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乾波出品 |波哥看楼市
2025年,房企组织架构的调整,又迎来了新的一个轮回和优化时间。
毕竟,变则通,通则达,不然就是一趟死水。
今天上午,据绿地朋友介绍,绿地地产板块也迎来了2025年最新的组织架构的调整,并于1月9日从集团层面发出了一个最新的整合通知,具体如下:
“为进一步聚焦优势资源,增进协同互补,强化区域管理,有效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经集团总裁室研究决定:
合并江苏房地产事业部、安徽房地产事业部,并更名为苏皖房地产事业部;
合并浙江房地产事业部、江西房地产事业部,并更名为浙赣房地产事业部。
原事业部领导人员不再办理免职手续。
同时,聘任方东兴同志为苏皖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李景斌同志为苏皖房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高亚社、吴银春、许金贵(集团委派财务总监)、张礼庆同志为苏皖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助理;
聘任黄薪同志为浙赣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尹闵、戚荣坤同志为浙赣房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方烈、刘华成同志为浙赣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助理。”
简析: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整体上看,这次的变化不是很大,但是,其中有三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一是,主要集中于华东区域,就近整合不同事业部,继续缩编和压减;
二是,在整合后的两大新事业部上,兵力布置稍有不同,在各自的正副总经理的配置上,苏皖是一正一副,而浙赣是一正两副;同时,苏皖在总助的配置上是浙赣事业部的2倍,这或许是苏皖区域的项目更多或者是某些不得而知原因在策动。
三是,还是延续了强吞弱的法则,这点没什么好说的,大家基本都一样,毕竟,在当下这个特别的艰难时刻,带好兵能大胜仗才是真正的实力。
此外,再补充一点信息——方东兴原来是安徽总经理、黄薪是浙江总经理、江苏是集团有个领导代管,江西总经理原来任虎在管(他同时监管华中)。
以上,即为绿地本次优化调整的基本情况。
按上述变化,本次绿地的组织架构的调整,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在华东区来快速动刀。
这是为啥呢?
实际上,还是业绩说话,为第一取舍动力。
◢首先,华东区域为众多房企的重点产粮区,为兵家必争之地,绿地也不例外。
据2024年绿地半年报显示:
从各区域的销售额来看,华东、华南、西北、华中、西南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55.8%、18.1%、10.%、8.3%、5.0%。
可见,华东地区,是其各区域业绩中妥妥的大哥,这次首先动刀华东,应该是希望该区域能够强者恒强,在2025年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吧。
除此之外,江苏、安徽和浙江,是其本部上海外围的第一道防线,且都是经济和市场比较好的省级类重点产粮区域,根据最新的变化来优化和调整这些区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另外,从区域营收和利润来看,华中、华东以及西北区域毛利率均超过10%,远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华东区域也是重要的肱骨类核心之一。
因此,据波哥看楼市观察:
在销售额和利润等指标综合来分析,打造出最强的板块和长板,使其成为有效抵抗趋势寒气和市场迷雾的重磅利剑,对绿地等房企而言,尤其重要,因为,有一点,在不断的震荡中,想做到比较全面的均好性,已经不可能了,强弱之别、优劣分野,已经成为各房企不得不选择的选择了。
◢其次,2024年各大房企的日子,确实依然艰难,都过得小心谨慎和如履薄冰的,也仍然在煎熬。
大势所趋,苦日子和紧日子,依然是行业和目前市场的基本旋律。
绿地控股,也在这个趋势里随波逐流。
有一组数据可以参考一下:
10月28日,据绿地控股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房地产经营情况简报,该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新开工面积为17.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3.5%;竣工备案面积为229.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1.5%。前三季度新开工面积累计11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9.3%;竣工备案面积累计653.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6.4%。
