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万中选一可谓天之骄子,但有两类翰林来路不正,被官场所歧视

左都御史有料 2024-11-07 02:00:10

有清一代共开112科,录取进士数量26849人,其中被点为翰林的只有5874人,由进士而入翰林的比例大致为五分之一。所以对于一般士人而言,由生员而举人,由举人而进士,由进士而翰林的过程难如登天。

正因为翰林得来不易,故官场上对翰林出身者尤为看重。然而,清代也有一些翰林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朝野对他们多有轻蔑之意,并将其称为“外班翰林”和“野翰林”。

何为外班翰林?

清代的官职实行的是满汉双轨制,在京各部院衙门有很大一部分的官缺是为满、蒙、汉军旗人所设,其中自然也包括翰林院职官。

翰林院门槛太高,汉人没有其他捷径只有馆选一条路。旗人子弟在科举方面远远不是汉人的对手,如果也走正规渠道,那么显而易见,一科下来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入选。

这就出现了矛盾,朝廷已经给旗人准备了翰林院官缺,如果选不上那么就会导致官缺空出。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就不得不变通,外班翰林制度因此而诞生。

既然是外班翰林,那么相对而言就有“内班翰林”(明代称嫡翰林),内班翰林就是由一甲或庶常而入翰林的;外班翰林则是皇帝不拘资格特授的。

顺治时期为了保证旗籍翰林不至空缺,就选出了19个外班翰林,其中有9人竟然没有任何科举经历,连个生员都不是。

即使到了康熙初年这种局面依然存在,比如著名的权臣明珠,他是以侍卫起家的没有参加过科举,但是他于康熙五年被授弘文院学士。明珠的儿子揆叙,也是由二等侍卫特授翰林院侍讲,六年后还被提拔为掌院学士。

可以看出,清初时期的外班翰林素质不高,有乱点翰林的成分在里头,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翰林院官整体素质的下降。

康熙皇帝对汉文化颇为推崇,也意识到外班翰林的选任资格过低,为此出台新的制度:“满洲侍读学士以下各官缺,将应升官员内,择文义优通者,拟正、陪咨送吏部题补。翰詹缺出,由各部院衙门科甲出身之司员简选升用。”

既要文义优通,又要科甲出身,这就大大提高了外班翰林的选拔门槛。可即便是这样选出来的外班翰林,在内班翰林眼中仍是低人一等。

清代官场上向来有“学历歧视”,当时认为如果只有进士出身而未参与馆选而入翰林者称之“外班翰林”,比内班翰林低一等;如果以举人而入翰林者,则称之为“斗字翰林”(意为识字少),内班翰林向来耻于为伍。

那么清代一共有多少外班翰林呢?应该说整体数量并不多,自雍正初年至光绪末年,外班翰林的数量总计98人,若加上顺、康二朝,人数大致在150人左右。

外班翰林的出现,是清代用人制度上“满汉有别”政策的体现,但客观上也保证了翰林官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对满蒙士人文化素质的提高,缩小满汉文化之间的差距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何谓野翰林?

野翰林是清代特殊时期由皇帝下旨在民间选拔出来,并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汉人士子特授翰林官。因为他们本身没有参加科举,也没有在朝为官,所以称之为“野翰林”。

这种情况只出现了三次,一次出现在康熙朝,两次出现在乾隆朝,因其为特招故称“特科”。

三藩之乱爆发后,康熙帝为了笼络汉士子人心,于康熙十八年举行了“博学鸿儒”科,这是朝廷精心设计、导演的一幕化敌为友、网罗才俊的大戏,其影响较为深远。

经过内外臣工举荐,博学鸿儒科得各种背景出身之汉人士子176人,其中参加考试的有150人。这些人包括明朝故臣子孙、各地耆儒名家、清贫书生等等。

博学鸿儒科录取率极高,选出一等20人,二等30人,共50人被授予翰林官,其录取比例为30%,要知道正常情况只有一甲三名可以直接授翰林官。也就是说,博学鸿儒所选出来的50人,就如同在殿试中获得状元、榜眼、探花一样。

乾隆元年朝廷举行了第二次特科,称“博学鸿词”科,当年九月,全国各地士子193人试于保和殿。

从录取名额和授职来看,这次特科与康熙朝的那次有着很大的不同。此次只录取了一等5人,二等10人,共15人。并且乾隆帝在授职方面也比较谨慎,最高只授编修,较之康熙朝博学鸿儒科授侍读、侍讲级别更低。

乾隆所开的博学鸿词科,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招揽人心,当时朝野无事,正值士大夫沉潜学术之时,开科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粉饰太平,宣示天威而已。所以对于参加考试之人来说,大有居高临下、傲慢无礼之势。

乾隆十六年举行了第三次特科,是为“保举经学”。这一次别出心裁,没有采取考试的办法,而是将臣工保举的55人直接找入翰林院。

此次特科是有目的性的,旨在吸收新鲜血液,来改变当时的官僚化的学术风气。应该说保举经学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不管是博学鸿儒、博学鸿词还是保举经学,所选中之人都不是通过正常渠道进入翰林院的。尽管这些人中不乏有高才之士,但对于内班翰林来说,他们终究是得来不正,一辈子都得顶着“野翰林”的头衔。

2 阅读:246
左都御史有料

左都御史有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