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历经52年,南陈则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共历32年,它们的疆域都差不多重叠,甚至东吴还要大一点,为什么东吴被称为吴国,而南陈被称为陈朝?
其实很简单,就是法统问题。
南陈和东吴版图的确都差不多大,但南陈的确是南朝之一,和正统王朝也沾得上边。而东吴更像一个江南割据政权。
法统正朔是汉——魏——晋,虽然晋常说直接承接汉而非魏,但是自居正朔未错,以西晋——东晋为正统,继承晋的宋-齐-梁-陈自然就是正统。
南陈虽然占据江南,但它一直都以南朝正统继承人自居,也都没有放弃对江北地区乃至中原地区的领土宣称。南陈一直认为自己的法定领土包括刘宋拥有的所有土地也就是整个黄河以南,甚至是包括黄河以北原汉朝的所有土地。
具体表现有: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拥立梁朝傀儡皇帝萧方智,自己担任丞相摄政时,曾经做了一件大事。他重新找到刘宋和南齐两朝的后裔,并分别封爵。而陈霸先篡夺梁朝后,宋齐两朝爵位照旧延续。梁敬帝也被陈霸先封为江阴王。
甲午,以前寿昌令刘睿为汝阴王,前镇西法曹、行参军萧鸑为巴陵王,奉宋、齐二代后《梁书.敬帝本纪》
特别注意的是、陈霸先册封刘宋后裔的爵位是汝阴王,而汝阴郡属于淮河以北的中原北方地区,当时被北齐统治。而且南北朝时期并不流行虚封遥领,南齐曾经册封过刘宋后裔为汝阴王,但因为汝阴郡被北魏占领丢失,南齐又不得不改封刘宋后裔为武昌王。
而此时陈霸先的实际控制区不过是从南京到杭州吴越一带,号令不出江南。此时不但汝阴郡在北齐手里,连南京对岸的浦口都被北齐军控制。
但是陈霸先却比雄踞江南巴蜀,地盘是自己一倍的南齐还要强势,对中原领土进行了高度宣称,这不得不说也是某种雄心壮志的体现,也展现了南陈对于自己华夏正统地位的某种自信。
而南陈并不是随便的口嗨宣称自己拥有北方领土就够了,南陈宣帝时期北伐北齐,陈军占领北齐寿阳。陈宣帝当即下令说,寿阳在南齐年间就沦陷于北魏,后来梁朝收复,作为豫州所在地,因为侯景之乱又复丢失。现在收复了应该恢复梁朝的情况,豫州迁回寿阳。除了豫州,司州也要重新设立,首都就定在义阳。
丙辰,诏曰:"梁末得悬瓠,以寿阳为南豫州,今者克复,可还为豫州。以黄城为司州,治下为安昌郡,浐湍为汉阳郡,三城依梁为义阳郡,并属司州。《陈书.宣帝本纪》
这说明了南陈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它认为自己是南朝正统皇位的继承人,也一直把江北乃至中原地区看成自己的法定领土。
而东吴却不是这样,孙权没有任何追封前朝皇室,表示自己继承汉朝正统或者周朝正统的行为。即使孙权有这个条件,前益州牧刘汉皇室刘璋就在孙权那边,孙权在登基诏书中也只是说自己被江东百郡父老拥戴为帝。
孙权自认是汉朝遗脉,抗曹操丕睿,还要承认刘备是“汉”法统的继承人,还要让刘备刘禅的汉承认“吴”的合法性,这就很不合法。
所以诸葛亮一边尊重盟友,一边祝贺孙权称帝,一边国内否认孙权称帝的合法性,蜀汉的大量文书称东西并列、东尊、西朝,本就是为了表面承认孙权,其实无法公开称其为帝的方式。
这就使得孙吴在法理上处于一个“无系无统“的尴尬境地,更像一个汉朝灭亡后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孙权自己都知道得位不正,只去过一次南郊祭祀。
而后期孙权也没有明确自己要一统天下的志向,走一步算一步。后来东吴和蜀汉在书面上议和,说要共同抗魏,成功后平分魏国国土,函谷关以东归吴,以西归蜀汉。
这就更向天下人表明了东吴无心一统天下,只是想割据一方,并且容忍了也自称皇帝的蜀汉政权存在的现实。
也正因为如此,南陈被看成了最弱的朝代,而东吴长期被看成割据之国。
孙权称帝真没有传承,刘备还有一个汉室后裔的身份,曹魏有汉献帝禅让仪式,孙权就是类似袁术这种自立为帝,不过孙权称帝是他与蜀汉议和,并击败曹魏进攻,所以才称的帝,是形势让他白捡皇帝这一称号
南朝都是继承的东晋的衣钵
首先要了解一个词:衣冠南渡。
人家孙权称帝国号就是吴,东吴就是吴朝
陈霸先是中国唯一一个以自己姓氏取国号的皇帝[滑稽笑]。
因为南北朝是正史
南朝陈 怎么变陈朝了 我还以为越南呢
为什么宋朝领土还没曹魏大,宋是宋朝曹魏是三国时期宋不是四国时期[得瑟]
哪有正统都是抢来的,就看怎么美化
孙权还有大魏吴王的黑历史,无论怎么伸张法统都要比另外两家矮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