在销售方面,第三季度合同销售面积178.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9%;合同销售金额164.21亿元,同比减少18.6%。前三季度合同销售面积累计475.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9.1%;合同销售金额累计482.58亿元,同比减少42.2%。
项目储备方面,第三季度新增项目储备1个,土地面积14.96万平方米,权益土地面积8.98万平方米(权益占比60%)。
可知,在开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和金额以及拿地投资三大指标上,前面两大类指标基本与行业总体情况差不多,都处于下滑周期。
而在拿地上,似乎绿地更加缺乏动力,只增加了一个新地块,而且还是联合拿地,总体上看,呈现出一个只进不出的状态,充分说明绿地2024年的压力比较大。
此外,在房地产经营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出租物业面积为397.21万平方米,出租率为82.9%;酒店客房数为10,676间,入住率为50.5%。2024年1-9月,公司出租物业取得租金收入10.01亿元,酒店取得经营收入10.29亿元。
这个数据,也非常一般,甚至不太理想。
说明,以依靠地产开发为主的模式,在绿地的地产板块的业务结构上,经营类业务的价值,按脱口秀段子类的手法来说,因其占比太低,基本是没什么价值,与某些同行相距甚远。
这,也揭示出绿地,在房地产板块上,重开发和轻运营这个的思路的路径依赖依然很重,这几年并未有太多的调整和改变,跟行业的新发展趋势,是有一定的脱节的。
毕竟,增量时代,已经过去;存量阶段,澎湃袭来。
在大趋势急剧律动之中,绿地也只是一艘船而已,不能有效与时俱进,必将逆水行舟了。
写在最后: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本次绿地组织架构的变化,看似动作不大,实际上,我们也能够看出其背后的两大重要症结:
●其一,组织架构的类似于外科型的手术,表面上是修修剪剪,实则内里的影响因素众多。
这跟身体和肌体的变化是一回事。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六七岁换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这就如同我们上一个发展周期,在持续的高速发展中,换掉一颗牙很容易长出来,是时代趋势和生命之力在支撑。
然而,等你30岁以后,再去换牙和补牙等,就是另外一码事了,要么是虫牙所致、要么是骨肾血脉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只能靠后天的修补等方式去弥补,再也不太可能达到正常换牙期的效果了。
这将是必然。
故而,对绿地而言,上述部分区域性的换牙”的后天类手术,事实上已经牵扯到企业层面的骨肾血脉的层面,如果没有更深更多的思考,就只能去等待“回春之力”的加持了,或者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不得不咽下某几颗带着些许血丝的个别老牙了。
●其二,另外,从全国范畴来看,在地产竞争方面,守住和守好华东区,这一点也没有什么特殊性了,在近年各大房企的市场布局的战略趋同之下,大家都要活下去,从前年到2024年,在这个区域,已经刺刀见红了,大家都是放出上等马在拼杀,未来各房企在2025年到底能分到多少蛋糕,当下谁也说不准。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此而已。
2025年,绿地集团能否守住华东区近56%的业绩,这还是一个问号;而且,相对同行其他战友,其业绩比例又能做到多少呢?
等等这些问题,波哥看楼市判断,在接下来的2025年,绿地在华东区的日子可能会更加艰难。
譬如,绿地以前比较擅长的三板斧——超高层+大基建+写字楼运营等,在近年已经越来越不灵了,过去的优势快速变成了自己的短板,
同时,近年绿地集团推出的什么所谓的金融、能源、医疗、汽车等新赛道,在第二曲线的探索上,任重道远,目前来看,基本都在投资期,能否杀出一条血路和能走多远,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不好意思,有点扯远了,下面再简单拉回来一下: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绿地本次的新年组织架构的调整,肯定是有众多的积极价值在里面,对此,大家都毋庸置疑。
可是,如果整体从绿地历来的发展脉络、产业腾挪、有效应对各阶段的变化和趋势等角度等审视,及其公司本底层面的战略逻辑上,似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绿地集团有较大的问题,而是,基于在地产板块这一单一维度来观察,绿地的模式,跟业内的主流趋势,如上,似乎有了一定的差别。
对此,波哥今天,只能讲到这个层面了,其他的就不便去深度展开了,你懂的。
最后,波哥引用《黄帝内经》的一句话来总结一下,听不听得懂,那就是你的事了: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言尽于此。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