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烈文笔下的太平军:冒着炮火奋力拼杀,无奈湘军枪炮多

豪仔看历史 2025-02-22 15:03:53

赵烈文对太平军有着这样的描述:在战场上,太平军的将士们毫不畏惧,他们迎着敌方的炮火,全力以赴地展开拼杀。那场面可谓是异常激烈,太平军个个奋勇当先,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意志。然而,他们所面对的湘军,拥有着数量众多的枪炮等武器装备。相比之下,太平军仅凭血肉之躯,又怎么能够抵挡得住湘军那如钢铁般坚硬、如弹药般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猛烈攻击呢?终究还是难以抵御啊。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机动战斗之后,陈玉成施展策略,成功地将多隆阿、李续宜、鲍超、成大吉等率领的湘军调离了原本的作战区域。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陈玉成自己所带领的一万多兵马,却遭到了曾国荃的诱骗。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士兵无奈选择了投降,可没想到的是,投降之后,他们全部都被残忍地处死了,实在是一场悲剧啊。

安庆之战进入到最后的关键阶段啦,这时候陈玉成那边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没有补给了。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呢,太平军里出现了不少叛降清军的情况哦。就说赤岗岭后面的那三大营,还有菱湖大营吧,在陈玉成动身前往桐城去搬救兵的这个期间呢,它们居然都投降清军了。

当战争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安庆其实已经很难守住了。就像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里所描述的当时的情形那样,湘军的水师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他们凭借自身的实力,牢牢地控制住了长江两岸的炮台,如此一来,可就把安庆与外界的联系给切断了,这使得安庆处于一种极为被动的境地,在这样的局势下,安庆失守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

太平天国当时的情况是并没有水师,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没办法给安庆送去补给物资呢。在这种状况下,如果要和湘军去拼消耗的话,那无疑就是走上一条绝路,根本就没有胜算的。不过呢,安庆对于陈玉成来说,那可是他的大本营,意义十分重大,所以他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放弃安庆这块地方的。于是呢,他还特意把杨辅清也给拉了过来,想着或许这样能对守住安庆起到一些作用吧。

陈玉成和杨辅清两人联手作战,他们所率领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才三万人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怎么去解救安庆这座城市呢?要知道,当时的局势是比较复杂的。原本围困安庆的湘军是有其外围部队的,不过呢,陈玉成巧妙地运用了机动灵活的战术,成功地把湘军的这些外围部队给调走了。如此一来,接下来太平军要面对的,就是曾国荃所负责的那道防线啦。

想必大家都清楚,在安庆之战当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其实是胡林翼军团。而且呢,这场战役的作战方案也是由胡林翼来策划的哦。不过呢,曾国藩当时担任两江总督这一要职,能够节制东南四省的军务呢。也正因如此,他的弟弟曾国荃倒是从中得了些便宜啦。

湘军在作战时有一套独特的战术,那就是采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啊,压力最为巨大的要数那些负责在外围阻挡太平天国援军的将领们啦,像多隆阿、鲍超、李续宜等人,他们肩负着极为重要且艰巨的任务呢。而曾国荃这边呢,他主要采取的做法是挖掘长长的壕沟,然后精心构筑起坚固的营垒,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敌方的城池进行围困,以此来达到作战的目的。

当时的情况是,水师方面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这对于曾国荃来说可太重要了,因为有这样强大的水师做后盾,他完全不用为后期的补给问题而发愁呢。而且,在抵挡援军这方面,有多隆阿、李续宜、鲍超、成大吉等将领在呢。他们各司其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阻挡着各路援军。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荃心里也很有底,即便是面对陈玉成军团可能发起的直接攻打,他也丝毫没有畏惧之感。

事情是这样的,在安庆之战当中,曾国荃算是占了便宜,就好比是那摘桃子的人,轻轻松松就收获了不少成果。而多隆阿呢,对此可就非常不满啦,心里头的怨气积攒得很大。就在这个时候,陈玉成采取了行动,他把湘军外围的部队给调走了,这么一来,曾国荃就直接和太平军对上了,中间没有了其他湘军部队作为缓冲或者支援啥的。

安庆之战前前后后一共持续了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呢。在这场战役里,曾国荃直接和陈玉成军团展开正面迎战的时长,其实还不到两个月哦。要知道,在这之前的前期作战过程当中,太平军已经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啦,不过即便如此,他们所具备的实力仍旧对曾国荃形成了不小的威胁。

赵烈文可是湘军里极为重要的一位谋士,称得上是首席呢。他所著的《能静居日记》,那在研究太平天国这段历史的资料当中,是相当关键的史料哦。这本日记最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呢。要知道,湘军在一些行动当中是存在残暴行为的,而赵烈文在他的这本日记里,并没有回避,而是实实在在、原原本本地把这些情况都给记录了下来。

