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战争前期赵国主帅廉颇固守不战,赵国换帅赵括,组织进攻,最终战败,全军覆没,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的进程,那么长平之战中,廉颇主张防守,究竟是对是错?
先看战争前期秦赵两国对阵结果。
廉颇在四月领兵到前线,刚和秦军遭遇,就被秦军斩杀了一员副将。随即就开始专心防守,结果两个月内,又被秦军夺取两鄣,斩杀四尉。
之后廉颇“凭借山险,加筑壁垒”,全力固守,但当月再被秦军攻取西侧壁垒,斩杀两尉,经此役后,廉颇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
乍看起来,廉颇的防守水平不咋地颇出战仨月,先后丢了两座堡垒,半个大营,整条防线,还折了一员副将,六名军尉。
赵孝成王看到这份儿战绩,也会心生疑惑:廉将军,您到底行不行啊?顶不顶得住啊?所以他在廉颇败退当月就用赵括代之,未必是因为中了啥“反间计”。
廉颇主守,但是从四月到七月来看,他压根就没守住,那还怎么守呢?难道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只是浪得虚名?
虽然古代史书更侧重人物,对战争细节往往的记述得很节略,但是从史书中看,仍然有蛛丝马迹可循!
比如,上党太守冯亭是在前262年不愿降秦,于是向赵国投诚,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而廉颇也是在这一年率军驻守长平的,以防备秦军来攻,而王龁率秦军攻打并占领上党是前260年初,之后和赵军展开交锋,长平之战就此爆发。
廉颇剧照
那在前262年-前260年初的近两年时间里,廉颇干啥来着?他在大搞防御基建。
他在太岳山与太行山之间沿西北-东南走向修了道二百四十里的石头城墙,作为长平地区和首都邯郸之间的屏障,按当时的条件,这应该算是相当规模的国防工程。
然后他向前推进到丹水沿线,在丹水以东设立主体防线,此间有两座高山,俯瞰战场,这里也是廉颇的大本营和粮草辎重所在。
之后再向前推进,在丹水以西修建了壁垒,在壁垒前面又修了若干堡垒。
所以,廉颇的防守策略显而易见,就是通过这样一个防守体系,有层次地狙击秦军。
按照廉颇的防御剧本,秦军来犯,得先夺堡垒,夺下来之后前面又有一道壁垒,再夺下来,前面还有一条大河,然后秦军再抢滩登陆,登陆后再佯攻两座高山……秦军就算不死也得被扒层皮。
等秦军越过大河,爬过高山,抬头一看,后面还有道石头墙要啃!
在这个前提下,再看廉颇在四月至七月的表现,他虽然退,甚至败,但没有溃,在战斗上,他是被动的,但在战略上,他是主动的,在牵着秦军的鼻子,一步步走进他预设的主战场。
然而就在正戏即将开演的时候,赵孝成王却恼怒廉颇的军队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怯缩不战,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谏阻,派赵括去接替廉颇为主将。
而且非常地“悲剧”,因为赵括还统率二十万援军而来,最终率赵军倾巢而出后,即遭到秦军的分割、包围,但两军兵力相差并不算悬殊,至少秦军远达不到“十倍围之”的标准。那是如何抵挡住赵军的拼死突围的呢?
赵括剧照
除了秦军战斗力很强,还有就是阵地坚固,按史书所载“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
秦军客场作战,还兵分三路,其中有两路跑穿插,哪来的空闲和人手修建坚固的工事呢?所谓“秦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原来的“赵壁”。
比如那道石头城墙,就被秦军利用,成功挡住了赵军后撤的路线,赵括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失败并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赵军因无主将指挥且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剩下的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最后投降的赵军惨遭坑杀。
廉颇苦心经营的工事,到头来成了勒死赵括的索命绳,这实在是太过讽刺!
问题是,廉颇搬了两年砖头,还在崇山峻岭间搞了个颇具规模的国防工程,赵孝成王会不知道?他要不知道,不支持,廉颇还能自费建条长城?
