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个东方面孔的议员成为了英国首相。他就是印度裔英国人苏纳克。消息传出,不少人都感到有些滑稽:以前英国殖民印度200年,现在反倒上来了一个印度首相,实在是风水轮流转。
然而,又有不少人对于这一情况感到有些不解。殖民200年,如果放到别的一些国家,那简直就算是深仇大恨了。比如被比利时殖民75年的刚果,自从独立开始,就跟比利时几乎是不共戴天的关系。直到2022年,比利时国王才首次出访刚果,最后也是闹得有点不愉快。
可是,类似的情况,在英、印两国之间却并没有出现。印度人不但认为自己是白种人,还以说纯正口音的英语为荣。独立之后也是兴高采烈的加入了英联邦组织里,最后还为英国贡献了一个首相,表现得极为感激。印度难道不痛恨英国的殖民统治吗?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当年的英国对于印度,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殖民策略,而印度又是出于怎样的心理,才会对英国这么多年的殖民统治毫不在意呢?
首先,这种情况要“归功”于英国独特的殖民手段。虽然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各国争先恐后的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但是英国人和他们一比,就显得很另类了。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能让印度相当一部分人觉得,自己并没有被殖民。
举个例子。前面说过,刚果对于自己以前的宗主国比利时,可以说是有着深仇大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比利时殖民刚果的手段实在太过残暴,动不动就砍手砍脚,对民间横征暴敛,搞得连法国、英国这样的“同行”都看不下去了,纷纷站出来劝比利时收敛一点。
而相比于比利时对刚果殖民地的急躁,英国对于印度的态度,简直可以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了。
要说印度这块土地,在古代就是大名鼎鼎了,新航路开辟之前,印度的香料、宝石、蔗糖、黄金、象牙,在欧洲市场上都是抢手货,而且印度自己也是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之一,在经济、文化上都令人侧目,足够当得起一句“神秘的东方大国”。
于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来自英国的民间或官方组织相继摸到了印度沿海,他们建立起了贸易商栈和港口要塞,后来发展成了大名鼎鼎的“东印度公司”。之后,英国授权该公司拥有在印度印发货币、雇佣士兵、建立殖民地统治和与他国订立外交条约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对于印度的殖民控制已经趋于成熟。
这就很有意思了,面对英国越迈越大的殖民脚步,印度本地人难道就没有一点感觉吗?
严格来说,当时的印度土著还真的没有感觉。原因很简单,当地人压根就不把英国人当成是殖民者,他们单纯的觉得,这帮人不远万里而来,跟我们做生意,简直是“慈善家”啊,与其关心这些洋人,不如去跟自己国内的土司多抢两块地盘。
印度虽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统一过,一直都保持着一个邦国林立,各自为政的状态。
千百年来,无论是印度本地人建立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还是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儿王朝,这些“强龙”都压不住印度大陆里的“地头蛇”们,无法建立有效的统治。
所以说,印度本地的历代王朝,最多也只能保证从土司手里,把该有的税收上来,至于其他的事情,就完全没法管了。
因此,当时的印度土著看待英国人,普遍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这片叫做“印度”的小世界里,又出现了几个怪模怪样的商人罢了。
这就是很多印度人对于英国200年的殖民,反应不大的原因之一。可能在他们眼里,英国人做生意的动静,还不如自己内部土邦王公的混战来得剧烈,算不上什么大事。
但有些朋友可能会好奇了,英国虽然一开始在印度的表现如同乖宝宝一般,但是在后期,英国对于印度的殖民统治,可就非常露骨了。不但剥削财富,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征发民力去打仗。那既然如此,印度为什么还要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感恩戴德呢?
