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三月,逐渐走出赤壁惨败阴影的曹操暂时放弃南征的念头,决定先向西拓展。他派遣司隶校尉钟繇率军攻伐盘踞汉中的“米贼”张鲁,同时又遣大将夏侯渊等率军攻掠河东诸郡,相期与钟繇会师。
曹操想攻取汉中的战略意图堪称英明,但他忽略了一点,在军阀割据、战乱不休的动荡年代,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割据一方的大小霸王们时刻盯着对手们的一举一动,生怕自己被别人一口吞并。曹操如此兴师动众大举西征,自然使关中诸将惶恐不安。 这些盘踞关中 的大小军头们都怀疑钟繇要攻打、加害自己。彼时关中人心惊惧、鼎沸不安的情形,正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所说:
“是时关中诸将疑(钟)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 。
关中、凉州军阀们怀疑钟繇借攻打汉中张鲁之名袭击自己,遂先下手为强,举兵反抗,马超、韩遂、杨秋、李堪等纠集了十万汉、羌、杂胡混编大军,进屯潼关天险,准备迎击曹军,弘农、冯翊等多个州县举兵响应,百姓为躲避兵灾纷纷逃入汉中。听说马超等起兵反叛,曹操决定派大将曹仁率军征讨。
马超之勇不输吕布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咸阳兴平)人。其父马腾,字寿成,据称是汉伏波将军马援之苗裔。汉灵帝末期,马腾与韩遂、边章等人一同起凉州之兵讨伐董卓,后积功被封镇西将军。马超是将门之后,亦属名门之后。马氏父子在西凉、关中经营多年,在西北颇有威望,尤其深得羌胡之心。建安十三年,钟繇担心关中因军阀割据而再次出现混乱局面,建议曹操将马腾召入邺都,马腾奉召入京后被封为卫尉,两个儿子马休、马铁也被任为奉车都尉、骑都尉, 数百口马氏亲族皆随马腾迁徙至邺城 。而长子马超独留关西统领马腾部众,被封为偏将军。史载:
“及腾之人,因诏拜偏将军,使领腾营。又拜超弟(马)休奉车都尉,休弟铁骑都尉,从其家属皆诣邺,惟(马)超独留” 。
马超骑射皆精,勇猛善战,斩将搴旗,威震关中、西凉,是三国英雄榜上居前的英雄,据说其悍勇不逊吕布。
不忠不义之辈?马超铤而走险,起兵反叛时,不知想没想过身在邺城的老父、二弟以及在那里的数百口马氏亲族之安危?马氏家族随马腾迁居邺都,表面上甚受重视,高官厚禄,豪宅肥田,实际上是被扣为人质。
马腾以及所有在京师的马氏亲友,生死全在曹操一念之间。按理说,手握重兵的马超本该小心翼翼、服服帖帖地听命于曹操,竭力为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汉廷实际掌权者效命。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建安十六年(211),马超竟然不顾老父亲马腾以及两个亲弟弟和众多亲属的之安危,悍然扯旗起兵了。马超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不顾人伦亲情,敢于举兵反叛,因史料记载缺失,现在已无法考证了,后来抚夷将军姜叙老母痛骂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这位纵横疆场的猛将竟无言以对,可见其内心有愧,或有难言之隐......但不管什么原因, 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战乱确确实实被马超策动起来了。
战前较量马超及关西诸将合兵屯驻潼关,共同抵御势大力沉、咄咄逼人的曹操。据史料记载,马超麾下的关西铁骑,亦称凉州铁骑,将士皆精于骑射,骁勇善战,尤其善于用长矛攻击敌人,是打野战的好手。曹操对于凶悍好战的关西铁骑早有耳闻,因此特地告诫诸将说:
“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
曹军遂结寨据险坚守,好几日不出战。两军对峙数日后,坐镇后方的曹操有些按捺不住了,决定亲自带兵西征,进至潼关一线后与关中叛军相持。
在曹军和关中诸军对峙期间,有个细节值得注意,每当关中联军诸部源源而至时,曹操总是不忧反喜,部将不解其意,曹操也不解释 。按理说,叛军相继开到,每到一部则实力增强几分,敌军实力强,则对曹军不利。然而曹操竟表现得很高兴——
“始,贼每一部到,(曹)公辄有喜色”。
敌军不断到来,曹操不仅不忧虑,还面露喜色,这明显有悖于兵家常理,莫非善于用兵的他已经想出了克敌制胜的妙计?