在安庆之战进行到最为关键的那个阶段,太平军和湘军这两支军队那可都有着极为精彩的表现呢,双方都是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场激烈的战斗当中。就拿赵烈文的日记来说吧,在那里面详细地记录了相关的情况呢。其中就着重提到了太平军作战时展现出来的勇猛之态,那真的是相当厉害。同时呢,也记录下了湘军这边所具备的枪炮方面的优势哦,这优势在战场上想必也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呢。

陈玉成与杨辅清二人统领着约3万兵马,来到集贤关扎下营寨。他们已然做好了准备,要朝着湘军发起那最为关键且猛烈的攻击。在谋划进攻的路线时,他们把目光聚焦在了两个方向,其一是东门,另一个则是西北方向的那长长的壕沟所在之处,打算从这两个地方展开强有力的攻势呢。

在这一场战斗当中啊,双方压根就没怎么讲究什么战术策略,完全就是直截了当地面对面展开了激烈的拼杀。你看那太平军呢,毫不畏惧地从正面发起了猛烈的扑击,攻势很是凶猛。而湘军这边呢,则是依靠着密集的弹药来进行迎击对抗。就这样,两边你来我往,这场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呢。

在那场激烈的战斗当中,湘军这边有着炮火极为凶猛的猛将。他们开炮攻击之下,太平军的前队可就遭了殃啦,好多将士都因此丢掉了性命。但让人惊叹的是,剩下的太平军将士们那可真是英勇无畏,毫不畏惧死亡呢。他们就踏着那些已经倒下的同伴的身体,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依旧坚定地朝着前方继续奋勇前进呐。

湘军这边调来了八百杆洋枪,然后就用这些洋枪朝着前方进行密集的火力射击。在那猛烈的射击之下,只见太平军所在的壕沟前面,尸体是越堆越多,都快堆积得像小山一样高了。可即便面对这样惨烈的场景,太平军也没有退缩呢。他们硬是把同伴的那些尸体往旁边给拉开,就这样在尸堆当中开出了一条路来,接着便义无反顾地继续朝着前方冲了上去。

太平军展现出极为强悍的战斗力,在双方交战之时,湘军一下子就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他们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连给枪炮填装弹药的时间都没有,而就在湘军手忙脚乱之际,太平军已然迅猛地杀到了他们的跟前。

太平军成功打开了一个缺口之后,前队的将士们立刻如猛虎般迅猛地冲了上去。他们气势汹汹地朝着前方冲去,迎头就碰上了前来妄图拦截的湘军分队。只见太平军将士们毫不畏惧,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与湘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在一番激烈的战斗过后,湘军明显招架不住太平军这般勇猛的攻势了。这时候,湘军队伍里有一部分士兵眼见形势不妙,心里害怕起来,于是纷纷开始往后撤,只顾着逃命去了,那慌乱的模样仿佛身后有什么极为可怕的东西在追赶着他们一般。

在那万分危急的时刻,曾国荃匆匆赶到了出现缺口的地方。当时,有士兵在这关键当口竟然想要继位逃走,面对如此情形,曾国荃毫不犹豫地拔出武器,亲手斩杀了那些企图临阵脱逃的士兵。而周围的湘军将士们看到曾国荃满脸怒容,显然是动了真怒啊。他们心里也很清楚,要是在这时候还表现出退缩或者不听从命令的样子,那很可能就会被负责督战的队伍给击毙。所以啊,这些湘军将士们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掉转方向,重新投入到激烈的厮杀当中去,继续与敌人展开战斗。

你看呐,在那战场的缺口之处,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双方已然进入到了激烈的白刃战阶段啦。这时候呢,曾国荃又做出了一个举动,他再次调来了湘军的“洋枪队”呢。这“洋枪队”一到,就对着阵地外的太平军展开了扫射,那目的就是要阻止太平军后续的部队继续发起进攻,好让己方在这胶着的战局中能占据一定的优势呢。

瞧啊,当时那场面,湘军可是有着洋枪、火炮作掩护呢。他们就这么一边和对手激烈战斗着,一边还不忘赶紧修补那些出现的缺口。而与之对阵的太平军呢,全是凭借着战士们的血肉之躯一次次地发起冲杀。可这么一来,双方的消耗情况就大不一样啦,太平军哪经得起像湘军那样有洋枪火炮助力还能边打边修补的消耗呢。在这样艰难的局势下,陈玉成这边的情况已经糟糕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啦,实在没办法,最后只能无奈地下令让部队收兵啦。

