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一天,正在北京红山口高等军事学院学习的傅崇碧和皮定均两位将领,来到位于海淀区挂甲屯的一处院子里。
傅崇碧
这处院子的居住者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彭德怀元帅。此时,彭大将军正在院子里打粮食,当看到这两位来客后,他不禁感到些许惊讶:“你们两个来干什么?敢来呀?”
面对眼前的彭老总,傅崇碧和皮定均一时间感慨万千,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两人都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彭德怀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而傅崇碧此次能来军事学院学习,正是因为彭老总开了绿灯,才得到了这个机会。
在当年的朝鲜战场上,最令傅崇碧刻骨铭心的经历之一,便是著名的铁原阻击战。这场十分激烈残酷的战斗,正是在彭德怀的指示下完成的。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随后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与此同时,第19兵团奉中央军委命令,准备第二批入朝参战。11月10日,傅崇碧调到第63军任军长。到了12月5日,63军已经全部抵达山东邹县、曲阜地区。
在那里,部队进行了形势与任务、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政策纪律教育,并接收了新装备。经过战前动员和教育,全军指战员战斗情绪高涨。
1951年2月,部队到达辽宁凤城地区集结。16日,第188、189师行进到鸭绿江边土城地区,军部及直属队、第187师到达丹东九连城地区的鸭绿江畔。他们分别从长甸河口和丹东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的新义州。
新义州
就这样,63军开始投入紧张的战事中,他们充分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
等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后,西线的敌人乘志愿军主力向北转移之机,以摩托化步兵、炮兵、装甲兵组成特遣队,在航空兵的掩护下开始大举反扑,直逼涟川、铁原地区。这里是志愿军屯集、转运物资的重要战略交通枢纽,一旦被敌人占领,将对后方基地及整个战场局势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这年5月28日下午5点,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电令63军,要他们迅速在涟川、铁原之间组织防御,不惜一切代价,坚决阻止敌人进攻,掩护兵团主力和伤员转移。不仅如此,彭老总还每天亲自给傅崇碧打电话询问情况,并指示要顾全大局,一定要阻敌半个月,等待后续梯队上来。
于是,傅崇碧派干部到师、团传达彭总的指示,要求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坚决完成彭总交给的任务,为全军争光,为中国人民争光。
此时,联合国军集结了4个师4.7万兵力,配备火炮1300门、坦克400辆,在空军的支援和掩护下,正向涟川、铁原逼近。而63军已经连续作战了一个多月,部队减员严重,兵力一共2.4万人,火炮仅有240门,没有坦克和飞机。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敌人阻击半个月,难度可想而知。
但志愿军战士们不怕困难,63军立即开始部署兵力,制定防御计划。5月30日,他们全部进入阵地抢修工事,做好大战前的准备。
6月1日,敌人在一番试探性进攻后,随即转入全面进攻。他们集中了千余门火炮、20多架飞机,对63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之后,敌军在坦克的引导下分多路向阵地发起猛烈进攻。
于是,一场惨烈的阻击战开始了。敌人将进攻的主要矛头对准63军187师防守的涟川山口,集中2个师的兵力进行轮番猛攻,来势凶猛。
在志愿军战士们的众志成城下,敌人的进攻被连续打退两天。到了第三天,终因寡不敌众阵地失守。一位连指导员不顾伤痛,一边指挥大家奋力抗敌,一边用机枪扫射敌人,最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朝鲜战争
与此同时,敌人又对189师坚守的阵地发起进攻。6月2日,他们集中4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高地和种子山发动轮番攻击。经过激战,敌人暂时占领了种子山等阵地。
可就在当天晚上,189师第566团组成“敢死队”,于3日凌晨突然发起进攻,夺回了丢失的阵地,令对方措手不及。
很快,美军第25师主力加入了战斗。战至4号下午,随着战斗减员越来越多,志愿军司令部下达命令,改坚守防御为机动防御,一线部队开始且战且退,向第二线阵地转移。
6月5日上午,敌人开始向第二线阵地进攻。战至午夜,防守高地的188师563团1连2排只剩下了8名战士。此时,他们弹药即将用完,与上级和其他部队的联系也已经中断,被敌人四面包围。
如此绝境中,战士们毫无惧色。子弹打光了,他们就用刺刀、枪托和石头继续搏斗,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最终,这8名勇士视死如归,纷纷跳下了悬崖。
到了6月10日清晨,敌人突破了63军左翼防线,铁原东面完全暴露。此时,对方又乘机将机动部队东移,向188师564团的防御阵地疯狂进攻。面对敌人大量兵力的轮番攻击,志愿军战士们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顽强守住了阵地。
就这样,6月12日,63军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于当晚7点半奉兵团命令转向伊川地区休整。
就在63军刚刚转入伊川后不久,彭德怀司令不辞辛苦穿越战区,赶来这里对指战员进行慰问。此时,战士们一个个蓬头垢面,脸上却绽放出坚毅动人的笑容。