简单来说,英国的殖民,虽然给印度本地人带来了苦难,但还是有一点“功劳”的。
要知道,印度长年一盘散沙,然而印度在独立时,却已经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国家了。而这与英国人的插手是分不开的。
在解释这个情况之前,还是得提一提,英国人是怎么在印度从一群商人,转变成统治者的。
简单来说,其实在一开始,英国人对于征服印度这么大的地盘,是想都不敢想的。毕竟当时的印度不只有英国一个做生意的,荷兰、法国、葡萄牙等国,都有人前来“追梦”。所以英国商人做做小生意之余,雇佣几个佣兵,保卫一下“商业成果”,就差不多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在1757年,孟加拉地区的法国商人准备铲除英国“同行”,于是拉拢了当地的军阀西杰拉,组织了7万大军,去进攻只有900名英国人和3300名印度佣兵的英国要塞,结果却被打的大败亏输,以至于英国控制了整个孟加拉地区。
随后,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拉乌拉,率领大军进攻英国的孟加拉据点,最后竟然兵败被俘。通过这位被俘的宰相,英国人差不多了解了印度国内的情况。
借此机会,英国控制了莫卧儿帝国,对各地土司一边拉拢,一边镇压,合纵连横,借力打力,终于在1849年,名义上统治了印度全境。
然而,殖民统治带来的压力,自然是要比之前的封建土司严酷的多。因为横征暴敛,孟加拉地区闹了多次大饥荒。同时,英国东印度公司也不厚道,在大功告成之后,开始没收没有子嗣的王公土司的土地。如此一来,算是惹恼了印度上下所有的人,这就造成了印度的1857年大起义。
起义被镇压后,英国人痛定思痛,撤销了东印度公司,改派印度总督直接管辖,对于土邦王公们极力安抚,不再没收王公们的领地。这些王公们一看,千百年来为所欲为的“好日子”又回来了,自然是拥护起了英国的统治。
从此,英国找到了窍门:只要伺候好印度的土邦王公,就不愁这么大的印度领地散了架。但是在拉拢王公的同时,英国人也确实是带来了一些比较进步的思想。
比如说,印度教中,丈夫死后,寡妇是要殉葬的。英国自然是严厉禁止了这种行为,同时取消了一夫多妻制,确认了寡妇再嫁的权力,打击童婚,开办女子学校,还扶持最底阶层的达利特出国留学,增长见识。
在英国的殖民活动下,印度开始实现农业产品化,兴建了近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并走向城市化。印度人全民学英语,与世界文化接轨,不但见识大长,还学习了很多先进的制度和理论,而且还发扬了印度自己的传统文化,由此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独立意识。
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觉醒意识越来越强,英国所依仗的土邦王公失去了话语权,主张独立的国大党成为了印度民意的主流。最终,二战期间,为了争取国大党的支持,英国同意,只要印度能帮助英国打赢战争,就可以实现独立。
于是,1945年二战结束,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
此时,被英国殖民200年的印度次大陆,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语言体系,所以很自然的捏合成了一个独立的、现代化的印度国家。
所以很多印度人并不怨恨英国的殖民统治。他们认为,没有英国人的话,印度将会在黑暗中摸索很久,英国人对自己是有恩的。
这些是从印度自己历史的角度做出的解释。但是印度之所以如此心大,也有一点印度本土的文化因素在里面。
简单来说,印度教的教义在其被殖民的历史方面,用了两个说法来解释。第一,印度文化是一切文化的发端,虽然英国把我们殖民了,但他的文化也是由我们孕育出来的。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印度文化如此强大,怎么还是被英国殖民了呢?
在这方面,印度教就使用了第二个说法了。他们以“轮回”来解释。简单来说就是,当时我们运气不好,轮回成了“晚辈”。但是不着急,迟早有一天,我们还是能当回“长辈”。而且这些讲义,似乎还不是在吹牛,毕竟现在英美等国的互联网企业有很多的印度高管,甚至印度人都做了英国人的“首相”。
可以说,印度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是抱着非常复杂的心态的。毫无疑问,英国的殖民统治,的确是客观上的把千年来一盘散沙的印度整合了起来。没有英国的统治,印度可能还要在邦国林立的状态中大吃苦头。
但不可否认,这种整合仍然充斥着印度百姓们的血汗。况且,英国对印度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统治。
正因为英国对于那些土邦王公的纵容,导致印度国内的那一套尊卑等级的制度,不但没有被取消,反倒被大大强化了。同时,印度虽然被整合了起来,但内部仍然是藩镇林立,地主横行。他们争权夺利,勾心斗角,造成了印度国力的极大内耗。
因此,虽然印度国内不乏“感激英国”的声音,但仍有不少印度的有识之士认为,正是因为印度对于英国过于“以德报怨”,以至于印度虽然已经独立,但骨子里仍然表现的低人一等,做事的时候总想借助外国的力量,反倒对自己的要求甚低,导致“印度制造”屡屡不成。他们表示,如果印度想要更上一层楼,那就得摆正对英国的心态,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