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管仲与楚使问对”(之一)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6-05 10:14:37

《左传》鲁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楚成王遣使进入齐桓公所率领的诸侯之师,管仲负责接待,由此留下了一段千古文字。这段文字,由于嵌入了丰富的历史掌故以及古代地理概念,令后世阅读分歧很大,尤其管仲搬出的“召康公之命”,更是令人困惑。这段问对原文如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这段文字,如果放在齐桓公伐楚的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总会感到楚国使者这是在明知故问,而管仲是在答非所问。比如,楚国使者问:“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这就是明知故问。因为,从楚国使者的角度看,他明明知道,齐桓公能率诸侯之师前来,目的就是讨伐楚国。而讨伐楚国,理由会很多。比如远的有,楚国灭申、灭邓、灭随、灭息、灭蔡等等,近者楚国屡次伐郑,而郑乃北方盟国。更有甚者,楚国自称蛮夷,问鼎中原,求“鼎之轻重”,其罪非轻。如此等等,应该不至于管仲在面对楚国使者时,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反观管仲的回答,乍看起来,会给人一种不很自信,甚至心虚的感觉。因为,管仲的回答有点闪烁其词的味道,甚至是给楚国使者上课的感觉。他所搬出的“召康公”,是一位作古至少三百多年的古人。据杜预注释,召康公就是燕国的首封之君,姓姬名奭,曾经是周武王时期的太保,地位如同周公姬旦。按照管仲所讲,召康公赋予了齐国首封之君齐太公姜子牙一项权力,可以“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从当时的情景看,读者有理由怀疑,管仲搬出“召康公之命”,对于楚国这样自称蛮夷的国家还有意义吗?即使按照现代人对历史长度的认识,三百年前的召康公多半也已经无人问津,更遑论影响力了。如果这样的古老权力还有意义,那么当时就在齐桓公帐下的鲁僖公、卫文公,尤其郑文公,会怎样想?因为若论起祖先来,鲁国的祖先周公旦,不论权力还是影响力,都超过了召康公。尤其郑文公的爷爷郑庄公,还是响当当的王室执政卿士呢。因此,管仲在这个场合搬出召康公,给楚国使者上课,或许另有原因。

按照杜预的解释,管仲所说的“五侯九伯”,是“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的范围,是权力覆盖普天之下的意思。但其实,如果从这句话紧接着的“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的区域来看,其范围是很有限的。比如“东至于海”,由于齐国临淄去东海只有80公里。而“西至于河”,如果是黄河之东的意思,那应该是黄河故道高唐以东的范围。此处距离临淄在150公里左右。

其中的“南至穆陵”,这应该是齐、鲁两国管辖范围的分界线,至今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还有齐国长城遗址穆陵关,这里距离临淄直线距离约80公里。如果把穆陵关作为齐国可以管理的南界,则显然泰山以南,沂水流域的诸侯国尽在鲁国管辖之内。而“北至无棣”就更好理解了,因为现在还有无棣县,隶属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距离临淄在100公里以内。

所以,这里的“五侯九伯”所指,应该是齐国作为区域大国可以管辖的范围,而不是天下才对。当然,这个范围也是齐国可以代表周王室进行训导王政的范围,也是齐国可以取得贡赋的范围。这样的权力,对于曾经的楚国而言,当然是很大的。因为最早的楚国只是个子爵而已。

但是,时过境迁,管仲所面对的楚国,早已不是昔日吴下阿蒙,而已经是灭国无数、“地方千里”的楚国了!所以,管仲搬出召康公的用意,根本在于回答楚国使者,齐国有义务“夹辅周室”而行使“女实征之”的权力。因为在管仲看来,“召康公之命”不但给了齐国可以征伐楚国的权力,而且赋予了齐国“尊王攘夷”的天下使命。

对于今天的读者,会非常纳闷,在春秋无义战的时代,管仲在面对楚国使者时为什么要拿出这么一个过时的理由?其实,这就是《左传》作者在这个场景下特别需要强化的观点。这个观点的核心,就是不承认楚国长期以来用武力缔造出来的权力和地位,即楚国在南方地区“称王”和“称霸”的权力。从本质上看,就是要把楚国重新纳入到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周礼为天下“基本规则”的治理体系中去。

所以,在这年《左传》中,全篇只提楚子而不提楚成王,因为在管仲看来,楚子才是楚国应该有的地位。因为对于齐桓公来讲,只有把楚国逼回到楚子应有的原始位置,楚国治下的那些诸侯国家才能得到解放,而齐桓公伐楚的目的也才具有正义性。由此,也就获得了南方诸侯的普遍拥护。比如,江国、黄国等等,对于齐桓公的期待,就在于让楚国从此把军事力量退回到汉水流域,从此实现本地区的相安无事。

除了江国、黄国的期待,估计身处齐桓公大营中的郑申侯,也在思考,如果能够恢复申国,即在那个已经被楚国灭国为县的地方,让他出任申侯,该是多好!因为,齐桓公能够在齐国范围内安置邢国,还能够重新分封卫国,自然也能重新让申国“死灰复燃”。按照《左传》后文,这次伐楚,齐桓公没有能够恢复申国,但是却把郑申侯分封于虎牢。

而这,当然是楚国实力所不能答应的。当然,这也是楚国使者来到齐桓公大营中的第一次谈判。但显然,要楚国吐出已经吞下的果实,是不现实的,所以双方谈崩了!

谈崩的结果,就是齐桓公继续推动伐楚,因而“师进,次于陉”。而陉就是“南襄夹道”。再进一步,就是今天的方城县,古代的繒国所在。而这里,就是楚国真正的家门口。

在谈判桌上没有得到的,只能从战场上获得。齐桓公的那个时候,中国人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因为,只有让楚成王重新坐到自己楚子的位置,齐桓公的这次伐楚之行才更有意义!

1 阅读:17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