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者,敬人也!华夏礼仪之邦:传承文明,听老祖宗留下的餐桌礼仪

乔羽寻史 2022-10-05 14:19:07
前言

用餐,一个我们生来就有的本能,随着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跟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吃个饭,聊聊天的时间都是很快乐的,也不需要刻意的摆个姿势,一切都很自由很放肆。

不过在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统治下的人们,在用餐的时候不仅要体现出地位的尊卑,还要有很多规矩,比如古人说的“食不言”就是其中的一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繁琐的注意事项,这些事项到了今天甚至都还有体现,不过在古代,不分场合不分地位的用餐很可能会被治罪。

今天就来看一下古代用餐需要注意的礼仪,看看有没有延续至今的呢。

用餐礼仪为何如此重要

等级制度的尊卑

我国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封建制度的萌芽,因为封建制度很适合当时分裂割据不断的古中国,于是就一直保存下来。到了秦朝,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中央为主导的封建制度,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和满足统治者的虚荣心,在封建王朝的策划下,颁布了封建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很难逾越。

有的人出生就确定了自己是达官贵人,而有的人无论怎么努力,也终究成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牺牲品,这种封建等级制度配合上用来维护统治的礼乐制度,就导致了异常繁琐的餐桌礼仪,这种凭借着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和礼乐制度的礼仪,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存在着。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要知道在古代中国,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会下发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不管怎么改革,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能够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不管是历朝历代推崇新的思想,还是新的礼仪,都是统治者加深人们封建思想的方式。

其中礼乐制度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的一个经久不衰的手段。在礼乐制度中,加上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反应尊卑有序的条款,不仅能够限制人们的人身自由,还可以禁锢人们的思想,封建统治者们就以此来达到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

用餐礼仪的内容

在宴席上的座次要注意

从古至今,生活在中国的人们出席宴会或者聚餐时,人们的座次上都隐含着很深的礼仪。

你还记得著名的“鸿门宴”里的座位分布吗?项羽和项伯二人是当时的主人,也是整个鸿门宴中有着主导能力的二人,他们就坐在东边的座位上,这在当时是最重要的位置。其次是智囊范增,坐在南边,在当时并不被项羽放在眼里的刘邦虽说作为项羽的客人,但只坐在北边,更不用说是刘邦带来的随从,是整个宴会地位最低的张良,于是就安排张良坐在了西边。

懂得餐桌座次分布的人都可以从座位分布上看出,项羽看不起刘邦,也正是因为项羽这种骄傲的做法,让刘邦知道自己只是个不被项羽重视的小人物,才在张良和诸位良将的帮助下,从诡计连环,陷阱密布的鸿门宴中逃离,然后重整旗鼓,打败项羽的军队,成立汉朝。

那么,古代的座次分布,具体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实际上,在古代宴请吃饭的地方有两个:大厅和房间,在房间之前,大厅是古代宫殿的主要部分。上述座位礼仪是先秦至汉唐时期室内贵宾的安排,而大厅贵宾的安排则不同于房间贵宾。

若在殿里设筵席,以东就不受尊重,在乡村礼饮酒仪式中,礼堂的座位安排为:主人坐东西向,主宾坐南向,主宾坐东向。在这里,强调的就是主宾的地位是最高的,然后才是主人,由主人请来陪同主宾的人地位就再往下排。

除此之外,在不同关系的不同宴请中,座次也不一样。比如,在当时的朝廷宴会中,坐在上座的是上级,坐在下座的是下级;在家庭聚会时,坐在上座的是长辈,坐在下座的是年轻人;在学生和老师一起吃饭的时候,坐在上座的是老师,坐在下座的是学生。

坐方桌的时候,长辈坐在靠近房子的方桌的短边上,其他人按长辈和年轻辈的先后顺序坐着。坐圆桌时,要特别注意把最里面的座位让给老人,以示尊敬。

这些繁琐的座次礼仪,如果流传到现在,是不是想等所有人都坐下了你再看你应该坐在哪儿呢?

