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古称越州。这里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史。古城绍兴,积淀着魏晋遗风,融着掷地有声的风骨。
然而,上世纪30年代,日军为了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秘密派出了很多情报人员,打着探险家和学者的名义,大肆收集和拍摄绍兴的天文、地理、历史变迁等方面的资料和图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e70fc2e760f80e7fc8e06fa6d29699a.jpg)
日军将这些资料汇集成册,《亚东印画辑》就是日本情报人员取得的所谓“成果”之一。下面这些老照片均出自此画辑。如今,这些照片重见天日被披露出来。再现了80多年前绍兴的真实面貌。原片是模糊的黑白照,为其上色和修复了清晰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6bd011dcf898e768d725689d88a663d.jpg)
这个看上去有些破旧的城门,就是30年代绍兴的西北门——迎恩门。历史上的绍兴,曾经有9座宏伟的城门,那该是多么的壮观。照片中,城门前有小贩在摆摊,很有年代感。
绍兴城墙始建于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可惜的是,这9座城门都慢慢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现在人们看到的迎恩门和都泗门,是后来重建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6282a38a9f514d4b47e378383889986.jpg)
这座城门建在水道之上,这就是当年绍兴的东郭门,城门洞下可通行船只。自古以来,绍兴水路交通比较发达。照片中,一名船夫站在船头撑起竹篙,乌篷船正在通过城门洞。
过去的绍兴人,很有广告意识,东郭门两侧墙壁上的黄金位置,广告牌子十分醒目。城门上方,城垛口有些已经破损。到了1938年,东郭门被拆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959391090ff97fa3b44d3e48078ee90.jpg)
30年代,站在高处远眺绍兴城,高大的城门楼和城墙清晰可见。近处,矗立着一座三间四柱石牌坊。牌坊前面是河堤,大小船只来往穿梭,一座石拱桥横跨河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09ae7830b36c71626e39b2325b3e679.jpg)
绍兴是一座别致的小城。照片中,几户人家临水而居,几名妇女在晾晒衣服,人们站在桥上看热闹。房前就是水,水上有木桥,家家户户枕河而居。
这样的画面,很有生活气息。绍兴城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一阵沁透的水韵气息便扑面而来,感觉人一下子就清醒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7fd45d6ef0b1e129997ddee3080f9ab.jpg)
30年代,位于绍兴柯桥镇景象。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著名的古柯亭。亭子造型优美,飞檐高挑,亭子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古柯亭”三个字十分醒目。
古柯亭是绍兴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又名千秋亭、高迁亭。古柯亭源自蔡邕“椽竹为笛”的故事。东汉时期,该亭是一座驿亭。照片中,古亭、白墙和牌坊倒映在水中,美轮美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840b4cc68d18b687afc6650eae7c3e5.jpg)
这里就是绍兴有名的一处景观——柯岩。这些巨型岩石的造型,像是正在升腾的云朵,十分奇特。其实,这里是古代的一个采石场,常年的挖掘,使得岩石呈现出如此奇特的造型。、
照片中,近处这块巨石,是弥勒石佛的背面;而远处那块巨石,耸立如锥, 婷婷娉娉,是著名的云骨,高度有30多米。顶部有斜着生长的古柏,据说有千年树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943bcdf4744155bc2819d30ee6834e3.jpg)
这是30年代绍兴的一个村落。村子临水而建,岸上的一栋栋房屋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边。石桥边有一个小码头,一名男子划着小船正要靠岸。
绍兴桥多,可谓“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绍兴城,型的“一河五街”格局,临水人家都有河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5befea1639ee531b4ca328f4b4cde08.jpg)
30年代,绍兴孙端镇樊浦村西的古牌坊。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乃“为已故儒士卢维屏妻范氏立”。
这是一座仿木的石牌坊。东西而立,三间四柱三楼,单歇山顶。高7.5米,宽6.5米。牌坊前有两尊巨大的石狮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41bfc79bad3e94b6df27427021b9335.jpg)
这是位于绍兴会稽山上的“咸若古亭”。古亭建于宋孝宗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了。古亭六角,重檐三层,镂空雕饰,极具绍兴地方特色。
会稽山,是中华九大名山之首,具有非凡的历史地位。是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也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0fde58fb9f051ae46cb8fbb28460ea1.jpg)
30年代,绍兴城外,几名船夫正划着桨,驾驶乌篷船通过水门进城,船上装满了货物。艄公揖桨摇橹,听着水声潺潺,好不惬意。
远处的城墙高大雄伟,城墙上的垛口清晰可见。过去的绍兴,水路纵横,船只是主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82178965dde69f514deecf9e2276857.jpg)
