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二年香港情杀案,相差9岁的姐弟恋,将情夫制作为“木乃伊”

北街老酒 2025-01-26 12:37:43

在人们的认知里,钻石总是与坚贞不渝的爱情紧密相连,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仿佛赋予了钻石见证爱情的神圣使命,成为恋人们心中最浪漫的信物。然而,在2002年发生的一起案件,却彻底颠覆了这份美好,让钻石蒙上了一层血腥与悲剧的阴影。

案件的女主角袁逊英,原本沉浸在爱情的憧憬之中,满心欢喜地从深爱的男人手中接过一枚钻戒。这本该是幸福旅程的起点,可谁能料到,命运的齿轮却开始朝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向转动。收到钻戒后,袁逊英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她用胶带将那个深爱着她的男人,像包裹一件物品般紧紧束缚起来。男人的头部被层层胶带缠绕,宛如一具木乃伊,最终在窒息的痛苦中结束了生命。而袁逊英,在作案后并未选择逃离,而是如同幽灵般在尸体旁守了整整四天。这究竟是怎样的疯狂与绝望,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2002年4月3日晚,平静被一通电话打破。温万良接到小姨子袁逊英的来电,她要找姐姐,可彼时姐姐正在医院养病,无法接听。袁逊英听到姐夫的声音,欲言又止,最终沉默着挂断了电话。温万良敏锐地察觉到电话那头小姨子的异样,她的声音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像是在极力压抑着什么。这种异常让温万良心生不安,他决定带着儿子前往小姨子位于天水围天颂院的家,一探究竟。

晚上11点45分,他们抵达了目的地。电梯门刚打开,一股刺鼻的异味扑面而来,弥漫在整个楼层。顺着气味的源头,他们来到404室门前,那股怪味愈发浓烈。温万良敲响房门,然而屋内一片死寂,没有丝毫回应。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温万良果断选择报警。

凌晨,警员和消防员迅速赶到现场。他们借助邻居厨房的窗户,小心翼翼地潜入袁逊英的家。屋内,空调的冷风裹挟着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客厅沙发上,半昏迷的袁逊英神情呆滞,左手腕上的刀伤触目惊心,旁边散落着多个安眠药空瓶,显然她试图通过割腕和吞药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奇怪的是,那股令人作呕的味道并非来自她。

随着警员进一步搜索,卧室里的场景让人震惊得说不出话。一具全裸的男性尸体躺在床上,头部被胶带层层包裹,手脚也被胶带牢牢捆绑,尸体已开始腐烂变色,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床边摆放着砧板、菜刀、剪刀,还有一滩干涸的血迹。然而,屋内家具却整齐有序,没有丝毫打斗的痕迹,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只留下这血腥的一幕。

救护人员迅速对袁逊英展开急救,随后将她送往屯门医院,之后又转至重症监护室。鉴于案件的严重性,警方怀疑袁逊英涉嫌谋杀,特意安排女警在病房外看守。元朗重案组接手了这起案件,并初步将其定性为谋杀与自杀案。

在后续调查中,警员在厨房发现一锅发霉的汤。法医将汤和尸体一同带回检验,试图揭开死亡的真相。检验结果显示,死者体内含有镇静剂和安眠药成分,但并非死于药物过量,而是窒息。那锅发霉的汤里同样检测出了这些药物,表明死者生前喝过。此外,死者身上并无明显外伤,现场血迹经鉴定属于袁逊英。死者头上缠绕的15圈胶带上,清晰地留有袁逊英的指纹,种种证据几乎确凿地指向袁逊英就是凶手。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袁逊英对爱人痛下杀手?面对现场这诡异的一幕,警方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一切只能等待袁逊英苏醒后给出答案。

袁逊英醒来后,面对警方的询问,出人意料地配合,缓缓道出了那段令人唏嘘的过往。1989年,26岁的袁逊英在深圳布吉打工,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大她11岁的香港男子周国强。周国强从事云石工程,收入颇丰,时常送袁逊英金链子、戒指等礼物。相识短短两个月,两人便在内地闪婚。婚后,周国强每月给袁逊英2000元零用钱,每个周末都会前往深圳与她相聚,袁逊英也常持双城证去香港看望丈夫。在此期间,袁逊英在内地生下两个儿子。

1997年,袁逊英终于拿到单程证,带着儿子移居香港。然而,生活的变故接踵而至,周国强的生意陷入困境,无奈转行做中港货车司机,袁逊英则在酒楼谋得一份工作。夫妻二人努力打拼,短短两年便在天水围购置了房产。但平静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周国强染上赌马的恶习,很快欠下20多万赌债。为了帮丈夫还债,袁逊英不得不更加拼命工作。

2000年的一次KTV聚会,让袁逊英对丈夫的信任开始瓦解。她发现周国强对KTV环境异常熟悉,瞬间就能找到男厕位置,这一细节让她心生怀疑,怀疑丈夫常来这种场所与其他女人搭讪。当众质问之下,周国强恼羞成怒,一记耳光狠狠甩在袁逊英脸上。这一巴掌,不仅打碎了她的脸,更击碎了她对婚姻的幻想。此后,袁逊英又发现丈夫半夜与女性通电话,这无疑坐实了她心中的猜忌,对丈夫的失望达到了顶点。

就在婚姻摇摇欲坠之时,陈永新如同一个闯入者,走进了袁逊英的世界。30岁的陈永新,来自广东东莞,初中毕业后便投身甜点行业,1995年来到香港继续做甜点师傅。他身材高大、帅气有礼,与袁逊英在酒楼相识。尽管知晓袁逊英已婚有子,陈永新仍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在他的猛烈攻势下,袁逊英渐渐心动,两人陷入了婚外情的漩涡。

