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算起,国祚276年!
有人说,清朝皇帝看似个个都很勤政,但大清最终还是亡了。不可否认,清朝是一个失败的王朝。但纵观历史,清朝称得上是一个标准的古典帝国,也是中国历朝历代中的佼佼者。
清朝,一个十分特殊的朝代!笔者突发奇想:生活在这个时期的清朝人,上至皇室,下至黎民百姓,他们都过着怎样的生活?是苦难还是精彩呢?
一说到这些,很多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拿它和清宫剧作对照,认为电视剧里演的就是真实的清朝。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现实中清朝人的生活,要比电视剧精彩真实得多!笔者搜集了20多张老照片,分享给大家,或许能让你对清朝有全新的认识。
1903年,工匠们正在重建被八国联军毁坏的北京正阳门城楼和箭楼。曾经一直很困惑,高大雄伟的城门楼到底是怎样建成的。直到看了这张老照片才豁然开朗。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
城台北侧翁城内,搭起了物料上城墙的巨大坡道,城台上用杉篙搭建的框架已经成型。城门两侧的地面上,堆放着城砖和木料。想必,四千年前的埃及金字塔,也是这样建成的吧。
清朝末年,年近70岁的慈禧太后扮演观音。她手捧净瓶、身披袈裟、头戴毗罗帽,外加五佛冠,神情严肃。在她面前,摆放着很多荷叶和莲花。场景和氛围看上去有些诡异。
站在慈禧太后左边的,正是晚清大太监李莲英。他穿着武装戏服,胸前端着金刚杵。后面竹子布景上悬挂有木牌,上写“普陀山观音大士”。慈禧晚年,曾自居为菩萨。
清朝时期,在大殿前,光绪帝的妃子瑾妃端坐在正中间的椅子上,身旁左右簇拥着21名侍奉她的太监。一个妃子,竟然配备这么多太监?可见其地位之高,相当有排面。
再看这些身穿华服的太监,个个玉树临风,肩负不同的职责。可以想象,在清朝宫中,这些皇后和妃子等,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华生活。
清朝时期,一名作恶多端的土匪被捕,将施凌迟之刑。这名重刑犯被脱去上衣,双脚还带着木枷锁。几名刽子手将将他绑在木架子上。这名土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得很从容。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亭子下,坐着一些看热闹的百姓。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面,没有人感到害怕。只是远远地张望着。一名衙役检查完毕,从几名刽子手旁边走过。
清朝时期,在一户农家院里,一名身高两米多的男子坐在桌子上。他身材魁梧,脸上却露出了明显的无奈。他的父亲身材正常,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面露愁容。
这名男子,可能得的是巨人症。个子很高,手脚都很大,身上还有一些并发症。这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更别说娶妻生子了。因此,他也就成了家里的老大难。
清朝时期,一名旗人女子身穿旗袍,带着孩子从郊外归来。临近端午节,他们手里拿着从外面采来的树枝和香草。仔细看,这名女子的长相清奇,真的像一个人,但又叫不出名字。
这张照片拍摄于城墙外,高大的城墙十分壮观,突出城墙外面的敌台清晰可见。城墙外干涸的河沟里,有一些黑猪在觅食。这样的照片,很有年代感。
清朝时期,一名老年女子脱掉鞋子,露出了畸形的双脚,脚趾和脚后跟骨骼严重变形,看上去让人触目惊心。可以想象,清朝时期的女子,从几岁起就开始裹脚,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裹脚也称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女性从四、五岁起起,就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此为美。成年后,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
这三名坐在花园里的官员,是清朝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董恂和毛昶熙。沈桂芬,北京宛平人,曾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清朝掌握中央实权的第一代汉人枢臣。
董恂,江苏扬州人,曾任户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毛昶熙,河南武陟人,曾任工部尚书,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上行走。照片中,三位官员坐在太师椅上,个个气度不凡。
清朝时期,福建海滩上,几名日本海盗跪在地上。他们双手被缚,即将被斩首。站在他们身后的是监斩官和警察。这些昔日飞扬跋扈的海盗,面对死亡,每个人脸上表情各异。
当时,一些没落的日本浪人来到福建,为非作歹,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清政府加大力度打击海盗,一旦抓住严惩不贷。这几名海盗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清朝时期,两名年轻的青楼女子,来到照相馆拍合影照。他们是孪生姐妹,长相都很清秀。为了生计,她们选择了这条路。在布景前,两人摆出的姿势,也透露出了不同的性格。
