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一系命运多舛,从第二代开始就走下坡路,还有二王死于非命

左都御史有料 2024-11-06 17:16:36

十三爷允祥呕心沥血力保四哥雍正的江山,生前死后享尽了尊荣,爵封怡亲王并得到世袭罔替的准许,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恩封铁帽子王。

但让允祥想不到的是,他的子孙后代很少沾到他的光,有好几代怡亲王都有过命运多舛的经历,甚至还有两代怡亲王死于非命。到了晚清时期,怡亲王一脉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政治地位了。

怡亲王一脉共九代人,其中第二代、第六代、第八代经历都很坎坷。

第二代怡亲王弘晓

雍正对允祥那是没话说,不仅封他本人为和硕亲王,还另外赐给一个郡王、一个贝勒。这是很不符合宗室封爵体制的,毕竟允祥只是雍正的兄弟而非皇子,除了一子承袭王爵其他儿子说什么也不够郡王、贝勒的资格。

雍正八年允祥死后,雍正特下恩旨:“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弘晓遂承袭怡亲王爵。

弘晓对政治不感兴趣,将心思放在文学上,后世都称他为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和诗人。如此一个不问世事的富贵王爷,竟然也被卷入了一场政治风暴之中。

乾隆四年,宗室内部发生了一起图谋行刺乾隆的惊天大案,事件的主谋是废太子胤礽之子、理亲王弘皙,另外参与的还有庄亲王允禄,恒亲王允祺第一子弘升,怡亲王第一子弘昌、第四子弘晈以及允禄第二子弘普等人。

好在乾隆宽宏大量,只革去了允禄亲王双俸及议政大臣等职,弘皙、弘升永远圈禁,贝勒弘昌、贝子弘普等革爵,宁郡王弘晈仍留王号。

怡亲王弘晓虽然没有参与此次谋反,但是两个兄弟都有份他怎么也推脱不了责任,实际上乾隆对他始终心存防备,终其一生也没有对弘晓有任何恩宠。所以弘晓的有生之年,是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中度过的。

第六代怡亲王载垣

载垣是允祥五世孙,道光五年袭封怡亲王爵,曾任御前大臣,权势比较显赫。咸丰即位后,载垣进一步得到重用,出任领侍卫内大臣、宗人府宗令等职。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北狩热河,载垣、端华、肃顺等一班心腹大臣随行。第二年,咸丰皇帝在热河驾崩,遗诏以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表面看载垣等人掌控了朝政,但实际上危机重重。

由于留守北京的恭亲王等人被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因此他们对载垣等人甚为不满,加上一心要垂帘听政的慈禧因为遭到八大臣的阻挠,最终他们联手发动了辛酉政变,顾命八大臣全军覆没。

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曾经风光无限的怡亲王载垣被勒令自尽。载垣死后,怡亲王的爵位也被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三年后,也就是湘军攻陷天京的那一年,为了庆祝王朝再生,朝廷才格外开恩,恢复了怡亲王家族的爵位。

第八代怡亲王溥静

怡亲王爵位恢复之后,由载垣的族弟载敦承袭,溥静便是载敦的第一子,他于光绪十七年承袭怡亲王。然而不幸的是,九年之后溥静再次上演了历史悲剧。

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涉及华北数省,已成蔓延之势。因义和团是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所以得到朝中一部分守旧派的支持,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反对义和团建议加以镇压。

慈禧太后站在守旧派一方,扶持义和团对付各国洋人。溥静因为有前车之鉴,对朝政向来不太关注,平日行事低调很少发表议论。

也不知道是哪根筋错乱,这一次溥静居然旗帜鲜明地表示要站在慈禧太后的这一边,希望利用这次机会为可以让怡亲王家族东山再起。

当年五月,慈禧太后不顾朝臣反对,向11国宣战,一批又一批的义和团迅速从直隶、山东、山西涌入北京。溥静表现积极,他以亲王之尊向义和团伸出援助之手,将义和团引进自己的王府,好吃好喝供着。

形势并没有像慈禧和溥静那样预料的那样顺利,各国列强组织军队进犯北京,朝廷顶着亡国的压力,不得不转变态度,对义和团实行残酷镇压,但是八国联军依然向京师挺近,慈禧太后只能逃离京师。

为了逃避责任,慈禧将主战的溥静、刚毅等人推出来作了替罪羊。7月八国联军入京,溥静作为罪魁祸首成了联军的报复对象,派出军队洗劫了怡亲王府,数代怡亲王积攒下来的家当就这样付之东流。

这还不是最严重,八国联军还开出一份死亡名单,溥静赫然在列。经过李鸿章的讨价还价,溥静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也被革去了怡亲王爵位圈禁宗人府。为了保住怡亲王爵位,溥静给慈禧上了折子检讨自己的罪过,然后在禁所绝食而亡。

两代怡亲王死于非命,这或许是允祥想不到的,原本以为自己为后世子孙打下了丰厚的家产,却不料子孙后代不争气,玷污了怡亲王这顶铁帽子。

1 阅读:484

左都御史有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