热恋两个月后,陈永新带着袁逊英回到东莞老家。当袁逊英看到屋内满是陈永新妻女的照片时,质问之下,陈永新坦白自己1994年已结婚,育有两个女儿,妻子和女儿一直生活在内地。但他声称与妻子婚姻名存实亡,正在办理离婚手续,并承诺2002年3月29日便与袁逊英结婚。沉浸在爱情中的袁逊英,选择相信了他的话,无视周围人的指指点点,坚定地准备与丈夫离婚,迎接新的生活。

2001年年底,周国强债台高筑,向袁逊英借钱遭拒,还被要求离婚。周国强以为袁逊英是为了保住房子,便答应了离婚,却不知袁逊英早已心有所属。袁逊英深知陈永新不喜欢自己的儿子,为了与陈永新长相厮守,她放弃了儿子的抚养权,陈永新还帮她支付了离婚手续费。

2002年1月,陈永新的妻子林凯霞来港,袁逊英得知后醋意大发。为安抚袁逊英,陈永新竟将妻子独自留在香港,带着袁逊英前往泰国旅游。这一举动让袁逊英坚信陈永新对她的爱坚如磐石。从泰国回来后,陈永新告知袁逊英,妻子已同意离婚,等双城证期满便回内地办理手续。3月中旬,袁逊英的前夫和儿子搬出天水围的家,陈永新随即搬入,两人开始同居,似乎幸福就在眼前。

然而,3月28日,一切美好瞬间崩塌。当天下午3点,陈永新与袁逊英前往尖沙咀的金饰店,陈永新花费3100元为袁逊英购买了一枚钻戒。袁逊英满心欢喜,以为这是幸福的承诺,特意买了鹿尾炖汤,准备与陈永新共度美好夜晚。可晚餐时,陈永新却突然提出分手,理由是不想成为第二个陈健康。原来,1998年香港发生一起轰动案件,已婚男子陈健康因婚外情,导致妻子和两个孩子跳楼自尽。陈永新称妻子以死相逼,若不与袁逊英分手,就带着女儿跳楼。

袁逊英如遭雷击,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茫然地走进厨房,看着那锅精心熬制的汤,趁陈永新看电视时,往汤里放入5粒安眠药,希望他睡一觉后能改变主意。然而,第二天陈永新醒来依旧坚持分手。当晚,袁逊英再次在汤里下药,两人有了亲密接触,袁逊英以为能挽回感情,可陈永新却称过了今晚便不再相见。袁逊英彻底崩溃,心中涌起一个疯狂的念头——绑住陈永新,让他无法离开。

袁逊英趁陈永新服下安眠药无力反抗时,用胶带绑住他的手脚。陈永新挣扎着说:“你绑得了一时,绑不了一世。”这句话彻底激怒了袁逊英,她用胶带封住陈永新的口鼻,还用被子捂住他的头。不久,陈永新停止了挣扎,身体逐渐僵硬,袁逊英惊恐地发现,他已经死了。

袁逊英本想在陈永新身边自杀殉情,但心中对儿子的思念让她决定最后再见儿子一面。4月2日早上,她约儿子在天水围天颂苑巴士站见面,只有一个儿子前来。看着儿子,袁逊英满心爱意与不舍,叮嘱儿子要听话、好好学习,给了他一袋爱吃的零食。目送儿子离开后,袁逊英回到家,躺在陈永新身边,尝试割腕自杀,可伤口很快止血。她又想用菜刀砍断手臂,终究狠不下心。最后,她买来180粒安眠药,一口气吞服,却因剧烈呕吐未能成功。无奈之下,她给姐姐打电话,姐夫察觉异样后上门查看,揭开了这起悲剧的面纱,此时袁逊英已在房间待了4天。

2003年6月9日,案件在高等法院开庭审理。袁逊英被控谋杀,死者妻子林凯霞出庭作证,坐在前排怒视袁逊英。控方传召医生和检察官,均指出袁逊英犯罪时心理正常,无精神疾病。法庭上,袁逊英情绪激动,哭诉自己后悔不已,希望法官从轻发落。当展示那枚象征分手的钻戒时,袁逊英情绪失控,审讯被迫中断。

6月12日再次开庭,辩护律师请来精神科专家。专家认为,袁逊英因之前婚姻不幸福,与陈永新在一起后过度依赖,为这段感情放弃家庭。陈永新送钻戒让她坚信会结婚,突然分手导致她精神崩溃,做出极端行为。专家指出,袁逊英犯案时精神状态极度紊乱,试图自杀也证明其精神崩溃,应减轻刑责。

最终,经过5个小时商议,由4男3女组成的陪审团一致裁定袁逊英谋杀罪名成立,法官判处她终身监禁。听到判决,袁逊英默默低头,陈永新妻子面露微笑,对判决表示满意。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袁逊英的前夫周国强,对她依旧深情不改。得知妻子因婚外情离婚,他自责忙于财务忽略妻子,决定等她出狱重新组建家庭。尽管已签署离婚文件,但因文件问题需重新签署,周国强拒绝签字。他询问儿子是否原谅母亲,儿子表示原谅。周国强以丈夫身份为袁逊英上诉,认为警方在袁逊英受药物影响、精神不佳时审问,导致她不清楚自身权利和供词内容。但上诉法庭认为袁逊英当时神志清醒,驳回上诉。

这起案件,是爱情的悲歌,也是人性的警示。它让我们看到,爱情并非婚姻的全部,婚姻也不是爱情的终点。盲目追求爱情的热烈,可能会让人迷失方向,陷入无法挽回的悲剧。

0 阅读:4
北街老酒

北街老酒

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