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芯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芯导科技)成立于2009年,2021年12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一直专注于高品质、高性能的模拟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的开发及销售。
芯导科技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产品已远销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网络通信、安防工控、储能、汽车电子、光伏逆变器等应用领域。
2024年,芯导科技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0.2%,这是在前两年营收持续下跌后的反弹,2022年那种行业大繁荣,一时还回不来。
“功率器件”和“功率IC”分别占其营收的九成和一成,虽然简介中强调远销欧美日韩,而实际上还是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境外市场的销售占比才一成多。
净利润并没有受营收下跌的太大影响,最近四年都在1亿出头的水平,不过2024年增长之后,仍然无法超过前期的峰值水平。我们后面要看到,其上市后的盈利构成不同于一般企业,也不同于其前些年份。
分季度来看,以2023年年中为界,之前的六个季度同比都在下跌,而且幅度都是两成起步;之后的六个季度,营收都在同比增长,前三个季度增长幅度也超过两成。其增速下滑的趋势明显,刚过去的2024年四季度,仅同比增长了2.1%。
净利润的波动幅度更大一些,并没有完全和营收的增减同步,大体上还是遵循规模效应的。没有亏损的季度,而且看起来离保本点的距离还比较远。
从2021年以来,毛利率在35%左右波动,幅度并不大,2024年前三季度追平了2021年的最高纪录,但比当中的两年,高得并不多。上市前净利润与毛利额之间的距离正常,主要构成就是期间费用;上市后两者的距离很小,甚至有2022年净利润高于毛利额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
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是在上市后进行了位置交换,受到稀释效应的严重影响,从“葵花宝典”(净资产收益率超过毛利率)绝招,一下掉入到入门级武功了。销售净利率却持续走高,接近,甚至部分年份还超过了毛利率。
从主营业务的情况看,上市之后,主营业务盈利空间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持续下滑,就算2024年前三季度有所反弹,实际上还是比上市当年低了7.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的提升,显然不是靠主营业务来实现的。
不是主营业务,就只能是其他业务了,具体说是“投资收益”,更具体地说,是一些金融性质的投资收益,或者简单说成是理财收益更好理解,包括而不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的投资收益。原因很简单,上市融资后,才会有大量的闲钱来搞这些投资。
拿这些投资收益来补充主营业务盈利下滑的影响,把缺口补得差不多了。但是,如果这样做,都可以多赚钱的话,谁还愿意去搞实业呢?这些投资收益赚钱的金额不低,但投入的规模较大,投资收益率并不高,所以我们才看到了上市后的净资产收益率马上大跳水的现象。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表现正常,2021年的净融资达到了18亿元,我们查了一下,给出去的融资相关的成本达到了近2亿元。不管是芯导科技想多融一些,还是中介机构想多收些费,反正就把这么多钱给融到了;只是,固定资产类的投资只在2022年花掉了1.5亿元,其他年份几乎不需要再投入多少了。有些朋友要说,主要投入到研发费用中了,其实前面已经看到,上市后的研发投入虽然有所增长,也在5000万元以内,毕竟营收规模有限,过多的投入,盈利能力方面也受不了。
结果就是导致上市前总资产才2亿元,上市后马上增长至20多亿元,负债还和以前一样,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还有所下降。这就导致原来就不错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变成了超级变态的强;这不仅没有提升公司的实力,还导致净资产收益率被严重稀释。拿着巨量的资金搞了一些金融性质的收益,但这些并不需要芯片公司来搞,投资者其实自己就会。
芯导科技2024年的营收和业绩反弹,只是行业波动的结果,其上市融资所带来的资金优势,还没有明显发挥出效益,或者说,想把这些资金发挥出接近其上市前的平均收益水平,还需要其继续努力才行。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