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论持久战》出版,蒋介石看后深以为然,无奈怎么也学不会

漫步史书 2024-08-31 10:36:16

从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寇便长驱直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虽然集结了数倍兵力,奈何当时中日双方国力尚有差距,因此数次会战均以失利而告终。

当时的国内对于抗日是否能够取胜忧虑重重,以至于逐渐诞生了两种情绪,其一速胜论,其二亡国论。

为了重塑国人的信心,并为抗战提供指导思想,毛主席在1938年初便在构思,历时数天废寝忘食,写成了《论持久战》一文,先是在我党内部发行,至同年7月刊行全国。

《论持久战》也随着抗日烽火的发展,而逐渐名扬全世界。时至今日依然散发着不朽的光辉。

很多人都称《论持久战》是最强阳谋,是因为作为公开发行的文章,日本人也是可以看得到的。

早期日本人对出对《论持久战》是忽视,毕竟他们只重视战术情报,忽略战略情报,但随着战争的发展,日本人越来越重视对《论持久战》的研究,到二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对《论持久战》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巅峰。

那么,作为名义上的中国的统治者,蒋介石是如何看待这本书的呢?

在聊蒋介石对《论持久战》的态度之前,要先讲一个小故事。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电邀毛主席到重庆谈判,商量共建联合政府事宜,但事实上是以和谈为名义,为他发动全面内战争取时间。

毛主席对蒋介石的想法心知肚明,但还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和平计,单刀赴会重庆。

不过,整个谈判的过程并不顺利。

当时,国民党当局在两件事上抓的特别紧,一是军权,二是解放区。

蒋介石要求中共放弃武装力量,放弃根据地,这样才有和的可能,但已经吃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亏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件事上也不可能会做太多让步。

双方的谈判进入一个相持的阶段。

就在蒋介石在军权以及解放区两件事上不撒手的同时,毛主席却在重庆搞起了统战工作,把当时在重庆的各个民主党派以及爱国志士全都团结起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反而因为他们的“独裁”统治,陷入孤立状态。

不过,蒋介石并不在意这些,因为他认为,只要手里掌握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就足以维护他的统治。

蒋介石后来在谈判中,曾暗含威胁的托人告诉周恩来:

“盼告润之,要和就照这条件和。不然的话,就请他回延安带兵来打。”

当然,这里所谓的条件就是,取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

毛主席当然不惧怕威胁。从当年参加并筹建中国共产党,再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大革命失败,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十四年抗战,哪怕是在最弱势的时候,毛主席也从来没怕过。他后来托人回复蒋介石:

“我可以用对付日敌之办法对付你,你占点和线,我占面,你看能解决问题吗?”

蒋介石一听这句话,气得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干脆后来也不亲自谈了。

1945年9月27日,蒋介石以休息为名,携夫人宋美龄飞赴西昌休养,而且一去就是好几天,他把所谓的谈判事宜完全交给了张群、张治中负责。

蒋介石心里很清楚,毛主席口中所谓“对付日敌之办法”其实就是《论持久战》。

毫无疑问的是,蒋介石一定是看过《论持久战》的,而且非常熟悉毛主席在对抗日战争的态度,但他惊奇的发现,不仅仅是日本人对此“阳谋”毫无办法,他自己对此毫无办法。

明知道对手会采取什么办法对付自己,但自己却没有应对的办法。

这就是蒋介石所面临的困境。

1938年7月,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在《解放杂志》上公开发表。

当时周恩来看了以后,认为该书应该作为中国抗战的指导思想,就把书推荐给了时任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的包冲洗。

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在看了《论持久战》后,对书中所载的观点十分信服,还做了大量的批注,后来更是总结了两句话: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

白崇禧后来把这本书积极推荐给蒋介石看,出乎意料的是,蒋介石没有第一时间就撕毁这本书,而是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并对里面的思想和结论十分赞同。

蒋介石不仅下令大量印刷《论持久战》,还要求军官们人手一本,希望全军都来学习毛主席的这一战略思想。

通过对照我们不难发现,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

一、中国是可以战胜日本的;

二、中国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一场人民战争,这是战胜敌人的唯一法宝:

三、抗日战争要打一场持久战,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对于第三个问题,毛主席不仅讲述了抗战随时间推移的三个阶段,还重点阐述了在三个阶段中,采取怎样的战略战术应对的问题。

从整个抗战进程也不难看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领导下的全党全军以及群众,都是跟着这个战略进程走的,后来也确实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蒋介石当然也想学习和效仿,但他学不成,至少从第二点开始,蒋介石没有办法完全做到。

