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啥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又说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杨章林文化 2024-09-06 15:57:23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标题的这两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章 。从字面上 ,一看就懂,要正确解读出来,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我的语言很容易听懂,也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没有人听懂,也没有人能施行。 从内容上来分析,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不难看出,里边透出浓浓的无奈:这么浅显易懂而又满载生存智慧的文章竟然没有人读懂? 而且,老子自认为,他的文章“言有宗,事有君”:语言有条理,叙述有重点。 智者对自己文章的认知是非常客观的! 怎么就有如此众多的人说读不懂呢?这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好在我们的圣人有足够的自信。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读不懂我的文章,不能同我的思维产生共鸣,理解我的人越少,则更能证明我的认知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朴实无华,但是 ,却满载生存智慧。一方面说容易懂,另外一个方面又肯定别人读不懂 ,智者怎么会说出这么矛盾的语言呢?接着,还信心满满地肯定自己的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只差说一读就懂。 看来另有玄机。 其中的玄机是什么呢?纵观全文,实际上就是一个道字,也就是开篇的第一个字。 “古之善为道者,唯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十五章) 否定这个“道者”,是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之一。 道字在著作里边的“出勤率”是相当高的。老子开门见山告诉读者,“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表述清楚的,意思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道是一个多义词,并且还是一个代名词。老子为了把这个道字说清楚整明白,让道字作为代名词深入“民心”,整篇文章都在说“名”。从名字的产生,到推测名字的源头。苦口婆心地告知读者,道字就只是一个代名词。遗憾的是,圣人的“苦口婆心”被辜负了,他的批评不但没有引起重视,这个道字反而被神化得仙气弥漫。什么无处不在,什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他本人都成了道家,被冠以道家鼻祖的“美誉”。 谁来告诉我们,依据是什么呢? 既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更是“道冠古今”的冤案一桩。 两千多年过去了,“道”这个代名词,不仅没有“归位”,反而“脸更花了”。“道”,成了宇宙,成了时间空间的尽头,成了黑洞·····反正,什么吓人讲什么,什么不着边际讲什么,总的来说就是找不着北。 的确“天下莫能知”,当然也就“莫能行”。 圣人的这种无奈究竟还要延续多久? 究竟是不是·“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翻开经典不就真相大白了吗?我们就从人们熟知的几个句子入手,看看该怎么样解读? 走错路了,别人指路对错应该分得清吧?一条道走到黑的人还是不多吧? 一、“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必须得用你的工作服务于社会。道:工作。应该是“甚易知”吧? 一看到“治大国”,就是治理国家,“烹小鲜”就是烹饪小鱼,“道”就昏天黑地地任意发挥。如此解读把原文甩出去十万八千里,当然就“莫能知”了。 二、“……设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出生高贵,地位显赫,财富众多,都不如拥有美好的一天语言行为。道: 美言美行。应该是“甚易知”吧? 对”道”这 个代名词没有清醒的认知,再加上不分青红皂白地“直译” ,把原本“甚易知”的文章,搞得昏天黑地。“天子、三公,拱壁和驷马”都是举例子,意在言出生、地位、财富。你去“直译”,当然就“莫能知”了。 三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做事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这就是“天之道”。“张弓者也”:做事之人。 打比方,以大喻小是老子常用的表现手法。张弓搭箭,射中是目的,来不得偏差。做事情也要适可而止,过了或者不足,都是没有把事情干好。应该是“甚易知”吧? 如果你偏要抱着“天之道”和弓箭,忽上忽下的到处比划,你就“莫能知”了。 通过上面的解读,老子认为《道德经》是“吾言甚易知”,绝非虚言。虽然含有一定的鼓励,能读懂是毋容置疑的。至于“甚易行”,只要你想做好,并且付诸于行动,应该是不得问题。 《道德经》就是一部满载生存智慧的哲学。
3 阅读:43

杨章林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