心宣传廊大型图文“历届校友影视回顾展”。在时间紧且几无资料的困难条件下,师生们走访各系、查询校史室,运用张振华老师曾在市电影局编辑部 5 年的工作经验与关系,了解了“新中国电影开创者之一”、 执导过《白毛女》《伤逝》《林家铺子》等优秀影片的导演张水华,饰演过《红日》74 师师长张灵甫与《林冲》主演的老影帝舒适,编创过《今夜有暴风雪》《返城年代》和后来《人世间》的梁晓声,直至首获国际制片人奖的张昭,著名电视剧《秦王李世民》编剧颜海平等等,都曾是复旦学子。初步线索有了,经复旦影视协会宋铁辉、思思等骨干学生四处奔波,以及中国影协于敏、中国电影艺研所章柏青等老领导,上影名导谢晋和舒适、西影潘培成校友(《黑炮事件》副导)之热忱推介,如期在校门两侧橱窗推出了由海报、照片和文字组成的琳琅满目的大展,每日观展拍照者络绎不断,还吸引了上海电台等媒体纷纷报道。首届校友影展共放映了《盗马贼》《神奇的土地》《肖尔布拉克》《今夜有暴风雪》等六部作品,特邀中文系校友张锐(《盗马贼》编剧)赴校园作报告,并组织了系列讲座和专题影评,师生反响非常热烈,至此,校友影展开始成为复旦特有的影视活动。

1991 年深秋,第二届校友影展如期而至。同样,在艺术教研室张振华老师和学生工作部张德明两位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周密统筹下,复旦影视协会发动一批又一批同学,倾注全力进行繁杂的前期筹备工作。要知道,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更没有百度谷歌,所有电影和创作者的资料都需要人工查找、排摸和确认。从信函联系、讲座安排、跑片索照、观摩组织、海报制作到橱窗布展,全部环节均由中文系学生自发组织运作,经过2个月的紧张筹备,终于完成了全部环节的工作。在首届成功的基础上,对入选的8部作品又进行了精准定位:有聚焦在国内外多次获得奖项的佳作,例如,李唯的《黑炮事件》、屠怀青的《花轿泪》(《闺阁情怨》);在安排时,特地考虑了电影的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尤其关注了当时涌现的一批较为有代表性的新作,例如,梁晓声的《那年冬天》,李梦学的《君子复仇》,潘培成的《戴勋章的走私犯》,张子恩的《默默的小理河》以及彭小莲的《我和我的同学们》。配合相辉堂一周的展映,还在复旦大学正门两侧的橱窗内举办了专题影展的校友影视成果展,介绍这些电影和创作者,力求准确把握校友对作品的艺术表达,较为全面地把握他们在电影创作中的艰苦探索和跋涉。整个影展反响热烈,报纸电台纷纷报道,影展的高潮部分是学术报告。当时,张振华老师把著名导演谢晋从百忙之中的片场中请了出来,谢导专程赴复旦,在座无虚席的相辉堂,和复旦同学们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他那洪亮的嗓音至今在耳畔,他畅谈了和斯皮尔伯格的交谈,谈到了好莱坞电影如何征服世界,谈到了对中国电影未来的信心,谈到了电影人的使命和担当,电影不仅是一座艺术的殿堂,更重要的是沟通的语言。2个小时的报告中,激情昂扬的谢晋向复旦学子展示了电影人的情怀,理想、荣光和责任,当这三种东西交织在一起时,犹如化学配方会迸发出新的价值,就是一种共同的信念:自强和奋进。

校友影展的成功举办为复旦带来了荣光。2004 年秋季,影视协会接到了校领导亲自部署的工作。2005年校庆恰逢中国电影诞生百年,上海拟举办首届上海大学生电影节,希望由复旦来协办,彼时,年前复旦影协正在尝试举办辅以网上形式的“卿云电影节”,单晓玥、孙玲等骨干学生用近百年燕园积淀的影视活动与办节经验,满腔热忱、不遗余力地完成了首届大学生电影节的协办任务。

几十年过去,复旦同窗聚首,总还会聊起校友影展。一是遗憾。连续两届影展时,都想把梁晓声请回来开讲座,和学生们畅谈创作感受,因为作者时间关系,终于未能成行。在复旦校友中,在文学和影视领域耕耘最深,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二是惊喜。为了落实电影拷贝在学校放映的排片,和校总务科联系场地事宜,因为选的片子很多是冷门电影,艺术性见长且少为人知,负责相辉堂电影放映的老韩担心没有同学来看,结果,没想到的是,影展宣传伊始,便一票难求,有些电影是中午放映,很多同学为了看片,都和其他同学换了课程。从那以后,相辉堂每逢电影放映,主动邀请影视协会的同学来帮助选片,选适合复旦同学观看的电影。三是期待。离开复旦多年,每每在媒体看到有复旦学子创作电影的消息,影协的师生们总还是会在微信群里奔走相告,这已经几乎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在电影《望道》之前,1993 级外文系校友陈杰编剧、执导的儿童电影《暑期何漫漫》已悄然在全国正式公映。

短视频时代来临的当下,校园影展无法穷尽复旦学子的影像,也无法定义电影的内涵和外延,但对于母校而言,它的意义依然存在:校友影展没有明星、不设红毯,不是电影节,它只是一种关注,是电影以复旦人为名义的传播,体现荣誉感的身份认同。校友影展没有竞争,不设奖项,不是名利场。它只是一种回眸。所谓“桃李成实竞芳菲,银屏相聚报春晖”,它是复旦人以电影为媒,献给亲爱母校的一缕心香。

0 阅读:2

鹏程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