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道当军长,他是营长,三十多年后,营长成了陈再道的顶头上司

殷红如似血 2025-02-07 13:56:21

我国的古代历史,就是在不断地封建王朝的更迭和人民对于压迫者斗争而又互相瓦解的历史,形成了缓慢而又难以爬升的螺旋发展线。

“出生在贫苦人家,在穷困劳累里度过一生。好一点的在田里耕作这自己的一点土地,差一些的在地主士绅家里作为佃农或者长工,更差的就在路边挣扎着活着。”在近代的中国,这就是发生在每一寸土地上的事实,至于所谓的翻身什么的,更无从提及。

但我国近代历史上,变革之风深刻地改变了广袤土地上万千生灵的最后几缕死气。“革命呵!解放呼!”这样的话最终还是要人民说出来的,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当1972年到达福州军区,接受老战友(同时也是老乡)庇护时,不知道此时的陈再道会不会想到自己的老战友韩先楚在今天却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陈再道,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新村程家冲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不幸接踵而至。其父程源瀛在其三岁时去世,随后其母亲和哥哥姐姐都相继去世,直接让他的家庭跑步进入贫困生活。,要想活下去,只能把锄头抡得更快,用自己的汗水来换取活下去的机会。

在国民大革命的号召下,陈再道加入了当地的农会,而后加入了解放湖北的北伐军。在大革命的尾声时,参加了大别山秋收起义,以及随后的黄麻起义。

之后陈再道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团、师、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再道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参与指挥了长生口战斗、两次七亘村伏击战,均以极小的代价而大量歼灭敌人,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1937年底,第一二九师组成八路军东进纵队,陈再道任纵队司令员,开赴冀南创建平原抗日根据地。

1938 年底,日军开始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发起“扫荡”,陈再道先后率领冀南军民粉碎了日伪军对冀南根据地的多次围攻。1940年8 月,冀南军区与东进纵队的领导机构合并,陈再道任冀南军区司令员,率领抗日军民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扫荡”合围与袭击。

1947年8月初,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兵分3路挺进大别山。陈再道率二纵队在东路斩关夺隘,跃进千里,参加宛西、宛东战役,8月底进入大别山腹地,直接威逼国民党统治心脏。1948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陈再道继续担任第二纵队司令员。淮海战役开始后,陈再道带病指挥部队先是转战桐柏、江汉地区,后又胜利完成了阻击国民党军李延年兵团的任务。1949年2月,他调任河南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陈再道历任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南军区司令员。1955年3月,陈再道成为了刚成立的武汉军区司令员。

与之相似的,同样是湖北出身的老乡,韩先楚也有着相似的经历,但也有着不同之处。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母亲在其三岁时去世,由自己的姐姐抚养长大。当过放牛娃,学过蔑匠,在武汉做过短工。少年时代的艰辛经历使他在大革命风暴到达湖北时,加入了北伐军,随后自己投入了黄麻起义。1930年10月,他参加了孝感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后为加强留守鄂豫皖斗争的红军,韩先楚所在的独立团接受整编,韩历任团副连长、连长、营长,直到随军长征到陕北。相对于陈锡联、陈再道、许世友等鄂豫皖出身的将领,韩先楚的进步可谓太慢上述人,长征结束时均为军、师职干部,因为韩先楚较长时期战斗在 地方武装序列,自然不会优先被提拔。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抗战,韩先楚担任八路军115师334旅668团副 团长。当年9月,115师首战平型关,歼日军1000余人,韩先楚也参加了这次战斗。战后,他奉命在平型关、繁峙一线继续抗击日军。太原失陷后,韩先楚所在的334旅奉命随129师主力南下太行,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不久,韩先楚调到新组建的 689团任团长。在抗战之初,能够担任八路军一团之长,没有过人之能绝对不可能。

1945年日军投降后,韩先楚奉命前往东北,在这里,他的能力得到了更好地发挥,有了“旋风司令”的称号。

1946年10月,韩先楚指挥四纵队迅速包围国民党军五十二军之二十五师。面对敌军固守,韩先楚提出新的作战方案,成功歼敌8000余人,俘虏师长、副师长。此役展现了韩先楚的胆略和顽强作风,开创了东北战场一次歼敌整师的战绩,对战略转移和四保临江有重要意义,获得中央军委等嘉奖,毛泽东亲自起草嘉奖电报。