所以,“主守”本就是赵国既定的国防战略,不是赵国君臣派廉颇上阵,廉颇主守,而是赵国君臣主守,所以派了廉颇上阵,这事儿古人就做过推断,在《三将叙》里写的活灵活现。
可以说,长平之败,既不在廉颇,也不在赵括,而在赵孝成王头脑发热,临阵改弦更张。
赵孝成王剧照
廉颇的目的是,节节消耗秦军,最后让出丹河避免秦军从野王包抄后路,而由韩魏拿下野王,赵军断秦军后路,攻入秦地,赵魏韩重分地盘,像是采取了跟三国时期陆逊一样的战术,放弃山地运粮不便的地区,拉长敌军补给线,趁对方疲惫不堪的时候给出致命一击。
可以说廉颇的思路是对的,即便赵国经济顶不住,秦国千里运粮一样顶不住,再怎么样也比四十万人全军覆没强!
用户15xxx01
长平至今两千多年,没有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敢说廉颇防守策略有问题,有的只是不想防守(不是不能防守)的赵王和赵国百姓。也就是现代吃的太饱了出现一大堆不懂装懂的键盘侠,天天意淫赵国不能防守
用户15xxx01 回复 04-03 01:27
全是?你可真不要脸!赵括上任之前,没有任何表现,要真表现出名将之资,秦国才不会那么蠢把赵国做正确选择。针对赵括就是觉得他蠢!
用户15xxx01 回复 04-03 01:30
不点张三李四,哪怕是头猪代替赵括上任,结果都比赵括强,四十五万头猪猪乱跑,白起都不一定能全部抓住,是赵括强行把大军饿了四十多天,饿到人吃人的地步才想起来突围,此时赵军战斗力还不如猪呢!
wuyuhua1031
吞了毒饵,怎么都没用[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纸上谈兵
清音俗世流
占据地理优势,以守待攻是很高明的战略,大不了把高唐还给齐国换取粮食,打到最后秦军死的比赵军要多得多。
浮光掠偏影 回复 10-07 15:48
那你可知窃符救赵与毛遂自荐?前面六国联合攻齐,打的齐国差点灭国,这里面其他五国一个比一个卖力,因为秦许诺不占齐地,五国怎么分自己去争,自此以后齐国就开始躺着看戏了,秦灭齐也是最轻松的。
用户10xxx82 回复 浮光掠偏影 01-02 23:19
齐国菜鸡经不起抖,两陵后刚蹦跶没两天把田忌孙膑气走,田单孤城复国没几天又把田单搞走,本来五国伐齐后齐国就差不多废了,还再把人赶走,不看戏只能死得更快
不觉
老将军是对的
随了谁的意
战术上正确,国情上错误。赵国此时的整体战略思路就是大错特错。不过嘛,信陵君必定只有一个。自扫门前雪的结果就是被各个击破
Soul 回复 02-09 13:28
其实战略上也是对的,只是整体不是廉颇一个人能完成。廉颇死守逼秦军退兵,思路上是正确的,后续就是赵国外交团该去找支援了(钱粮都行)。出城死战风险太大,赵国又处于四战之地,根本承担不起失利带来的风险
vKIYOv 回复 10-31 16:03
秦国攻打楚魏赵的时候赵国不也站那看热闹?活该他们灭国
一壶浊酒喜相逢
为啥秦国守营垒守住,廉颇守不住,这才是问题症节,同样的营垒,为啥?廉颇洗不白 ,赵括才是最可怜的背锅侠,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被说了二千年。如果早上赵括,战略战术回旋余地大很多,是不是最后这个孤注一掷的打法很难说。
用户12xxx30 回复 02-11 10:21
赵军40万人竟能让25000秦军切断后路,5000人秦军将赵军一分为二,这赵括可以说完全不懂地形。而被围后赵括的操作,更是神一样的存在,就是一头猪都知道被围要跑,而赵括则是筑垒坚守,把自己圈起来,坐视秦国征发新军完善包围圈,直到断粮这小子才开始突围,这才是40万人全军覆没,无一人逃脱(200多年幼的放归)决定性原因。楚云飞说就是5万头猪你也抓不完,洗赵括的都是啥货啊?