彭老总来到大家中间,与众人深情地握手。这位久经沙场的将领激动地说:“同志们!你们打得很好!你们63军血战铁原12天,掩护了东线部队的转移,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你们是一支真正的铁军。我要向毛主席汇报你们的英雄业绩,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有你们这样的英雄铁军而自豪……”
彭德怀
“祖国万岁!”“一切为了祖国!”听了彭司令这温暖的话语,全体指战员备受鼓舞,纷纷振臂高呼起来。
临别之际,彭德怀问傅崇碧还有什么要求。傅军长这样说道:“别的没什么,就是部队减员太严重,有些连队都打光了,有的连队只剩下一二十人……”
“给你们补,要给你们发新衣服、新装备,还有烟、有酒、有各种罐头!”彭德怀当场表示。不久后,来自其他部队的15000名官兵补了进来,大批武器装备和食品也陆续得到补充。
经此一役,63军铸就了“英雄铁军”的美誉,在军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的日子里,他们继续在朝鲜战场发光发热,先后战斗了1年2个月,涌现出了4000多名英雄模范和功臣。
63军从朝鲜回国后,军部驻在河北省石家庄市。1953年10月25日,他们遵照华北军区命令,进行了和平建设时期第一次整编和改装。
1955年9月下旬,军、师分别举行隆重的授衔典礼,包括傅崇碧在内的军长、政委等5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这一年,傅崇碧39岁。作为一个打了20多年仗的老军人,他对于评衔授衔看得很平淡,继续投入63军的工作中。
与此同时,傅崇碧萌生了去学习的念头。在战争年代,他学习文化的机会很少,导致文化水平不高。不过,傅崇碧一向注重学习,想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把部队的工作搞得更好。
于是,傅崇碧向组织上写了报告要求去学习。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军区方面对此不同意,朱良才政委不愿意让他走,觉得部队工作很需要这位人才。
毛泽东和傅崇碧
碰了壁的傅崇碧一看,决定找机会跟彭德怀讲。刚好,彭老总从山西过来在石家庄停留,前往63军视察工作。
当傅崇碧将自己回国后部队和个人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后,彭德怀表示满意,并问他入朝作战的感觉。
很快,傅崇碧对彭老总说:“他们都去学习了,就我还没学习,就让我去吧。”“可以嘛,去学习是件好事情”,彭德怀当场说道。
于是,当时身为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的彭德怀跟军区打了招呼,表示自己同意傅崇碧去学习。这样一来,军区也就同意了。
就这样,萧文玖接任63军军长,傅崇碧则前往北京红山口高等军事学院学习。这所学校学制3年,他被编入基本系一班,班里有30多人,都是军级或军区级的领导干部。
高等军事学院的学习条件很好,环境也不错。头三个月里,大家主要学文化。一些大学教授给学员们授课,教他们语文、数学、化学等科目。教得差不多了之后,几个教授对学员们说,你们的水平够大学程度了,但是如果学了不用,时间一长就会忘记。
几门课程里,语文从标点符号学起,又学了语法和文字结构。这之后,学员们就要写作文。一次,傅崇碧写了一篇两三千字的作文,回忆当年马刨泉战斗的场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篇作文被一套丛书的编辑看中,说要拿去刊登。然而,傅崇碧不乐意这样,又将文章要了回来。在他心里,每一次战斗的胜利都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只强调自己不好。
傅崇碧夫妇
而在重头戏军事课上,一开始有苏联顾问给大家上。那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自然入不了各位久经沙场的军事将领的法眼。众人提出意见后,对方后来就被撤走了。于是,大家的军事学习就以自学为主,再加上教员的辅导。
每门课结业的时候,学员们都要写论文进行答辩。军事课的答辩由陈毅、叶剑英等老帅进行提问,大家坐在台下回答。
到了1959年8月,中共八届八中全会通过了文件,撤销了彭德怀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的职务。不久后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做了检查。
很快,中央办公厅派出汽车和工作人员,给彭德怀搬了家,将其悄悄迁出中南海。他的新居位于海淀区的挂甲屯,那里靠近圆明园,也离红山口高等军事学院不远。
一个周六,傅崇碧和同为学员的皮定均在散步时,说一起去看看彭老总。于是,两人信步来到了彭德怀的住所吴家花园。
此时的彭老总正在院子里打粮食,看到这两位特殊的客人后,他半开玩笑地问道:“你们两个来干什么?敢来呀?”
彭德怀
话虽如此,但彭德怀与傅崇碧、皮定均还是交谈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可等两人回去后,这件事不知被谁给反映到上面去了……
很快,高等军事学院的政治部主任找傅崇碧和皮定均谈话,问他们是谁让你们去的,都和彭德怀谈了什么?
傅崇碧如实回答,说谈了谈在这里的学习情况。可一次不够,之后上面又查了这两人一次,并让他们写文字材料,交代当时都谈了些什么。
然而,傅崇碧最终并没有去写。在他的心中,彭老总是永远不会反党的,从平江起义到参加长征,从保卫延安到抗美援朝,彭总无数次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反党呢?
而那位学院政治部主任除了这一事件外,还不时让傅崇碧等人不以为然。在十三陵水库劳动的时候,学员们站队集合时队列不太好,这位主任就说还不如国民党军队。
傅崇碧一听,当场就反驳说我们打了一辈子仗,哪里不如国民党?后来,学员们将这些情况跟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讲了,萧华让他们把对学院的意见找老帅说说。叶剑英得知后,表示他们讲的你们不听就行了。
就这样,傅崇碧等人顺利完成了学业,各方面的知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