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我要的是葫芦》作者为何由“刘仲元”改成“高来沸”?

文学私秘 2023-12-28 19:25:07

《我要的是葫芦》是目前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2023年秋学期,这篇课文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变化,就是文章的作者换了名字。

2023年新版的教科书,作者名换成:高来沸。而在这之前,这篇课文自从署名之后,一直署的是刘仲元。

2023年之前版本的作者名

2023年版本的作者名

而且,列入小学课本的作者,都很荣幸,他们都会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与课文密切相关的书。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有一套冠名叫“语文课本作家作品系列”丛书,其中在2020年7月,就为刘仲元出版了一本名叫《我要的是葫芦》的课外辅助读物。

显然,在那个时间段,刘仲元被认为是《我要的是葫芦》的确凿无疑的作者。

这篇课文首次署上刘仲元的名字,是在2001年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

首次标明作者的2001版

而它首次进入教材是在1979年3月份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第3册(试用本)》中。

1979年版

现在为什么突然将作者名换成了“高来沸”呢?

我们查找一下,可以找到1959年第4期上海版《少年文艺》上刊登过一篇名叫《种葫芦的人》的寓言,作者署名为:高来沸。

1959年第4期上海版《少年文艺》上刊登的文章

这也是目前的课文作者改名为高来沸的依据与缘由。

那么,为什么作者会突然变成“刘仲元”的呢?

笔者一度时期,为这半路杀出的“刘仲元”感到不可思议。

最近,笔者在翻找《北京儿童》杂志的时候,猛然间在这本杂志的 1977年第20期上,看到了《我要的是葫芦》一文,在作者栏里,标注为:刘仲元供稿。

《北京儿童》创刊于1975年,1979年出版了第17期后宣告停刊,1980年,原《北京儿童》编辑部整体迁移至新创刊的《中国儿童》杂志,这样可以大致看出,《北京儿童》是《中国儿童》的前身。目前,《中国儿童》使用的刊名是《中国少年儿童》。

这样一来,所有的疑惑不解都迎刃而解了。

我们回溯一下。1979年人教版编写文革后第一版教材的时候,是从《北京儿童》杂志上遴选了《我要的是葫芦》一文。

自此,《我要的是葫芦》登上了小学教材的殿堂。但当时的教材中,并没有注明作者,所以我们无从知道这篇课文来自于何处,作者是谁。

2001年版的人教版教材在修订时,将能够查到的作者都署在了课本上,教材编写者显然是从《北京儿童》的课文出处,找到了“刘仲元供稿”的字样,便理所当然地在《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里将作者署名为:刘仲元。

但是,随着教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教材编写组意外地发现,《我要的是葫芦》早在1959年就以《种葫芦的人》的标题,刊登在《少年文艺》第4期上,而这时作者的署名为高来沸。

显然,1959年版的由高来沸创作的《种葫芦的人》,才是课文的真正出处与来源。

而刘仲元从目前的流程追踪情况来看,只能说是一个二传手。而且我们注意一下,《北京儿童》在刊发《我要的是葫芦》的时候,非常审慎,特别注明的是:刘仲元供稿。

“供稿”有很多可能,供稿者可能是作者,也可能是稿件的提供者,作者另有其人。

这样,当发现了高来沸在1959年就已经创作了课文的情况下,刘仲元只不过是把之前的旧作,稍作改动,重新以“供稿”的名义发表在《北京儿童》上的时候,那么,高来沸相对于刘仲元作为课文的作者,更有说服力。

正是在这样的逻辑推演之下,今年的教科书毫不犹豫地将刘仲元换成了“高来沸”。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的严谨、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至于刘仲元为什么要把“高来沸”的文章,拿出来重新发表,这只能说是一个谜。

这一个谜并非是教科书中的唯一的一个疑点。

另外一个类似的这样的疑云,就是小学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本来作者是科普作家徐青山,发表在《儿童时代》1963年第8期上。

但是,后来这篇诗歌却被传成作者是戴巴棣。这种起于青萍之末的作者认定,却在三人成虎的作用下,竟然变成了官宣的结论。

包括人教社为配合教材出版的课外读物里,也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作者算在戴巴棣的头上。

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连戴巴棣本人,也在书中声称《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他年轻时代创作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连作者本人都记错了作品的作者情况?

但多少年来,因为教材研究,向来对作者不感兴趣,习惯了在不知作者的情况下,对课文华山论剑,条分缕析,所以,课文里的作者张冠李戴的现象屡见不鲜,层出不穷。

下面,我们比较一下,最早的刊登在《少年文艺》上的高来沸版、发表在《北京儿童》上的刘仲元版、1979年教科书版、现行的部编本教科书版本之间的微妙的差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仲元版是现在教科书中的课文直接来源,现在课文里的语气、句型、设置,都是在刘仲元版的基础上修改加工的。

但高来沸版本,无疑提供了最原始的课文架构,是所有的这篇主题文章的母本,所以现在课本里把作者改成高来沸,是一次实事求是的真理的胜利。

下面是各版本的比较情况:

第一组:

高来沸版:有一个人种了棵葫芦。

刘仲元版: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1979年教科书版: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部编本教科书版: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第二组:

高来沸版:葫芦开过粉露露的小花,结了米粒大的一个小葫芦。

刘仲元版:葫芦开了朵白净净的小花,结了个很小的葫芦。

1979年教科书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部编本教科书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第三组:

高来沸版:谁知叶儿上都趴满了黑压压的蚜虫。种葫芦的人并不理会这些,他两眼直瞅着小葫芦笑嘻嘻地说:“我的小葫芦,你快快长呀,长的要象大西瓜一样才好呢。……”

刘仲元版:不曾想秧上、叶子上,爬了好多蚜虫。可种葫芦的人,一点也没理会这些,眼盯盯地瞧着小葫芦,笑嘻嘻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呀,赛过大西瓜才好呢……”

1979年教科书版: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叶子那么多,让虫子吃一点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呀,快长呀!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教科书将原作的“西瓜”改成了“南瓜”,可能是考虑到“南瓜”更常见。)

部编本教科书版: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省略号较上版改成了感叹号,其余相同。)

第四组:

高来沸版:别人问他:“叶上的蚜虫怎么不治一治呢?”他毫不介意地说:“什么,给叶儿治虫?嘿,我要的是葫芦,并不是那些叶子。”

刘仲元版:别人问他:“秧上、叶上的蚜虫,你怎么不治一治呢?”他说:“什么,给叶子治虫?嘿,你们知道,我要的是葫芦,可不是秧和叶子呀!叫虫子吃了它们,光长我的葫芦不更好吗?”

1979年教科书版: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长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认真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虫子把叶子都吃掉,我的小葫芦就长得更快了。”

部编本教科书版: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第五组:

高来沸版:没几天,蚜虫把葫芦叶子吃光了,秧儿也死了,米粒大的小葫芦也黄了、落了。

刘仲元版:没几天,蚜虫把叶子吃光了,秧也死了,小葫芦也黄了,落了。

1979年教科书版: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个都落了。

部编本教科书版: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对于高来沸,笔者之前曾经介绍过他的简历,这里再次拷贝一下,也让我们对这位真正的儿童文学作者致以敬意。

0 阅读:24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