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458):安禄山到底在想什么?

六十秒历史 2024-04-22 02:47:38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250)

打下长安,安禄山气势大增:

“于是贼势大炽,西胁汧、陇,南侵江汉,北割河东之半。”

西边到陕甘边界的汧(qiān)水陇山,南边到汉江流域的南阳,北边拿下半个山西,再加上河北根据地,基本上,唐朝老巢被掏了个空。

但地盘大了,是优势也是劣势,因为摊子一大兵力分散,本来兵就不多,这下更不够用了。

比如,山西为什么只拿下一半?

因为史思明忙着收复河北,腾不出手来西进;崔乾佑兵本就不多,几万人吧,留一点守潼关,分一点占长安,剩下能打半个山西,已经相当不错了。

对这种形势变化,不知道安禄山怎么考虑的,但结果就是:他处理的不是很成功,没有把优势变成胜势,比较集中的体现,是失掉‘一个机会’、碰上‘两个钉子’。

‘一个机会’:打下潼关后没有乘胜追击。

造反不是请客吃饭,这个道理安禄山肯定懂,但他的行为,很有点让人看不懂的地方。

叛军进了长安,都在忙些什么?

“贼将皆粗猛无远略,既克长安,以为得志,日夜纵酒,专以声色宝贿为事,无复西出之意。故上得安行入蜀,太子北行亦无追迫之患。”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已经不再努力,而是尽情享受起胜利果实。

这里说带队的将领没有眼光,但安禄山派他们来,事先就没交代任务?

如果给的任务,是抓获以李隆基为首的唐朝皇室,他们敢不敢躺在长安城里享福?

肯定不敢。

说明给的任务是‘守城’,不是‘拿人’。

这里绕不开一个问题:安禄山到底什么心理?

拿下潼关后磨磨蹭蹭不进长安,进了长安又磨磨蹭蹭不派追兵,他到底在想什么?

对这个问题,史书也觉得不对劲,但只给了个一句话的解释:

“安禄山不意上遽西幸,遣使止崔乾佑兵留潼关,凡十日。”

不是不想抓,是没想到皇上跑那么快、大意了。

这个解释说不通。

安禄山带兵多年,傻子都知道擒贼擒王,他不知道?设想一下,叛军火速打进长安,控制住皇上一家人,李唐王朝还能不能存在?安禄山挟天子以令诸侯,郭子仪等人怎么办?

退一步讲,就算打完潼关,部队要休整,或者安禄山不放心,要换心腹孙孝哲进长安,那也不用等十天这么久吧?而且进了长安,明知皇上跑了,丝毫没有追的意思。

这个时期,安禄山在长安方面有两个动作,一是屠杀留在长安的唐朝皇室,这是为儿子报仇;又杀了几十个杨国忠、高力士的党羽,这是替自己出气。这个还好理解,下一个就比较搞笑了:

“命搜捕百官、宦者、宫女等,每获数百人,辄以兵卫送洛阳。”

最大的头子跑了不追,底下小喽啰这么重视,什么道理?

作为对比,看看李隆基:跑得那叫一个当机立断,一大票亲闺女亲孙子都没带上;六月十七日到岐山,‘或言贼前锋且至,上遽过’,听到点风吹草动,立马加紧赶路。

这才象个敌我斗争的样子。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我们读历史,经常会发现一些空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的‘脸谱化’。

比如安禄山,是板上钉钉的逆臣,关于他的记载很多就是空白、故意不记。造反之前还好点,造反之后记录更少,其实他是事件的核心,肯定有很多重要的言行,比如:为什么造反。

安禄山起兵后,李隆基曾下旨安抚,意思你现在收手,事情还有的商量。安禄山也有回应,这个回应就没记录。

封常清受命去洛阳之前,皇上找谈话,‘玄宗言凶胡负恩之状’,痛批安禄山忘恩负义。为什么要批?说明安禄山讲的有点东西,值得批驳、必须批驳。

这个东西我们现在看不到,不等于没有,里面必定申明了造反的理由。知道安禄山讲了什么,对了解他的心思,搞清为什么打下潼关后不积极追击唐朝皇室,应该会有帮助。

安禄山有可能说什么?

无非两条。

一是赏罚不明。我有功劳,皇上听信谗言要收拾我,我只好自保。

二是天道无常。皇上年老昏聩,重用奸臣,我要替天行道,改天换日。比如等下要讲的抵抗英雄张巡,叛将令狐潮就劝他:‘其如天道何?’这肯定是安禄山集团统一的说辞。

从这两条出发,可以得出一个推论:皇上在安禄山眼里不是资源,非但不是资源,简直是一个烫手山芋。

领导处事不公,你申诉可以,甚至抗上也可以,那把领导杀了可不可以?显然这就过了。

逆天改道,总归还是有个道,安禄山要改朝换代,离不开君君臣臣那一套,核心还是忠君。从这个角度,杀了皇上对他有啥好处?最好的办法是自生自灭。这一点,大概才是他对长安比对皇上更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0 阅读:3

六十秒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