一壶浊酒喜相逢 回复 02-10 08:09
是廉颇造成的,不然赵国不会换帅,你当赵国的人都傻子?我说的很明白,廉颇没啥好洗了,不再和你讨论。
流星雨
廉颇的战略战术绝对没问题,只是赵国朝堂在战与和之间左右摇摆,
浮光掠偏影
廉颇必败,败在友军看戏,周边几国看戏,拒绝支援赵国,赵国就断粮了[无奈吐舌]。廉颇的方法,最后结果就是赵国没了,秦国残了退回关中休养生息几十年,其他几国开心了。主攻才有机会,所以换赵括没毛病,有问题的是换的太晚了,一开始就开主攻才有点机会,否者只有指望秦军犯大错。嬴稷不就犯错了吗,被韩赵使者忽悠住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几国援助已到,楚国几十万大军加上魏国信陵君的窃符救赵,这才保住了邯郸,否则赵国还是得灭。
流星雨 回复 10-05 16:22
你是啥也不懂吧,上党对于赵国来说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和接不接收没关系,不接这场战争也势在必行。到那个时候赵国更没还手之力了,这个时候虽说是一块不好啃的骨头,但是应对得当不是没有赢的机会,错在赵国朝堂没有死战的决心看不清当时的情况。认为和秦国和谈秦国就能放过赵国,让其他几国看不清赵国意图根本不敢帮。最后才招致长平之败,如果外交得当不换主帅赵国必赢
Tree 回复 08-31 16:21
你还是自己先看明白吧
vKIYOv
事实已经证明赵军野战干不过秦军
嘿君 回复 用户10xxx85 02-11 15:08
居高临下冲锋你管那叫正面刚?
用户10xxx85 回复 02-11 14:21
赵奢笑而不语,狭路相逢勇者胜。
一生有你
先搞清楚,廉颇是四月份到长平的,之前的放防线不是他修的,他到长平以后是率先亮肌肉发动进攻,结果被打的灰头土脸一线将领阵亡十几个,然后开始转入被动防守的,廉颇是打不过人家,不得不防守,防守又防不住,
Fv028866 回复 02-04 08:45
廉颇选择避其锋芒守了三年主力未受损伤还不行?
用户12xxx30
竟然还有洗赵括的,赵括要不死,我都认定他是内奸。四十万人全军出击,大营不要了吗?后路粮路也不要了吗?就算四十万头猪,也应该跑掉几只,为什么全军覆没,秦军25000人占了赵军大营,5000人将赵军一分为二,而赵括不是立即突围,也不是合军,而是筑垒坚守待缓,赵括带的是倾国之兵哪来的援军,筑垒把自己圈起来又是什么鬼?正是这段时间秦军从容征发新军,完善包围圈。而赵括突围是什么时侯,粮尽粮尽粮尽后突围,重要的话说三遍!特么的不是粮尽这小子还不会突围。
wuyuhua1031
国力不允许[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金风展翅飞
首先,廉颇并不是主张防守,是无奈防守!
万年宅 回复 08-30 19:21
廉颇作为主将没有错,主要还是赵国的外交不给力借不到粮
臭榴莲
错,史学界一直认为廉颇的战法过于保守,如果在秦军立脚未稳,数量不占优的情况下,与以痛击,就不会造成后面局面,当然没有可能。
一别经年 回复 02-09 07:37
秦军挟忿而来,其锋甚锐。
用户15xxx01 回复 04-02 08:58
‘屎’学界吧!哪一个历史名人说的,哪一个史书写的?廉颇不行怎么被千字文评为四大名将,怎么在历朝历代武庙接受香火。就是现代不懂装懂的键盘侠才觉得廉颇不行!
