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沐言。
上期我们说到古陶瓷中莲纹从出现到发展的过程,及至宋代,莲纹中的宗教色彩渐渐淡去,复合式莲纹出现,极富民间生活气息,是淡然雅致的“世俗”之趣。这与宋代尚文的时代背景有关,今天我们就继续聊聊宋代乃至后世中莲纹的变迁发展。
北宋 耀州窑青釉印花四婴戏束莲碗 耀州窑博物馆藏
在瓷器中,莲纹从南北朝时的莲瓣、莲蓬,到唐、五代的莲花、荷叶,再到宋辽金时期的花叶实共存,工艺日渐纯熟。与其它动植物纹的组合纹样,也在宋辽金时期大量出现,并形成诸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莲纹图案纹样。莲纹的形象从初始的单一刻板变为千姿百态、生机盎然,不夸张地说,宋辽金几乎完成了瓷器莲纹发展史上所有纹样的创造任务,后面的元明清多是在前朝基础上进行演绎。
宋时,定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等诸多南北方窑口中,都有风格各异的鱼莲纹。通过绘、印、刻、划等多种装饰技法,生动再现了“鱼戏莲叶间”的情态,让荡漾的水波,盛开的莲花,飘逸的荷叶及浮游自如嬉戏其间的游鱼水鸟,形象写实而富有情趣,在器物上再现生动图景。
我们旧藏的一件宋金时期耀州窑印鱼藻纹盘,采用印花工艺,将游鱼与荷莲完美结合,在耀瓷经典的橄榄绿映衬之下,似还原一幅夏日湖景图,盘心模印荷莲,圆心外三鱼嬉戏水间,徜徉肆意,自然美好。
宋-金 耀州窑印鱼藻纹盘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盘心的荷莲存在感十足,叶片肥硕,枝叶舒展,姿态万千,是丰年的丰盈之意,“连年有余”,万物皆美好,每一个细小纹路都刻画细致,可见耀州窑印花工艺在当时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宋-金 耀州窑印鱼藻纹盘(局部)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耀州窑的民窑属性决定了它是善于捕捉民生民趣的,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荡漾的水波,盛开的莲花,飘逸的荷叶及浮游自如嬉戏其间的游鱼水鸟,形象写实而富有情趣。就像下图中这件北宋耀州窑印划“鱼戏莲叶间”盏,用“满”与“繁”将鱼儿在莲叶中嬉戏玩闹的场景通过先印后划的装饰工艺全景展现。
北宋 耀州窑印划“鱼戏莲叶间”盏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刻划和印花是耀州窑的“绝活”,在这件器物上两者融合在一起,更立体的凸显出鱼戏莲叶间的灵动与生机,肥美的游鱼,穿梭在饱满的莲叶中,每一个线条似都遵循自然的规律律动,静中有动,引人浮想联翩。
北宋 耀州窑印划“鱼戏莲叶间”盏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而在定窑中,莲纹与其它动植物纹的组合纹样则呈现另一种素雅之美。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上的一件北宋定窑白釉划莲塘浮鸭纹葵口盌,采用刻划工艺在白瓷上描绘莲塘鸭戏图景,以白瓷淡雅的色泽,配以秀美的线条勾勒的自然景致,呈现悦目脱俗的视觉观感。
盘内中心位置是摇曳摆动的莲花,向外延展分隔出六等分,再对鸭纹和莲纹进行细节描绘,将莲纹的圣洁高雅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表现在瓷器上,写实过程中更传递出定窑匠师的审美格局,“胸中有意,画中有情”,将山水绘于陶瓷上,亦彰显宋人的文人情怀。
北宋 定窑白釉划莲塘浮鸭纹葵口盌 香港佳士得
下面这件金代定窑的折腰盘采用划花工艺,胎体展现了定窑典型的细白坚密质感,用划花手法刻画出双凫形象,游曳于莲叶下,水波荡漾,悠闲自在之态呼之欲出,绘于折腰盘内的莲纹,运用绘画法的表现形式,让莲花生动有韵律。虽只是寥寥几笔,却也将莲纹的生动形象展露出来,莲叶衬托莲花,虚实结合,相互交错,是定窑匠师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而得的创作灵感,也展现定瓷精良制作的工艺。
金 定窑划花荷塘双凫折腰盘 故宫博物院藏
“以刀代笔,以线托形”,古陶瓷中的莲纹将平凡的莲叶,幻化成绮丽的图案,不同窑口所展现出莲纹的不同风采,让千年后的我们为之惊叹。即便岁月流逝,传统文化艺术的美也不会淹没在时间长河里,更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