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内耗,谁受得了

瑞芥菜树下 2025-03-19 09:02:44

工作中令人气馁的事情之一,是团队的内耗。

人人都觉得自己在努力干活,但是出了汗出了力,吵吵嚷嚷之后,发现好像什么都没干成。觉得自己做到了满分,结果却不是上司/老板/客户想要的。你问为什么不早说,他说我早就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既然不明白,为什么不早提?

开了很多会,却都在互相推诿。有的时候,也不全是不敢承担责任。稍微有点职业素养的职场人,都会担当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但在某些时候,却无法正面去担当。你一站出来,所有的事情,就推到了你身上。后续的很多场合,别人也都有了指责的对象。所以,担什么呢?

团队的内耗,不但消耗了大量的外部资源,也消耗了彼此之间的信任。而带来的结果,就两个字:无效。无论对团队的目标达成,还是对个人的成长,都是无效。没有人会喜欢这种内耗,但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却又常常陷入这种群体的内耗之中。心情不好也就罢了,事儿也没做成。既没有精神上的愉悦,所谓的获得感,也缺乏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的反馈。

当然不甘心,但能怎么办?

相对于个人的自我内耗,团队的内耗更为复杂。因此,解决的难度也更大。

自省不容易,但无论如何,它尚且是在个人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意识到自己在内耗,赶紧喊停。将自我内耗转向自省,重新做出调整。芥菜树下看,只要你愿意,你就能做点什么,并且,多少会看到一些效果。

而团队的内耗,是发生在一群人中间。同时受到内外环境的挤压和推动。并不是哪一个的个体,就能控制这些内耗的走向。也就无法想当然地,按照个体的节奏,将这些内耗转为团队的自我省察和驱动力。

甚至可以说,团队的内耗,并不是真正的人的内耗,而是个人的外耗。

因此,要解决团队的内耗,首先就得放弃一厢情愿。不要“你觉得”,也不要“我觉得”,更不存在什么“我们觉得”。“谁觉得”,都没用。任何人一厢情愿的主观感受,除了增加无休止的争执之外,毫无意义。因此,它们不能作为团队做事的指标。

消弭内耗的唯一途径,就是透明。

规则透明,目标透明,人事透明。

怎么做事,怎么沟通,怎么评价结果,给出清晰明确的规则。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同级之间的沟通,都要按照这个规则来,不要玩什么“点点你”的把戏。

团队要达成什么目标,如何细化为各人的目标,直接把任务要求量化,减少各种“猜”:猜测,猜疑,猜忌。

各人在团队中的角色,也要做到透明。其中不但涉及到每个人与之相关的切身利益,也涉及权限与责任的分配。大大方方说出来,比藏着掖着更有利。

做到了足够透明,各人的想法自然会粘合到一起。

浑然一体的团队,就少了内耗的空间。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

0 阅读:0
瑞芥菜树下

瑞芥菜树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