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一白蜂蜜史话系列:革新

秦岭一白 2023-06-12 11:00:34

川上野居,三月二十一。

一群外地朋友来了,吵吵嚷嚷说要去哪里玩下,山里的普通农家住过了,人工景点又觉得没意思,围着桌子谝闲传是挺不错,就是土蜂蜜水实在喝不动了。

过犹不及,动静相宜,大老远来趟还是应该多转转,一来对得起花掉的车费,二来下次相逢不知道什么时候,如果哪天我带着梧桐出远门,八成也不希望都在闲谝之中度过。

走,带你们去吴山。

封禅泰山以前,周秦帝王祭祀的地方是吴山,或许是和王朝的发源地接近,或许因为山势极其雄伟俊秀,这座位于宝鸡北面的西镇吴岳,在各种大开发浪潮中被遗漏了。

车子驶出新街镇,一眼就能看到吴山脚下的牌楼,比较煞风景的是红墙上贴张白纸,让原本略显萧瑟的街道更添寂寥,老张以为是什么通知类的文件,走到跟前才发现是村民们贴的。

严禁外来蜂群进入本村!

有山就有人家,有人家就有土蜂。

很多山区设立中蜂保护区,防止放养意蜂的人安营扎寨,一方面是出于利益保护的需要,因为中蜂遇到意蜂往往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是生态体系的需要,毕竟这才是蜜蜂最重要的意义。

被子植物的繁衍离不开授粉,风媒和虫媒加起来也远不及蜂媒,蜜蜂遍体绒毛很容易沾满花粉,采蜜的同时就是授粉的过程,网传爱因斯坦说过:假如蜜蜂灭绝了,人类最多只能再活四年。

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懂不懂农业咱们也不清楚,但是蜜蜂授粉增产是不争的事实,向日葵产量可以提升三成,油菜产量可以提升五成,水果甚至可以翻倍增长,连草莓大棚里面也放有蜂箱。

蜜蜂,是大自然指定的授粉媒婆。

尽管意蜂的规模产量更高,却只是善于采集大宗蜜源,面对我国的气候以及病虫害,自然不如本土蜂种的适应力强,此外意蜂动不动要靠白糖吊命,土蜂只要有些小花就能过活。

广袤山区的植被种类丰富,土蜂极其善于采集零星小花,和酿出来的那点百蜂蜜相比,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效益更大,自然界的动植物环环相扣,这就是建立中蜂保护区的初衷。

中华土蜂,至少在山区无可替代。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自从意蜂被引进中华大地,本土蜂种被迫改名为中蜂或土蜂,在晚清以前的所有文献中,蜜蜂指的都是中华蜂,蜂蜜指的都是土蜂蜜,毕竟他们不知道还有意蜂,也从来没有吃过洋蜂的蜂蜜。

等到认清物种的关键性时,中蜂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了,建立起多个中蜂保护区之后,这种濒临灭绝的态势才有所缓解,后来在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浪潮下,养蜂变成山区的重要收入来源。

不占耕地、无公害、无三废。

养蜂不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获取的蜂产品还营养丰富,再加上门槛低、投入少等特点,多地都用补贴的形式倡导饲养中蜂,每箱蜂的补贴款在两百元左右,当然不同的地区多少有些差异。

补贴对象多为活框蜂场,或许有一定规模才能够见效益,有些地方举办免费的养蜂培训班,或者免费给山民发放蜂箱和蜂群,取出的蜂蜜被回收或者包销,反正这里面的门道大同小异吧。

俗话说扶贫先扶志,很多鸡飞狗跳的过程不多说了,看着这波浪潮的涌起和退去,那些养木桶蜂的山民也只是看着罢了,因为最需要带动的人搞不起规模,另外木桶土蜂的特性没法搞规模。

土蜂蜜本来就乱,这回被搞得更乱了。

互联网营销,带火了土蜂蜜。

以蜂蜜霞为代表的模式爆火,后来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了,但是她的徒子徒孙无数,看他们在活框蜂箱前面卖木桶蜜,看着看着居然还给看习惯了,这个在三年前的文章里详细说过。

阴阳相成,因果互生,这些人最大的贡献不容磨灭,他们将土蜂和土蜂蜜带回大众视野,秦岭一白所在地区的收购价怒涨,很多南方人跑到我们这里割蜜,为了抢占市场而提前开箱取蜜。

烂蜜,往往比好蜜更赚钱。

这种热度持续了两三年,截止到去年又重新跌回冰点,那些跟风扩大规模的山民愣住了,特别是有些人将木桶和活框混着养,老主顾不来割蜜了,新主顾担心掺杂而又不敢要。

活框蜂场有特殊渠道不愁卖,木桶土蜂的产量少也不怕放,就是那些上不上又下不下的人最难受,然而这才接近土蜂蜜本真的样子,因为千年文献里面记录着最适合中华蜂的养法。

蜂以类至,采花酿蜜,至冬取之,必余其半,以为蜂食,不尔无噍类矣。

然而,人心总是不知足的,土蜂以及木桶蜜刚刚被大众熟知,有些商家又开始发明新概念,宣称是崖蜜却能够常年不断货,还有什么长熟蜜等奇怪的名字,连我听了都不知道是啥玩意。

你看这吴山之上风光万千,本源只是土木水三行的组合变幻,就像蜂蜜的分类五花八门,归根结底取决于蜜源种类和酿造时长,背着蜂蜜水行走在青翠山野间,对着身边飞舞的小蜜蜂悄声说道:

谢谢你们,土蜂!

0 阅读:9
评论列表
  • 2023-06-12 23:00

    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张数据图,虽然是上下浮动的曲线,短期来看上下频率很高,但是长期来看,曲线始终围绕着一条隐形的直线上下浮动。有些东西是始终不变的。

秦岭一白

简介:白天卖蜂蜜,晚上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