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楚,还是不伐楚?齐桓公还真会犯难!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5-18 09:22:23

1.迟到的伐楚

伐楚?还是不伐楚?这是摆在公元前657年齐桓公案头一件越来越紧迫的决策,更是一项不得不作出的决策!伐楚一旦成功,则可以彻底消除楚国对于中原,尤其对汉东诸侯的生存威胁,这当然是足以让齐桓公名垂青史的一项伟大成就。齐桓公不会对此愿景无动于衷。尤其在中原的宋国、郑国,以及南方的江国、黄国都普遍认为当前时机是伐楚的最佳时机的时候,齐桓公估计是动心了!

但是,对于伐楚必要性,伐楚的最佳时机,尤其是伐楚成功的机会,齐桓公是不无忧虑甚至是有所犹豫的!可以看到,关于诸侯伐楚的决策,虽然始于鲁僖公元年的“荦之盟”,但直到鲁僖公二年的“贯之盟”之前,诸侯伐楚事宜仍在搁置。而显然,鲁僖公三年的“阳穀之会”,是“贯之盟”的重复。而“阳穀之会”之所以看起来是对于“贯之盟”的重复,关键就在于诸侯,尤其是江、黄诸国对于诸侯伐楚的期待,甚至是对于“贯之盟”决议未得落实的某种失望与督促。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鲁僖公三年夏《春秋》关于“徐人取舒”的记载,非常令人玩味!这条记载,第一个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春秋》是鲁国史官的记载,很少记载这种与鲁国没有直接关系的事件。其次,徐国与齐国关系很好,有一位徐国公主嫁给了齐桓公作夫人。第三,江、黄二国与徐国同是嬴氏一脉。第四,徐国占领舒国,一个“取”字显示是轻而易举的拿下了舒国,由此可见,楚国力量的收缩确实很厉害,这时应该根本顾不上舒国。通过以上四点的罗列,可以联想“徐人取舒”的军事行动有可能是整个诸侯伐楚的一部分,但由于古代通讯不畅,徐国并不知道齐桓公并没有按时发动伐楚战争,因此导致徐国的军事行动反而成为了孤立事件。

通过这样的联系与解读,就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徐人取舒”在夏,而江、黄与齐、宋的“阳穀之会”在秋。因为,按照原来的计划,诸侯伐楚本应该在鲁僖公二年的春天实施,因此徐国出兵于春,于入夏占领了舒国,这就是行军所需要的正常时间。因此可以考虑,原来的计划,就是安排徐国由东向西,沿着长江一线向汉水流域推进,而江、黄诸国从淮水流域南下进入长江流域与徐国会师。而作为主力,齐桓公的北方诸侯大军应该从南阳进入汉水流域,进而沿汉水南下,兵伐荆州,直捣楚国郢都。但这一计划,被齐桓公的拖延彻底搞砸了。

2、郑国的无奈与愤怒!

对于伐楚,郑国原本是最积极的,而这本就是鲁僖公元年“荦之盟”的成果,因此要比江、黄二国参加的“贯之盟”更早一年。但是显然,与郑国相关的伐楚决定也是迟迟没有行动。但这是会有后果的。

按照《左传》记载,从鲁庄公三十二年开始,就因楚国伐郑,齐桓公就准备伐楚救郑,并与宋桓公在梁丘进行了磋商。到鲁僖公元年,因为楚国伐郑,郑文公不得已远赴鲁、邾之间与齐桓公举行盟会,达成了“荦之盟”,这次会盟的核心决定就是诸侯出兵伐楚。因此《左传》记载,“盟于荦,谋救郑也”。但是显然,这个决定被推迟了,甚至是爽约了!在“荦之盟”未得落实的情况下,鲁僖公二年冬,《春秋》又记载,“楚人侵郑”,但齐桓公仍未发兵救郑,更未如期伐楚。于是,时间又到了鲁僖公三年冬,《春秋》再次记载“楚人伐郑”,同样未见齐桓公发兵救郑。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楚人伐郑记载说明,郑国军情紧急,但齐桓公就是不急!不但不急,而且是一再的爽盟失信!

