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否定五代十国?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7-27 09:14:44

(王潮 形象)

五代十国时,福建地区的初代军阀和开拓者,是王潮。

王潮把福建基本平定之后,病逝,权力交接给了三弟王审知。

那么王审知在接班之后,摆在他面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把局势进一步稳定下来。

毕竟,王潮只是基本平定了福建,细节方面还得王审知来磨一磨。

从黄巢起义以来,天下大变,军阀大乱斗,百姓遭老罪,极目千里,析骸以爨,不见人烟,福建离中原比较远,可是也会不可避免受到战火的波及。

暴力和杀戮在乱世中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不能持恒,无法长久,因为擅长使用刀兵的人,往往也会死于刀兵之下,想要巩固自己的势力,想要在福建做大做强,除了要吸取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缓和阶级矛盾。

我们古代历史上有很多的统治者,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行事方法是很奇怪的。

一个人反对他,他杀掉,十个人反对他,杀掉,一百个人反对他,他杀掉。

一个村子的人反对他,他屠村,一个州郡的人反对他,他屠城,反正就是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就要杀掉多少人。

他从来不会去解决问题,而只会用剥夺生命的方式去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试问,难道全天下的人都反对你,你还要把全天下的人都杀光吗?

且不说你能不能真的杀掉全天下的人,就算你可以这么做,可你把全天下的人都杀光的时候,你还会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吗?

(乱世烽烟)

所以,面对动乱和矛盾,王审知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大丈夫不能安民济物,岂劳虚生乎?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男子汉,如果不能安定百姓,造福社会,这辈子不就白活了吗?

您听听,王审知这境界就和那种喊着“兄弟们抢钱抢女人啊”的三流军阀不一样,他的理想很雄伟,他的格局更远大。

事实上,王审知也的确是这么做了。

比如,他刚刚接了大哥王潮的班之后,闽西黄连洞,也就是今天的宁化县南潭飞礁,当地有饥民两万,暴动起义,闹得非常凶。

一般来说,面对这种百姓起义,王审知又是新官上任,他肯定是着急上火,他会认为,自己刚刚掌权,老百姓就闹事儿,这完全是在挑衅自己,是在给自己下脸子呢。

饥民组成的军队,能有什么武装?能有什么战斗力?既然他们造反了,那么正好全部杀掉,一劳永逸不说,还可以缓解人口压力,省去不少粮食。

可是王审知没有这么做,虽然他也带兵去了,但是他没有带兵去镇压百姓,到了黄连洞之后,他高度戒严,下令士卒没有自己的命令,不许肆意杀戮,只是把老百姓们围起来,围而不打。

那干嘛只围着而不歼灭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王审知要亲自下到基层,到百姓们中间去,他要了解百姓们为什么要造反,为什么要起义,为什么要走到对抗自己的道路上。

(王审知 形象)

一了解,王审知明白了,原来是当地州郡的长官和吏员日日盘剥和压榨百姓,搜刮百姓的钱粮,逼得农民走投无路,这才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审知的理解,是这样的:

吏实为虐,尔复何辜!

他安慰百姓,说你们站起来反抗,不代表你们是有罪过,有过错的,而是因为们受到了不好的对待,被官吏所欺压,实际上你们才是最无辜的人。

既然我知道你们的无辜,我就不会惩罚或者迫害你们,所以你们更要相信我才对。

这叫什么,这叫做“感之以恩,绥之以德”,终于在王审知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数万灾民无条件的放下了武器,选择了归顺王审知。

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一场动乱就这么被王审知平息了。

是啊,我们说,黄连洞的这两万人是乱民,可是他们在成为乱民之前呢?

他们也只是普通人,是百姓,是生民,他们铤而走险非要造反,非要作乱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也想要做军阀,不是因为他们也想要做皇帝,而只不过是想要吃上一口饱饭。

通常,他们会换来军阀们残酷的镇压,血腥的杀戮,因为在军阀的眼里,贱民就应该无条件的服从,百姓的生存空间更可以无限的卑微,以及被无穷的压榨,他们的逻辑是,你吃不上饭没有关系,你可以饿死,但是你不能造反。

大多数高位者漠视普通人的生命,只有王审知,愿意给他们一口饭吃。

(五代 陶彩绘男优伶俑)

作者经常刷短视频,在短视频的营销号上,作者偶然会看到一些论调,说什么五代十国和南北朝是历史上的大乱世,是彻彻底底的黑暗时代。

的确,五代十国和南北朝的确很混乱,很残酷,很黑暗,人心离丧,奸恶血腥之事频出,无下限无道德的事情比比皆是。

可是,这样我们就可以彻底否定这两段时期,认为这两段时期中发生的任何事情和存在的任何人都是没有价值的吗?