这座造型优美的亭子,就是著名的兰亭。该亭始建于晋代,因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而名扬天下。兰亭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昔日,王羲之谢安等经常在兰亭聚会,曲水流觞、宴游赏花。兰亭是中国山水园林的发源地。自兰亭后,中国兴起造园风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5c7922180cd6056089704ec32a7ffcf.jpg)
这座古亭,也很有名,位于兰亭附近。亭子房檐下的匾额上写着“流觞亭”三个大字。亭子造型优美,飞檐高挑。在亭子前面,有曲折的溪流。照片中,流觞亭看上有有些破败。
在古代,王羲之等文人雅士,经常在这里诗酒唱酬。酒杯顺水流漂到谁的跟前,谁就要即兴吟诗作对,如果答不上来就要罚酒。所以,参与者必须得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文采才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85e3a15330f7b4ec189ea9f427aff8e.jpg)
这是30年代绍兴城内的的一个客栈。旁边额墙壁上,斜着有一个巨大的“栈”字。两名伙计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上还摆放着一些食物。看到有人拍照,一名柜台后面的伙计,脸上露出好奇的表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352cf1069c2d1d947ac4984b4ad569f.jpg)
绍兴城内桥多,随处都能看到桥。照片中,一名女子正在从桥上通过。桥面上有一盏简易的路灯。这座拱桥的桥洞很高,下面能通行船只。
据统计,全市现存的604座古桥中,宋以前古桥13座,明以前古桥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古桥550座。因此,绍兴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最全、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1bf3fec9fe41fb58f23c73167845ee5.jpg)
这是30年代绍兴的桥闸——三江闸。该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预防内涝和海潮倒灌而建此闸。三江闸位于钱塘江、钱清江与曹娥江交汇处。
这座桥闸长度有108米,宽9米,共有28个桥孔。现在还有部分明代桥墩遗迹存在。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88635a0ba7ea26f534f5e1cc4219602.jpg)
从照片中看,这是一处寺庙。看上去非常古朴。这就是30年代绍兴著名的大禹庙景象。大禹庙位于绍兴东南郊的会稽山,始建于南朝梁初,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df753c00111fbb2b3a61916792a42bb.jpg)
这座看上去光秃秃的山,是绍兴的府山。有曲折的小路通向山顶,山顶上有一座六角亭子——望海亭。望海亭,始建于唐代。后世历经多次毁建。
1981年,绍兴重建望海亭。到了1997年,望海亭被拆除,在原址建起了“飞翼楼”。仿照春秋时期之建筑风格,高21米,共有5层。看上去十分壮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98d12b218b880db5f74ec93725b71df.jpg)
30年代,绍兴一条小河里,两名渔夫正驾驶小船捕鱼。两只船的船舷上各站着七八只鸬鹚。鸬鹚的脖子上套着绳子,下水捉到鱼后,渔夫就可以把鱼取出来。这是一种传承了上千年的捕鱼方式,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0497a4b19cb09ac9982886348360bab.jpg)
30年代,绍兴城内的一个黄酒手工作坊前。一名工人正清洗酒缸,废水直接倒进了河里。绍兴盛产黄酒,清朝时就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产之一。
绍兴黄酒呈琥珀色,馥郁芳香。绍兴黄酒品种甚多,著名的有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等。你喝过绍兴黄酒吗?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品尝一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e0841e9297a440bb4e883ea98cf7d2a.jpg)
30年代,绍兴城内一条小胡同里的情景。胡同很窄,的路面铺着石板。小巷里有一个染布作坊,染好的布匹,挂在小巷上面的横木上晾晒。
路旁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一名女子从石牌坊前经过。这样的小巷,在当时的绍兴城内很普遍。一条小巷,蕴含了多少故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af20c83cf78d5a6a41e150689685697.jpg)
这是会稽山上大禹庙内的几座碑亭。八角亭子为窆石亭,亭下有窆石,窆石上可见斑驳的刻字,传说是大禹下葬时使用的。窆石亭附近,还有几座碑亭,亭下都立有石碑。亭子旁的房屋已经坍塌,只剩下了山墙,一片衰败的景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8c2e8591f39a57a03a33648eca495c5.jpg)
这张照片,拍摄于绍兴柯桥镇。柯桥镇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镇,是著名的水乡、桥乡,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境内有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纤道、太平桥和融光桥,有保存完好的古镇建筑群。造型奇特的柯岩,更是闻名海内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a71f6fcb41b87aebee18109c12892ae.jpg)
30年代,绍兴城内一座小码头上的景象。码头边上停着很多乌篷船。烟雨朦胧,小桥流水。几名船夫用竹篙撑着小船驶过河道。岸边是绍兴传统的民居建筑,古色古香。
结束语:绍兴,钟灵毓秀历史悠久。回看30年代绍兴老照片,江南水乡风貌令人惊叹。时光如梭,短短80多年,现在的绍兴变得更加美丽,城在水中立,水在城中行。你去过浙江绍兴吗?在你眼里,绍兴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