在那个夜晚,陈玉成着手组建了一支“敢死队”,紧接着便向敌军再次发起了极为猛烈的强攻。要知道,就在白天的时候,双方的战斗那可是异常激烈,湘军经过一整天高强度的作战,早已疲惫到了极点。所以当太平军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降临的时候,湘军一下子就慌了手脚,完全没了应对之策呢。

令人惋惜的是,当时的太平军已然处于强弩之末的境地了。他们所储备的弹药已然全部耗尽,在战斗当中,只能凭借着大刀长矛去和敌人对抗。可在那个时代,面对装备了大量钢铁弹药的对手,大刀长矛又怎么能与之抗衡呢?所以啊,在那残酷如同“绞肉机”一般的战场上,太平军死伤极为惨重。

你看啊,太平军当时要是正面直接朝着坚固的营垒猛扑过去,这情况可不容易呢。为啥呢?因为对方有着很强大的火力优势在那掩护着。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那种靠人多的“人海战术”根本就行不通啦。最后呢,也没取得啥成果,也就是白白在战场上留下了同伴们的遗体,实在是挺让人惋惜的。

在那一天之中啊,湘军可是卯足了劲儿。他们对着太平军所在的方向,不停地发射弹药,那弹药的数量多得惊人,足足有十七万发。而且不光是弹药,炮弹的投放量也极为可观,竟然达到了五十万斤呢。凭借着如此强大的火力,湘军硬是在这场对峙中守住了自己的阵地,让太平军难以突破。

情况变得越发糟糕起来,当时湘军的水师对安庆城实施了封锁行动。这么一来呢,被困在安庆城内的叶芸来、吴定彩所率领的队伍可就遭了大难啦。他们的弹药全都消耗殆尽,再也没有补充的来源了,而且粮草方面也彻底断绝了供应。城里的士兵们饿得那叫一个厉害,身体极度虚弱,以至于拿起武器去战斗都显得特别吃力,根本就没办法发挥出原本计划好的夹击作用啦。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陈玉成率领部队朝着湘军的阵地迅猛扑了过去,那气势可谓十分凶猛。然而呢,安庆城内的守军却只能在一旁干看着,就像咱们现在说的“吃瓜群众”似的,没办法给予陈玉成实际的支援配合。为啥会这样呢?原来啊,曾国荃心里可是一点儿都不担心安庆守军会出来捣乱。这是因为啊,城内的太平军情况实在是太糟糕了,他们连正常走路都困难重重,就更不用提拿起武器去战斗了,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去和湘军对抗或者给陈玉成助力呢。

在那最后的战斗当中啊,陈玉成真的是已经拼尽了全力。当时的太平军呢,在战斗过程里遭受的损失极为惨重,面对湘军的防线,他们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可就是没办法将其攻破。如此情形之下,安庆的陷落似乎已经成为了无法避免的结局啦。

赵烈文日记中有这样两句话,着实引人深思啊,人们不禁会问,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呢?

首先,来看这样一段记载:“男子髫龀以上皆死,各伪官眷属妇女自尽者数十人,余妇女万余,俱为兵掠出。”这里描述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就是说啊,那些成年男子基本都死了,各伪官的眷属妇女中,有几十人选择了自尽。而剩下的一万多名妇女呢,全都被士兵抢掠带出了。这些妇女是什么身份呢?她们实际上是太平军的家眷,就这样,她们沦为了湘军的战利品。

其二,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那些房屋以及其中的盗贼都还没有被毁掉,里面金银衣物等财物多得简直数都数不过来。就拿其中的兵士来说吧,有一个兵士居然得到了重达七百两的赤金呢。而那些他们觉得不好拿走或者不想要的财物,就通通给毁掉了,把墙壁推倒,在地上挖掘,甚至还剖开棺材去搜寻财物。

安庆之战就此宣告结束啦。在这场战役当中,数不清的人夫、人子还有人父,他们有的不幸在沙场上丢掉了性命,有的则沦为了被残忍屠戮的对象,那场面简直就如同人间地狱一般凄惨。赵烈文在他的日记结尾处,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唉!这无尽的浩劫,究竟是被谁一手酿成的呢?”

湘军成功拿下了安庆,之后那些士兵们也算是得到了他们所认为的“回报”,可这对于太平军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悲剧。在拿下安庆之后呢,曾国荃先是休整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对兵力进行补充。等一切准备就绪,他便率领军队开启了东征江南的征程,就此拉开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天京之战的大幕。要说这天京之战,那惨烈的程度可远远不是之前的安庆战役能够相比的哦,战况之激烈、残酷真的是超乎想象呢。

0 阅读:3
豪仔看历史

豪仔看历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