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人,很难吗?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7-25 10:53:25

(董源潇湘图卷 局部)

乾宁四年,冬。

割据福建地区的大军阀王潮病重,眼看就要不行了。

回首自己这一生,王潮可以说是一片无悔。

他爱惜士卒,对将士好,他珍惜生民,对百姓好,他发展生产,对地方好,他仁义为先,对谁都好。

如果能多活两年,说不定还大有可为,不过可惜,这江山万里无垠,人终归只是客人。

多少英雄豪杰都倒在了统一的前夜,又何必说如王潮之流死在了乱世的序章。

王潮要死了,那么他就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到权力交接的问题。

其实这很简单,有儿子传儿子,没儿子传兄弟。

王潮育有四个儿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他很有选择空间,可是王潮不放心呐,因为儿子们太年轻了,经历的风浪太少了,他们能在这残酷的世道下斡旋的开么?

因为这个缘故,王潮就不打算把位子给儿子,而是打算给兄弟。

二弟王审邽,崇尚儒学,不习刀兵,搞政治工作是把好手,可是较之三弟王审知,就稍微有点逊色了。

世道太过残酷,纯粹的知识分子很难经受住考验,而这个王审知啊,他是文武全才,综合型人才,非常的优秀,这么多年来一直跟着自己鞍前马后,沙场征战,王潮对这个弟弟很了解,也认为这个弟弟可以继任自己的事业,于是临死之前公开宣布,福建交由王审知来打理。

(盘龙山)

五十二岁,王潮死了,长眠于晋江县北郊盘龙山。

那里风景优美,居高临下,他死后的英魂,将会注视着王氏的后人接着走下去。

对于大哥王潮把福建交给自己的这个决定,王审知颇感意外。

因为,在他的记忆里,他和大哥的感情很难谈得上融洽,大哥王潮对自己永远是一副冷面孔,行军打仗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则更加严厉,自己稍微做错一点点,大哥就会没好没歹的一顿打,用拳头捶,用脚踢,用鞭子抽,王审知吓得战战兢兢,他从来不敢还手,只能默默忍受。

可以说,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的王潮,对王审知更是严格的过分,经年创业,开拓疆土,王潮没有时间以“长兄为父 ”的身份来教育弟弟,他只能相信“棒打出孝子,娇惯养逆儿”的理论,对王审知近乎于苛刻的对待,不过是希望自己的这个弟弟不要走上歪路。

又或者说,其实王潮在很长一段时间前,就打算把江山留给王审知了。

当年王潮发动兵变控制王绪之后,其实起义军中曾经有过一次推举主帅的仪式。

这个仪式,在今天看来还有点超自然。

说一帮人把王绪拿下之后,就开始商量让谁来做这个主帅,有人就出主意了,说我有个办法,我家祖传一柄宝剑,剑能通灵,专识英主,现在我把这柄宝剑插在地上,我们依次去跪拜这柄宝剑,如果谁应该是这支军队的主帅,那么他在跪拜这柄宝剑的时候,宝剑就会跳起来。

宝剑跳起来说明什么呢?说明宝剑认主,说明这人有龙风之姿,他做主帅肯定没跑了。

(王潮 形象)

于是,军队中的中高层将领们挨个去跪拜宝剑,谁跪拜都没反应,惟有王审知去跪拜的时候,插在地上的宝剑一跃而起,蹦了两米多高,最终又重重的落到了地上。

那么以这个仪式的结果来看,王审知其实才是天选之子,是被上天选中的那个人,只是当时的王审知还比较年轻,他无心大位,只想要跟在哥哥后边干事业,所以尽管仪式的结果选定了他,他还是把位置让给了大哥王潮。

可事到如今,这高位还是落回了王审知的头上。

这是巧合还是注定?也许没人能说得清楚。

这一支王氏子弟,本质上来说信念感和道德感都不错,王家人尤其重视孝道,您看王潮四个儿子,捞不着父亲留下的位置,反而让叔父王审知掌握大权,这四个侄子也不会和王审知起矛盾,王审邽是二哥,就算是兄终弟及,按照顺序来说也应该是王审邽接班,可是王审邽和王审知也没冲突,俩人也不犯毛病。

您说是他们都如此大度,如此懂得谦让吗?其实也不见得,他们在权力交接时基本不起冲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王家的老太太董氏还活着。

王潮,王审邽,王审知是董氏的儿子,而王潮的四个儿子则是董氏的孙子,无论是面对母亲也好,是面对祖母也罢,王家子弟都希望可以在董氏在世时,一家人和和气气,不要在长辈的眼皮下起争执。