鞍海战役和新开岭战役等大大小小的诸多战役,让韩先楚建立了高度的威信,几个师的干部对他都很钦佩,大家一致反映他生活上和部队同甘共苦,作战上决心果断坚决,指挥沉着灵活,关键时刻亲临 一线解决问题。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韩先楚踏上了保家卫国的战场,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19兵团司令员。在彭德怀领导下,他深入前线指挥作战,当第三次战役时他命令带领三个师突破了三八线,攻入了汉城,连陈云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之感到高兴。

1955年,入军事学院学习。同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9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

1967年7月,毛泽东在武汉时遭到“百万雄师”群众组织围攻谢富治、王力等人;周恩来易容紧急搭救,毛泽东匆忙之下登上飞机飞往上海。随后,陈再道和武汉军区政委钟汉华被指支持“百万雄师”而倒台。

在陈再道被派到江西农场劳动期间,韩先楚对他非常照顾,安排不让他干太重的体力活,并请示周总理把陈再道接到福州检查身体,这一举动表明了韩先楚对陈再道的关心和保护。

韩先楚在1971年向毛泽东提出让陈再道复出工作的请求,这一举动体现了他对陈再道的支持和信任。尽管当时各大军区司令员都婉拒了让陈再道担任副司令员的请求,但韩先楚仍然主动提出这个请求,顺水推舟完成了周恩来总理的心愿。

陈再道之后再1977年9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他还担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之后与王震一同退休,这段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但家门不幸,与这样的友情相对的,是陈再道大儿子的败坏,以及陈再道没有从韩先楚身上学到的对孩子正确的教育。

陈东平,十几岁时成为专门欺负女孩子的恶少,初中开始有意识地从电影和黄色书刊中寻找色情刺激。高三的时候,他在军区高干招待所单独住了一间房子,玩弄女性的恶欲更是一发而不可收。这和大人的溺爱和家教不严有关。应了那句话“子不教父之过”。好比后来的郭正钢和郭伯雄父子。当然,从史料来看陈再道的自律还是好的,毕竟那个年代的军人差不多都这样。

但陈东平主动与敌特机关通信联络,属于新生的反革命分子,后来被送到某部队农场劳动教养,但是这个吃、喝、赌、嫖的纨绔子弟没有转变,1983年“严打”时被捕,1984年4月在洛阳公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那时将军,你想的是什么?我敢说,你想的是:“为子孙后代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你说的是:“最艰巨的任务给我!给我!……”多么不幸!我的浑身弹痕的将军呵,四十多年后,你英雄的身躯,竟会让功劳压得步履蹒跚,你雷霆般的声音被时光的流水侵蚀得多么孱弱:“给我……”你想把地球搂在怀里,一切,都供你欣赏,任你选择……你什么都要!为什么就是不要你入党时的誓言?

难道一代一代揭竿而起殊死抗争,竟只是为了你一家人无止无休地享乐?如果真的是这样,将军,你怎么对得起牺牲在你怀里的战友最后的嘱托?怎么对得起那白发苍苍的《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喂过你小米汤的,那太行母亲手中的木勺,还在碗里搅拌着野菜;当年为你包扎伤口的洛阳大嫂一家三代。堆在一间六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床上架锅……

我的官高权重的将军呵,你戎马征战几十年,到底为的什么?置人民疾苦于不顾,你!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心难道就不受真理的谴责?莫非你真的坚信法律永远是你手中的纸牌,或者至多是夏夜柔和的晚风?为了你的“现代化”,幼儿园都拆掉了,后人都不管了!明天是孩子们的,是孩子们的呵!孩子们都不要了,谁来捧你的骨灰盒?也许你骄傲地说:我有儿子……”是的,你有儿子。你的儿子如果是革命者,他就会愤而离开你的高楼;如果他是不肖后代,他那白皙的手将永远捧着人民对你的指责!........

诗人叶文福曾在1979年发布了这段诗的原文,据当时流行说法,指诗中的腐败将军即为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的陈再道。但作者叶文福回忆,这首诗不是写一位特定的将军,他说:“陈再道以为我是写他而吓得非同小可。但我确实不是在写他。”

自汉代以来,民意如谶语一般,让有权者难以心安,可如果未做亏心事,怎能又怕鬼敲门?至于是非对错,成败兴亡,全让后人论说吧。

0 阅读:0
殷红如似血

殷红如似血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