王审知造福百姓,王潮以仁为本,唐朝末年,有不少朝廷的地方长官,虽然已经预料了大唐的败亡,可他们仍然竭尽全力用自己的能力守护一方百姓,更有不少割据一方的军阀们,执善政,惠黎民,百姓们时至今日还感激他们的恩德。

难道一个朱温就能代表五代十国了吗?

正如人们一直诟病的晋惠帝司马衷,大家往往笑话他“何不食肉糜”,可谁又知道他也曾说过“此嵇侍中血,勿去”呢?

无论多乱的世道,总有人做自己,无论多么丑恶的世界,也总有人负重前行。

我们要扪心自问的是,那个和世俗对抗,那个在人潮中逆行的,会不会是自己?

别的不说,至少王审知做到了,而且王审知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

王氏一门,起家于安徽,后来想着奔蜀中,谁都没料到,他们最终却阴差阳错的留在了福建。

(韩偓诗文 局部)

因为善待黎民,福建百姓依附,福建发展的可以说是越来越好,那么就会吸引到中原和其它地区那些逃难的百姓蜂拥而至。

很多中原百姓和士人纷纷涌入福建,而王审知也尽力安抚,因此他还笼络到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就包括晚唐著名诗人韩偓。

韩偓,字致光,出身京兆万年,唐朝大臣,诗人。

我们说韩偓,您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我们说韩偓的姨夫李商隐,您一定有印象。

是的,韩偓和李商隐还是亲戚,而且韩偓小的时候就博学多才,还得到过他姨夫李商隐的称赞。

公元889年,韩偓进士及第,当年是唐昭宗李晔登基的第二年。

唐昭宗这个皇帝,在位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被架空的状态,前半生被宦官架空,后半生被朱温架空,他没有什么实权,他的精神状态就像是大唐帝国的现状一样,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韩偓其人,是一个十分传统的臣子,他拥戴皇帝,厌恶宦官专权,更痛恨军阀的嚣张跋扈,患难时刻见忠臣,昭宗李晔对韩偓也十分信任,对他寄予厚望和重用,甚至好几次要把韩偓提拔为宰相,不过都被韩偓拒绝了。

韩偓拒绝的理由也很实在,他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做宰相完全是浪费资源。

其实,韩偓已经很有能力了,昭宗执政前期宦官谋逆叛乱,帮助昭宗平叛的文官集团主力之一 ,就是韩偓。

(唐昭宗李晔 形象)

昭宗执政后期,朱温擅权,把皇帝视为玩物,朱温当时十分嚣张跋扈,百官畏惧,只要一见到朱温,要么躬身施礼,要么赶紧跪拜,只有韩偓挺直腰板,从不屈从于朱温的淫威。

过刚易折,韩偓这么整,朱温肯定是要打击报复他的,于是几天之后韩偓即遭贬谪,从长安贬到山东,从山东又贬到贵州,从贵州又贬回河南——从韩偓被贬开始,他就再也没有见过唐昭宗,直到唐昭宗被害,君臣不复相见。

世上之事,大抵如此,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终其一生可以遇到多少人?又可以见到多少人呢?我们的社会关系中,有亲人,有朋友,有同学,有同事,在和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经历告别,并且认为后会有期,有缘再见,但其实,冥冥之中,我们早已用掉了和一些人见最后一面的机会。

这些人不仅仅是每天上下班路上遇到的陌生人,不仅仅是在饭店里吃饭遇到的食客,而很有可能是那些与我们而言,更加熟悉的人。

小学毕业的你不会想到,当踏入中学的大门,以前的小学同学这辈子不会再见,从一家公司离职的你不会想到,曾经关系不错,经常一起吃饭喝酒的同事,从那一天起,竟然再也没有联系。

如昭宗和韩偓,他们无法决定自己各自的命运,甚至就连慎重的说一声再见,都做不到。

你知道的,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太多太多的遗憾,所以你好,所以再见。

5 阅读:941
评论列表
  • 2024-08-14 21:44

    历史就是历史,谁否定,也抹杀不了它的存在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简介:趣说历史,带你看点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