1038年10月,武汉会战末期,日军突然从广州登陆,不仅占领了我华南重要的港口,就连粤汉铁路也被切断,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武汉会战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吸取了南京保卫战失利教训的蒋介石决心放弃武汉。

也是在弃守武汉之前,蒋介石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当时任八路军总指挥(当时已经改称十八集团军)兼第二战区副司令的朱老总向蒋介石建议,在抗战相持阶段发展游击战,并提议由国共双方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建议。

朱老总在会上提出这一建议的同时,在场的人中,包括蒋介石的心里都明白,这是贯彻《论持久战》中抗战第二阶段的战略战术。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强调游击战的重要性,并将之贯彻到了抗战三个阶段中,特别是在抗战第二阶段中,游击战为主,阵地战和运动战辅之。

蒋介石在会上一听朱老总介绍,马上就同意开办游击训练班,在撤离武汉后,蒋介石主持召开南岳军事会议,正式决定在南岳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并请中共中央派人来任教官,讲授游击战。

毛主席十分赞同这一决定,并派出了大量干部到训练班,叶剑英也同时强调:

“一定要认真地、毫无保留地去讲。”

事实上,国民党军对于我军游击战、运动战的办法都很好奇,在我军授课过程中,听得都很仔细,甚至还有要求讲课时多讲几分钟的。

从态度上来讲,这些国民党军将领都应该算是“好学生”,但他们对此战略战术的领会上也只是局限于皮毛。

国民党军确实在敌后开展过大规模的游击战,但无疑他们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还是大打折扣,学来学去整成了一个四不像。

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在敌后进行游击战,要广泛的团结人民群众。

国民党当局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游击战是有别于正规战的另外一种作战方式,当处于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创造在特定战场的优势,从而实现作战的胜利。

从某些时候,游击战与运动战有相似性,两者都是在创造在特定战场环境的优势,所以我们会说,运动战带有一定的游击性,但运动战的规模相比于游击战要大的多。

游击战特别是敌后游击战,不可能如大规模运动战那样去打,而是小规模作战,零敲碎打,极具隐蔽性,讲究出其不意,特别是在敌后战场下,打一场成功的游击战,前提保证是要有人民群众支持。

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在敌后战场搞得风风火火,事实上即便是在最困难的那几年,日军也没有完全能消灭八路军,人民群众作为一种力量,是不能完全忽视的。

也正如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说的那样:

“抗日战争是要赶走帝国主义,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达到目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以后,蒋介石也曾想过学习八路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但他们所采取的游击战,是以正规军为主,不敢放手发动群众。

蒋介石对游击战的理解与我们不同,他认为游击战也是正规战的一种。

1938年初,蒋介石在对第一战区、第五战区的高级将领讲话时曾表示:

“现在社会一般人士,认为游击队与别动队没有分别,这是极大的错误。所谓游击战,实在是正规战之一种,一定要正式的部队,尤其要是纪律好、精神好、战斗力强的正规部队才能够担任。决不是临时集合民、枪编成队伍,就可称为游击队,就能够胜任游击战。”

对于地方政府以及当地有名望的人士组合起来的抗日队伍,蒋介石冠以别动队之称谓,将之排斥在游击队之外(或者说是正规军之外)。

抗战前期,由于敌强我弱,国民党军在敌后方遗留有大量的正规军,蒋介石后来同意开展敌后游击战后,启用过去在军阀混战年代斗争失败的军阀,如西北军将领鹿钟麟、石友三、庞炳勋、孙良诚等到敌占区,组织游击战,并收编地方武装。

在抗战中期,国民党军敌后游击战一度搞得有声有色,特别是从1938年以后,至1940年达到顶峰,敌后游击战的军队数量一度达数百万,此后逐年虽然减少,但大体上保持稳定。

不过,国民党军在敌后的游击战,还是完全以正规作战为主,所以对日寇作战并不能起到很大效果,多数时候还承担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搞摩擦的任务,反倒是在极端不利的作战环境下,投降日伪者很多,比如庞炳勋、石友三后来公开投敌者。

蒋介石他所谓的“游击战”,搞来搞去不成功,在于他不敢放手发动群众,他的军队在敌后完全得不到支持。

当然,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因为阶级利益原因。蒋介石所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官僚资本阶级的利益,这部分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只占有极少数部分。

蒋介石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如果放手发动群众,这些人拿起枪来反对他们怎么办?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发动他们。

也正因为如此,蒋介石没办法走“全面抗战的路线”。

1 阅读:40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