上菜的数量要注意

相信现在大家也都知道外出吃饭的时候要看人数点菜,不能因为自己很有钱就两个人点一桌子菜然后浪费掉,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很多人可能会想古代会不会有这个弊端出现?别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古代对于上菜数量的规矩。

《礼记礼器》日: "礼有以多为贵者,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一是根据年资状况分配的上菜数量。根据古籍记载,因为封建等级制度严格,所以在上菜的时候上菜的数量也有很多的差距,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地位越高的人能得到的菜肴越多。

在朝廷举行宴会的时候,菜品数量差距要严格按照等级划分,天子的菜肴质量最多,诸位大公其次,诸侯再次,士大夫最次,同坐座在朝廷的人们分到的食物数量可能差了好几倍。

而在普通人们的聚餐中,则是按照年纪来分配食物,即年纪越大分配到的美食越多,完全的体现了古代中国一直崇尚的尊卑有序,长幼有序。

上菜的摆放位置要注意

即使是到现在我们去饭店参加饭局,也会有一些规矩之类的,比如服务员端盘子上菜的时候一定要用一只手,然后还要等人齐了在一起吃饭的道理。不过在古人眼里看来,在上菜之前要准备的还有就是落座的顺序,就是整个饭局中地位最高的人要先落座之后,其余人才可以落座,不然大家都要一直站着等着主人的到来。

除了上菜时要注意的姿势和动作之外,摆放盛有菜品的盘子的位置也都是严格规定的仪式,据史料记载:在客人面前的桌子,左边是带有骨头的肉类,中间就是大米饭之类的主食,然后右边是没有骨头的肉类,酒和其他饮品;把酱油和蘸料放在最里面,外面烧烤,右边蒸洋葱、干肉菜之类的酒肴,左边放形状弯的菜,右边放形状直的菜。

这还只是如何放盘子,如果在宴会上要请人吃鱼,那么要求就更加复杂。在古籍记载中描述:吃煮熟的鱼时,鱼的尾巴应该对着客人。在冬天,鱼的胃部应该向右。在夏天,鱼的胃部应该向左,把背部呈现给客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据古人的解释,因为新鲜的鱼尾和骨刺容易剥落,所以鱼尾给顾客。此外,冬阳气沉,鱼肚味最鲜美;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鱼的背鳍是最美味的。根据不同的季节,最好吃的部位向右转,是为右手取菜方便。现在很多的饭店也都有这个要求,不过粗心的你是不是没有关心过呢?

进食的时候要注意

进食过程中的礼仪是整个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有着完整而复杂的程序。

一起吃饭时,要检查双手是否彻底清洁,如果没有清洁的好可以立刻叫人拿来手盆和毛巾清洗干净。在吃饭的过程中还有各种禁忌,比如不要用手碰到主食,不要把饭放在锅里,不要把汤喝到边上,不要狼吞虎咽,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了的鱼放回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吃。

用餐结束后,客人应起身清理桌上的残物,并交给前来清理的人,然后主人站起来要求客人不要离开之后,客人才能再坐下。并且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主人还要时刻看着客人的行动,如果客人在搅拌汤菜没有入口,主人就要为糟糕的烹饪道歉。

如果客人吃了带着酱的食物,主人也应该道歉,说准备的食物不够。湿肉可以用牙齿咬碎,但干肉必须用手吃。用餐完毕后,客人应起身清理餐桌上的盘碟,并将盘碟交给在旁边等候的主人。

结语

事实上,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许多古人繁琐的餐桌礼仪逐渐被淘汰,虽然很多礼仪已经被淘汰,但中国的餐桌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一部分留下来的礼仪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们尊老爱幼,知礼懂礼的精神,帮助人们以礼相待,另一方面,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餐桌文化、饮食礼仪和风俗习惯,也非常尊重食物。

如今,人们享受美味的食物,追求美味带来的味蕾的终极享受,但是却在不经意间忽视了我们对于吃饭仪式感的追求,而且对食物的尊重也变得很少。

如果可以的话,不妨改天叫上几个朋友,一起体验一下古代的餐桌礼仪,也许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0 阅读:19
乔羽寻史

乔羽寻史

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