齐桓公的爽约失信,当然是有后果的!按照《左传》记载,如果不是郑国的孔叔劝阻,说不定郑文公就用不着再理会齐桓公了,因为这时的郑文公,实在是忍无可忍,已经开始想和楚国媾和了!这就是《左传》“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记载背后的郑国考量。因为在郑文公看来,齐桓公是实在指望不上了。但是,幸亏了孔叔的劝谏,郑文公才没有下定决心向楚国靠拢。按照孔叔的说法,是“齐方勤我,弃德不祥。”估计郑文公实在是无法理解,在郑国国家安全受到楚国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尤其在频繁向齐桓公告急的情况下,齐桓公究竟是如何为郑国操劳的!其实,这时的郑文公之所以没有背齐投楚,主要还是摄于齐国的军事讨伐,而不是孔叔所谓之“德”的缘故。

3、诸侯伐楚,还是要伐的

关于伐楚的问题,对于齐桓公来说,当进入鲁僖公三年的时候,呼声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如果在“荦之盟”上是郑文公要求尽快伐楚的话,则在“贯之盟”之后,就不仅仅是郑国了,而是加入了南方国家如江国、黄国,乃至徐国的强烈意愿。这样的意愿,很容易成为当时诸侯中的多数派。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为北方联盟中名列第二的大国——宋国,他自己也同样处于黄淮之间,直接面对着楚国的威胁。因此,齐桓公作为盟主,必须考虑所有国家的安全形势,尤其宋桓公的意见。

但是显然,齐桓公对于伐楚还是犹豫不决的!直到宋桓公带着江国、黄国国君再次来到齐国的阳穀,面见齐桓公之后,齐桓公就不得不做出最终的决定!而这就是“阳穀之会”的实质!这是因为,这时候的江国、黄国面临的压力太大了,如果齐桓公就这样拖延下去,一旦楚国回过劲来,首先报复的国家肯定就是江国、黄国这些率先背楚投齐的国家。而徐国,这年单独出兵舒国,肯定被楚国列入了黑名单,未来打击报复那是少不了的!

尤其让齐桓公焦虑的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爽约失信,还能不能当得稳这个霸主?还有没有资格当得了这个霸主?未来的诸侯还能继续听命于齐国吗?真的,那样队伍就不好带了!所以,齐桓公必须下定决心,实施伐楚大计!所以可以看到,在这次四国会晤之后,齐桓公就叫来了鲁国太宰,即公子友入齐,让鲁国追认鲁国并没有参加的“贯之盟”决议,从而把鲁国也拉入到了伐楚的诸侯行列之中。按照鲁僖公四年诸侯伐楚的实际阵容,不光鲁国要参加,卫国、邢国也要参加。这显然是对伐楚队伍的继续拼凑!

就是在这样的伐楚阵容的拼凑中,齐桓公又挨过了鲁僖公三年的这个冬天!这个冬天,对于郑国来说,又是一个需要单独面对楚国讨伐的冬天!这样的齐桓公,没有了往日举一国之力,旌旗蔽日,关山千里,救燕于危难之际的辉煌,这不免让中原诸侯,尤其江、黄诸国感到齐桓公是在厚彼而薄此!

4.伐楚,齐桓公究竟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齐桓公对于伐楚之役是如此的不积极?或者说是很犹豫呢?以笔者分析,这其中既有齐桓公基于齐国利益的自私,也有齐桓公对于伐楚必要性的怀疑,当然还有是否有实力伐楚的耽心。比如:

一、从当时情况看,楚国对于齐国的威胁并不直接,尤其在楚国内乱之后,力量被严重削弱,也许在齐桓公看来,楚国已经不足为虑了。在这一点,齐桓公的想法与宋国、郑国、江国、黄国的看法存在事实上的温差,是很有可能的。

二、就齐桓公对于周边的国际环境来思考,齐国之北有戎狄的直接威胁。尤其在当下,卫国、邢国被狄族相继灭国,齐桓公防范戎狄的担心就更加合理了!如果以此作为借口,暂缓南伐楚国,似乎也能说得通。

三、齐国经过连年征战,国力或者日渐亏损,尤其同盟国中的几个北方大国,如鲁、卫、邢都成了“亡国之余”,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伐楚还得靠齐国、宋国出力。因此,齐桓公明白,这个霸主角色,就是个出力出钱还不讨好的角色!所以,现在伐楚,胜算几何,还很难说,齐桓公怎么能只凭几个南方国家的要求就仓促发兵呢。

四、齐桓公虽然贵为霸主,但心里明白,这些诸侯,各怀鬼胎,尤其在伐楚一事上,各有各的利益盘算,对于这一点,齐桓公心中或许也是明镜似的。

五、齐桓公的个人因素。作为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年人,同时又被美人、小人所包围,可以想象,这时的齐桓公还怎么能舍得温柔乡中的舒适人生?何况这时的齐桓公,其事业,其个人威望,已经登峰造极,因此要他继续披肝沥胆、长途跋涉、犯险伐楚,可真是不容易!

而这,也许就是那个历史上的还有着另外一个人生侧面的齐桓公!

被小人包围了的齐桓公

0 阅读:11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