过去式、
胡说八道,既然守都守不住还主动进攻,括吹还真是没脑子
凉凉
正面打不过,要么撤要么死守。或者出奇招去偷袭
用户10xxx63
在国力,军力均不占优的情况下,防守是最优解。
用户10xxx82
对平台追责
天下无敌贝吉特
商鞅变法后的秦锐士可是杀戮机器,即使是廉颇也顶不住的,当然廉颇败也是败退,不会像赵教授一下送那么多人头
不睡
没钱没粮,赵国耗不过了
铁马冰河
结果都看到了,键盘侠还在嘴硬,这得蠢到什么地步?再怎么样,全军覆没也是最烂结果
用户10xxx87
只要郭开在,逆天战神也打不赢,王剪生在赵国,也不够郭开算计的,最多活到15集
☞☞☞
廉颇主守,守了个迂腐之守,赵国国力不耐久守。
木木
我跟你们说怎么回事,长平此地有大妖在商朝末期被封印在此,廉颇要放出大妖扰乱秦军,放出大妖需要人命破除封印,而由于封印久远,大妖虚不受补,不能猛然接受大量补品,要徐徐图之,赵括得知此事,知道大妖即将破印而出,必将生灵涂炭,只得以身入局,与白起联手,献祭四十万赵军,将大妖撑死!好了,框架拟订,内容你们自己编!
用户10xxx92
像李世民的手段[墨镜]
Long
如果廉颇能等到魏国、齐国的援兵那胜利的机会非常大
空格
事实证明,强打弱,强者只要不浪弱者一点机会都没有
123
秦狗秦屎黄
卡心
廉颇战术没错,问题是是赵国国力比秦国弱先一步挺不住持续消耗。大军僵持的时候,可不只是粮食,各种物资都在快速持续消耗,大量征兵后方又缺劳动力,时间一久恶性循环。
阿白
赵括就免洗了,两千多年来历代兵家名将从未质疑过廉颇的打法,只能说赵国综合国力耗不过秦国,战略失败是迟早的问题,但是赵括无疑极大的加速了灭亡进程。。
最佳新秀
哪个国家敢和秦国的虎狼之军打对攻啊
Long 回复 12-02 02:47
秦国面对山东六国的合纵攻秦就从没赢过,每次都是等合纵联军自爆撤退的[并不简单]
abcde
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爱情就是,你喜欢的女人已经有男朋友或老公了。而我更痛苦,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又胖又有身体缺陷的女友,这也就算了,难受的是当我第一次去她家里做客时我一点都不喜欢她,反而对她的妈妈一见钟情。她的妈妈勤劳、善良、全能、贤惠、耐心、细心、宽容、仁爱,如同圣母一般,活菩萨转世。即使50岁了但身材仍旧保持得不错,通过平时穿的衣物能看出她的温柔之中带有些少许的性感,看过家里的相册后才发现她年轻时果真是美人一枚。如果我要是能早生个20年,我绝对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她,因为她就是我,甚至是广大男人们心目中的白月光。多少次我梦里梦见的不是女友,而是她妈妈,我曾想三番五次地拒绝女友,但一想到她妈妈是那么的勤劳善良全能贤惠美丽,我又舍不得放不下,最终我选择了妥协,与女友结婚。
用户10xxx82
对平台追责
猛兽大哥
廉颇领兵赵王不放心,大兵在外国内不稳,耗费太大赵王抗不住,,,上下不一心,,,,秦王亲自运粮劳军,出兵压韩魏,还地于楚,秘密换白起,国内从老头到少年全征兵,走山路支援,,用几万人的代价诈败,,赵兵追击抢财务而赵括不能制,最后进入山谷,,,渴死
梭哈
廉颇采取防守策略,战胜秦国的唯一条件是获得山东五国的支援
o.o
廉颇明明是被王纥暴打成了乌龟,不是他自己主动想防守。
随了谁的意
打又打不过,刚又刚不赢。踏马的不防守难道送人头?哦~!对哦,最后可不是送了人头嘛。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历来就是稳中求胜的典范。曲高和寡的结果就是底下一堆的250看不懂,不支持的结果嘛。呵呵~!
北风飘雪
当局者迷!
用户11xxx20
扯淡!那已经是封建社会了,几十万大军都是下级贵族“凑出来”的。赵国这些士族,防守还可一用,组织进攻?看下几百年后孙十万组织进攻合肥,被张八百飞龙骑脸时,手下十万小弟都“消失”了,只剩下自家大营几百人和张八百“单挑”![得瑟][得瑟][得瑟]
王的戒指
其实赵王是秦奸,你看他一系列操作就知道,是秦国安插的
一别经年
当时的人,尤其是赵国的人最有发言权。长平战败后,赵王干了一件事,“往谢廉颇”,就是去给廉颇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