就这样,在相对温和的政治环境中,王审知成为了福建地区的新一代军阀。

在接大哥王潮的班之前,王审知长期在一线战场工作,是王氏军团中的主力将领,且,王审知在军队中很受士卒拥戴,名声相当不错。

(王审知题跋像 局部)

那为啥士卒们都和王审知关系这么好呢?原因在于,王审知的带兵方式,在那个时代很少见。

乱世之际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秩序被打破了,规矩没人遵守了,法律的效能也大大减弱了。

你是军阀也好,你是将领也罢,你带领一支军队,你管理一个队伍,你就必须要从严从猛的去控制他们,尤其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很多军队,一开始都是由土匪流民构成的,素质不高,参差不齐,这帮人非常难调理。

比如后梁太祖朱温,他当年作为军阀创业的时候,在军队管理上就执行“跋队斩”制度。

什么叫做跋队斩制度呢?就是说朱温规定,他的军队中,主帅如果犯错,那么主帅下边的将领就要全部被斩首,将领如果犯错,那么将领下边的偏将全都处死,偏将犯错,那么偏将麾下的校尉要被株连杀掉,而如果校尉犯错,那么校尉麾下的一大批士兵也要斩杀。

通俗一点说,就是连坐。

因此,朱温的军队纪律性非常好,因为将士们每天都高度紧张,人人自危,大家不仅担心自己做错事牵连别人,更担心别人做错事牵连到自己。

这样的株连,简直是不讲道理,而且也太变态,属于是滥杀无辜了。

可是从某种角度来看,似乎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如果不用这种异常残酷的模式来进行管理,不以死亡的惩罚后果来相威胁,又何以震慑人心呢?

其实,朱温这就属于是走极端了,从他在上源驿偷袭李克用的事情来看,就知道他做人一生,唯一认可的手段就是杀戮,他认为杀戮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朱温小像)

其实不然,因为杀戮只能暂时解决问题,而在杀戮结束之后,问题不会消失,反而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王审知一开始带兵的时候,士卒也多不服用他的管教,可是他不打骂,不杀人,照样把这些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后人在王审知墓碑的墓志铭上,发现了如下记载:

凡部伍劳逸,王(审知)皆陌视,士未食,不亲匙筋;士未饮,不近杯水。

军营里的士卒们,打仗的时候,王审知积极慰问,嘘寒问暖,不打仗的时候,王审知也会下到营帐里去和他们聊天谈心,可以这么说吧,他给予了这些普通士兵人文上的关怀和帮助,他重视这些人。

而且,他不仅对士卒们关心备至,生活上他也和大家一样,可以做到共甘共苦。

士兵们没开饭,他绝对不先吃,士兵们不喝水,他也绝对不会先拿杯子,你做领导能做到这个份上,谁不佩服你,谁不拥戴你?

王审知这么做,那就给了士卒们一种他们从来没有过的感受。

听起来这么同吃同住,共同辛苦,共同生活很容易,实际上真要是做起来,那是很难的,而王审知却做到了。

在别的军阀手下,他们不是士卒,甚至不是人,不是个体,而只是军阀们进取天下,争夺资源的工具。

(乱世)

士卒们在历史上不会拥有完整的姓名,也不会有人记载他们的一生,一场战争结束之后,他们活下来了,那么就还会有下一场,而如果在下一场战争中死掉,他们就只会沦为几千,几万的伤亡数字。

某某战役阵亡千人,某某战役阵亡万人,这就是他们的结局。

而王审知给了士卒们理解和尊重,他把士卒当人,把士卒的命当命,试问,如果您处于五代十国乱世中,您是愿意跟着朱温干,还是王审知干?

对待士卒仗义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王审知还十分公正严明,有功重赏,有错也罚,同时他还十分严厉的约束部众,不许他们肆意而为,不让他们骚扰百姓。

而想要成功的约束部众,让士兵们能听你的话,前提就是,你要能服人,朱温选择用杀戮来服人,而王审知则选择了以德服人。

说白了,他和他大哥王潮是一个路子的。

善良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品德,在乱世中的善良,更是弥足珍贵。

当我们抬头看向天际的时候,夜空中有繁星闪烁,千百年前的古人,和我们仰望的是同一片天空。

可是,古人恶劣的生活环境,和我们截然不同,生命是那样的脆弱,活着是那样的艰难,人性又是那样的可恶,可当群星闪耀之时,我们会看到,我们会读到,那些在艰难岁月,以人为本,以仁立业,艰难前行却绝不后退的人。

2 阅读:65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简介:趣说历史,带你看点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