在过去,有一些青楼女子,只卖艺不卖身。她们依靠自己的精湛的才艺,出入烟花场所。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写过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清朝时期,一名进城赶考的男子,带着家仆来到贡院。在这里,他将进行为期好几天的考试,决定自己的未来命运。有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贡院,是举行院试的场所,是从童生中选取生员的考试,俗称"考秀才"。清朝时期的贡院,最著名的当数江南贡院,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
清朝时期,在一座寺庙里,一名男道士和两名女弟子站在香炉前面合影。中间这名男子,身材魁梧头戴棉帽,双手插在袖管里,笑容可掬。
站在男道士左右两侧的是女弟子,她们身穿浅色长袍,裹着长头巾,其中一人还带着眼镜。在过去,男性道士称为“乾道”,女道士则称“坤道”。
清朝时期,人们为了生计,也会去找工作。这不,在一个劳务市场上,几名青年男子正在等人雇佣。他们大多都是搬运工,依靠自己的体力赚取报酬。
照片中,几名男子站在房子前面,但是没有一个雇主前来,他们显得很无奈。是啊,过去的人们不容易,现在的人更不容易,压力都很大。
1903年8月,光绪帝33岁生日。万寿节来临之际,两江总督魏光焘率南京当地官员在两江总督府举行盛大宴会,邀请一些驻南京的外宾出席,共同为皇帝贺寿。
宴会结束后,魏光焘又率众人一起来到到煦园,登上不系舟合影留念。照片中,每个人的站位、前后主次都很讲究。站在C位手拿蒲扇的正是两江总督魏光焘。
这是一张颇有争议的老照片。在公堂之上,官员端坐在堂桌后面,两名师爷认真做好笔录。罪犯跪伏在地,在座的还有两名旁听人员。这明显和和现实的公堂有所不同。
不过,仔细推敲照片细节,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妥之处。首先,照片很明显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桌布上“月光之大”不知所云;中堂画挂的是关于;两侧对联用在书房最为合适。
清朝时期,一名罪犯被判打板子。在院子里,男子褪去裤子,两名衙役分别按着他的头和脚。第三名衙役举起手里的木棒,作出击打的动作。旁边还有一人在围观。
这张照片,人们的动作有些做作,给人的的感觉也像是摆拍的。也可能是在外国摄影师的安排下拍摄的,并不是真的要打。在过去,打板子是有技巧的,有时候能让罪犯少受痛苦。
清朝时期,两名装勇在镜头前展示他们的武器装备。他们看上去很瘦弱,分别扛着步枪和宝剑。这样的姿态,看上去多少有些外强中干的感觉。战斗力就更可想而知了。
清朝时期,在一次庙会上,人们站在架子观看节目。这时,一名旗人女子也走过来看热闹。她奇特的装束,引得周围的人们投来好奇的目光。而这名女子是见过世面的,面对众人的围观,她表现得很自然。
清朝时期,站在济南府成头山远眺。街道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街道两侧是传统的民居建筑,房屋鳞次栉比。近处的街道上,悬挂着“不夜天”的招牌。这几个字,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了当时济南府繁华热闹的盛况。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小吃摊经久不衰。这不,清朝末年,在江西九江,一名男子正在路边摆小吃摊。他的小吃摊造型奇特,功能齐全。两个路人端着碗吃的津津有味。短短一百年间,对于美食,古今何其相似。有道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清朝时期,有不少流动理发摊,方便百姓理发。当然,也有这种开实体店的。照片中,在一个四合院里,就有一间剃头店。两名理发师,正在细心地为顾客理发、修面。他们的挑子上,还带着炉子和热水,服务真是周到啊。
1908年,清军在安徽太湖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两江总督端方坐镇指挥。就在这时,天空突然升起一个外形奇怪的东西。原来,这是清政府从日本引进的“山田式”侦查气球。
气球下方有一个吊篮,两名观察人员随气球升到空中,就能看到很远的地方,能及早发现敌情。遇到紧急情况,吊篮里的侦察人员就会立即向地面人员打出不同的旗语。
清朝末年,福建永春。在村外一座小石桥旁。一名男子遭到恶人袭击后,恶人却夺路而逃。被打伤的男子坐在地上,他的孩子捂着脸坐在旁边哭泣。一些路人站在旁边,安慰这名不幸的男子。
清朝时期,在一座寺庙里。六个孩子围坐在石凳上,中间的石桌上,盘腿坐着一个孩子。原照片没有文字说明,推测他们可能是在玩游戏。
晚清时期,一名官吏骑着马来到镇子上视察,一名随从牵着马。在一家客栈门口,摄影师拍下了这名官员的照片。在客栈的墙壁上,贴着有“生意兴隆”字样的对联。
结束语:清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短短两百多年里,谱写下风起云涌的历史篇章。虽然这些老照片,并不能反映清朝的全部。但是,以古为鉴,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如果让你再回到清朝,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