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笔记175: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教皇都做了哪些事情?(二)

永哥历史 2025-03-07 04:31:45

1、庇护二世(1458年-1464年在位),本名埃涅阿斯·西尔维乌斯·皮科洛米尼,1405年生于意大利锡耶纳的没落贵族家庭。他早年以人文主义学者身份活跃于欧洲,曾游历各国宫廷,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秘书。

2、庇护二世才华横溢,精通拉丁语、希腊语,撰写过诗歌、小说和历史著作,其作品《两个情人的故事》甚至因内容香艳引发争议。 青年时期的他支持“大公会议至上主义”,主张教会权力属于大公会议而非教皇。

3、但1445年,庇护二世因政治投机转向效忠教皇尤金四世,并于1447年成为枢机主教。针对批评他这一转变的“机会主义”,他辩称是“为统一教会而妥协”。1458年,他凭借外交经验和学术声望当选教皇,取名“庇护二世”,寓意“虔诚的调和者”。

4、庇护二世延续前任对抗奥斯曼帝国的使命,但其策略更依赖外交与宣传。1459年,他在曼托瓦召开欧洲君主会议,发表激情演讲《致欧洲国王书》,呼吁组建十字军:“若我们失去欧洲,基督之名将永被践踏!”他提出由各国分摊军费,并承诺亲自率军东征。

5、然而,各国君主反应冷淡。因为此时法国深陷百年战争余波,英格兰忙于玫瑰战争,德意志诸侯则争执不休。唯有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承诺支持,但要求教廷全额资助。庇护二世不得不变卖教产、加征税收,甚至挪用修缮罗马的经费,引发民众抗议。

6、1464年,庇护二世抱病亲赴安科纳港等待援军,但仅有威尼斯派来几艘船。他在港口悲叹“欧洲已死”,随即病逝。其十字军理想彻底失败,却体现了文艺复兴教皇的悲壮使命感。

7、庇护二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学者型的教皇。他资助古典文献翻译,聘请希腊学者将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的著作译成拉丁文,并亲自撰写《亚洲与欧洲志》,融合地理学与历史叙事。他在锡耶纳故乡兴建皮科洛米尼图书馆,收藏珍本手稿,并向公众开放。

8、作为城市规划者,庇护二世改造出生地科尔西尼亚诺(后改名“皮恩扎”),将其打造为“理想城市”典范:街道按几何对称设计,广场中心建有人文主义风格的教堂与市政厅。这一项目体现了文艺复兴“人文与信仰和谐”的理念。

9、庇护二世以文学成就留名青史。他的《回忆录》是史上首部教皇自传,坦率记录教廷腐败、权谋斗争与个人心路。书中自嘲“年轻时是浪子,老来成圣徒”,并揭露选举教皇时的贿赂丑闻:“枢机主教们像商人般讨价还价。”

10、庇护二世还撰写《教皇通谕》,谴责大公会议至上主义,确立教皇绝对权威。其文风兼具古典修辞与市井幽默,影响了伊拉斯谟等后世人文主义者。尽管部分教会人士指责其“暴露教会阴暗面”,但《回忆录》成为研究文艺复兴教廷的关键史料。庇护二世通过文字实现了另一种不朽,其作品至今被视为人文主义与宗教复杂关系的缩影。

11、保罗二世(1464年-1471年在位),本名彼得罗·巴尔博,1417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富商家庭。其家族以经营东方贸易积累巨额财富,与威尼斯贵族关系密切。彼得罗自幼被培养为教会精英,早年学习神学与法律,但因对艺术的痴迷常被家族斥为“不务正业”。

12、1440年,保罗二世因叔父教皇尤金四世的提携进入教廷,23岁即成为枢机主教。 他的晋升依赖家族财富与政治联姻,但其个人品味与威尼斯商人背景深刻影响其政策。他热衷收藏古董、珠宝和艺术品,甚至将枢机主教宫殿改建为文艺复兴风格的“威尼斯宫”。

13、1464年,保罗二世通过贿赂枢机主教团当选教皇,取名“保罗二世”,宣称要“恢复教会的纯洁与权威”。然而,其统治因压制人文主义和奢侈作风饱受争议。

14、保罗二世对人文主义学者持敌视态度,认为古典研究威胁教会正统。1468年,他下令取缔罗马学院,指控其成员“异端”和“道德败坏”。学者普拉提纳因批评教皇被监禁并施以酷刑,其著作《教皇列传》被列为禁书。

15、 保罗二世还颁布法令限制古典文献的翻译与传播,要求所有出版物需经教廷审查。此举导致大批学者逃离罗马,人文主义活动转入地下。然而,保罗二世自身却大量收藏希腊罗马艺术品,其矛盾行为被讥讽为“独裁的美学家”。他的文化政策延缓了罗马文艺复兴的步伐,但也迫使人文主义者转向佛罗伦萨等城市发展。

16、保罗二世致力于强化教皇国的中央集权。他通过军事手段镇压罗马贵族叛乱,废除地方自治特权,并任命亲信担任枢机主教以控制教廷决策。1465年,他击败安科纳的僭主斯福尔扎家族,将马尔凯地区纳入教皇国版图。

17、为巩固世俗权力,他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对盐、酒等商品的垄断税,并出售赎罪券以充实国库。他还与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结盟,共同对抗威尼斯和米兰的扩张。尽管其统治强化了教皇国的行政效率,但高压政策引发民众不满,罗马多次爆发反抗苛税的暴动。

18、保罗二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热衷世俗文化的教皇之一。他主持修建了罗马的威尼斯广场,并扩建威尼斯宫,将其打造为艺术收藏中心。他委托画家梅洛佐·达·福尔利创作壁画,描绘天使与古典神祇,模糊了基督教与异教艺术的界限。

19、保罗二世还复兴了罗马狂欢节传统,引入赛马、戏剧表演等世俗活动,吸引全欧游客。其奢华生活方式引发教会保守派批评,但他辩称“艺术与庆典是彰显上帝荣耀的途径”。1471年,保罗二世突然中风去世,其未完成的建筑与艺术计划由后续教皇继承,其对世俗文化的包容为文艺复兴后期艺术繁荣埋下伏笔。

0 阅读:5
永哥历史

永哥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