经过数日坚守不战,曹操终于有所动作了。他与谋士们商议后,一面派精锐主力猛攻潼关以牵制马超,暗中却遣大将徐晃、朱灵等率军趁夜从蒲陂津偷渡黄河,占据河西有利地形,扎营据守。曹操这么做是企图对关西叛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对马超、韩遂等部形成合围之势。
曹操是沙场老将,用兵诡谲,他的计谋也很精妙,但马超也不傻。 他侦查到曹军一部欲西渡黄河,看出了曹操的意图,就与韩遂商议,准备先集中力量击溃徐晃、朱灵,让曹操的两线包抄之策落空。关西联军若按马超的想法去做,恐怕潼关之战彻底失败的一方就是曹操了。遗憾的是,韩遂却否定了马超的建议,徐晃、朱灵遂得以顺利渡过黄河,在西岸扎下营盘。
激战潼关因夹击之势已经形成,胜利的天枰似乎已向曹军倾斜。建安十三年闰八月,曹操率大军主力从潼关侧背西渡黄河,他命部队先行渡河,自己亲率百余勇士断后,曹操这样做不知从何考虑?或许他认为若全军安然渡过黄河,则最终的胜利就指日可待了,于是冒险亲自断后。大军前趋渡河,主帅断后,这是犯了兵家大忌。历史老人遂跟曹操开了个小玩笑,虽然这玩笑不大,可却差点要了曹操的老命。
马超也是一员善于捕捉战机的骁将。就在曹操命大军乘船接踵渡江时,马超亲率万余步骑突然发起攻击。西凉铁骑遮杀过来,马鸣风萧,兵器铿锵,箭如飞蝗,铁蹄扬尘,遮天蔽日 ,气势骇人。而曹操此时正半躺在胡床上,看似稳如泰山,内心却翻江倒海,鼎沸难安。值此生死存亡系于一线的紧要关头,你说曹操内心不慌是不可能的,但身为主帅,又不得不保持临危不乱的大将风范来稳住军心。曹操按捺忐忑之心,目送大军渡河,一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样范,在一旁担任贴身护卫的“虎痴”许褚却急了——
“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已渡,宜去,乃扶太祖上船”。《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多亏三国“第一亡命徒”许褚拼死相救,否则曹操性命难保马超远远望见曹操麾盖登船,率先直冲过来,兵众紧随其后,聒噪着席卷而来,负责断后的百余精兵哪里抵挡得住关中铁骑的凶猛进攻,纷纷跳入水中,争先恐后欲登船逃命,因士兵争着上船,船只不堪重负倾斜一边,眼看就要沉没了。就在这即将船毁人亡的危急时刻,护主心切的许褚右手挥刀砍杀欲攀附上船的曹军士兵,左手举着马鞍挥舞遮挡着叛军射来的如雨箭矢。河面上漂浮着无数死尸和残肢断臂,响彻着伤兵的哀嚎声,惨烈异常。 许褚一边要砍杀逃命心切、争先恐后攀附上船的士卒,一面还要遮护曹操不被流矢所伤,不免手忙脚乱,但仍奋力挺身船头,力战不已。
关中联军蜂拥而至,愈聚愈多,为掩护曹操顺利渡河,校尉丁斐急中生智,命人驱赶出一群牛马,以引诱追敌争抢,关西诸军果然中计,人人争抢牛马,追杀之势骤减。
可是叛军射来的箭矢仍密如飞蝗,不断有人中箭落水,最后连船工也被箭矢击中而死,许褚用右手乘船,左手格挡箭矢,船只东摇西摆,侥幸得以渡河。曹操麾下众将见主公有惊无险,平安渡过黄河,百感交集,曹操却如无其事,哈哈大笑道:
“今几为小贼所困乎”!
袁绍仅败一次就气死了,曹操屡败屡战,仍能能笑到最后,其人胸襟之开阔,意志之坚韧可见一斑。 惨败之际虎口脱险,他还笑得出来,还能说出这种豪言壮语,实在不得不让人心生敬佩!如果韩遂采纳马超意见,曹操恐怕就要折戟潼关,如果没有许褚拼死拒敌,没有丁斐迟滞敌军追击的妙计,马超就会改写历史,曹操很可能会命殁黄河,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也不会出现了。
【配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