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中,首辅严嵩看起来,始终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衰老老人。
儿子严世藩则是怼天怼地的官二代,整日口头禅是“两京一十三省都在他肩上担着”。
因此小阁老,人称大明举重冠军。
在嘉靖眼中,严阁老年纪大了;在胡宗宪眼中,老师整日被那些人围着,不知道实情。
姜还是老的辣,严嵩对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剧中几次他对儿子严世藩所说的话,是他一生经验的总结。
字字珠玑,放在今天,领会其中的意思,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只有一个人可以遮风挡雨,那就是我,不是你!你和你用的那些人没有谁替我遮风挡雨,全是在招风惹雨!皇上呼唤的风雨,我遮挡二十年了,你们招惹的风雨没有人能替你们遮挡。一部《二十一史》都只诛灭九族,唯有我大明朝可以诛灭十族!扔掉你手里那把伞,它救不了你,也救不了我严家。
严嵩的这番话,是说给嘉靖听的,让皇帝放心。
刚才在大殿中,嘉靖气急败坏,是因为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的旗号,在浙江低价买田,这让道长的面子往哪里放。
自然要将内阁严家父子叫来,问浙江的实际情况。
当时的严世藩确实不知道,浙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郑、何并没有向他汇报。
严嵩的警惕性要比儿子高得多,他看到儿子一番回话,平息了嘉靖的怒火,但嘉靖的怀疑并没有减除。
因此在大雨中,严嵩必须要给儿子一个教训,给皇帝演一场戏。
在暴雨中,严嵩打翻儿子打的伞,训斥严世藩,他自然知道嘉靖也在看。
严嵩知道儿子没有给皇帝背锅的自觉,因此他要打醒儿子,借此向嘉靖表忠心。
不得不说严阁老的爱子之心,希望儿子觉悟,将姿态放低,让皇帝放心。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先要自己人争气。
在宫里大雨中,严嵩对儿子严世藩进行了一番教育。
回到家中,严世藩也说出了自己的苦处,父子两人在情绪上都发泄出来了。
严世藩很聪明,看问题也很尖锐,但是管束不住下面人,贪心过大。
他最大的问题,是将自己看作大明的合伙人,不愿意背锅。
在严嵩的眼中,这是危险的,严嵩做首辅二十年不倒,是因为他手上有人,有一党,这是他和皇帝谈判的资本。
严党依附的人多了,参差不齐,很多事情严嵩并不能控制。
他对儿子以及儿子的核心团队的鄢懋卿、罗龙文说,我们自己人要争气。
有人才是严党抗衡嘉靖的资本,严嵩这时眼中闪着平时一直深藏不露的光,这才是严党首揆的样子。
这二十年你爹不只是杀人关人罢人,也在用人!国库要靠我用的人去攒银子,边关要靠我用的人去打仗,跟皇上过不去的人要靠我用的人去对付!这就是我要对你说的话,用对了人才是干大事第一要义。
之前三巨头私下见面,嘉靖非常忌讳,让严嵩在家养病,吕芳被打发去吉壤,徐阶去宫中值班,将三巨头隔开。
严嵩在家晒书,谁也不见。严世藩在门口叫门,也被拒之门外。
严世藩去宫中,司礼监太监拦住他,不让他进宫。
在家晒书的严嵩,心里还是想着儿子,晚上叫来严世藩。
为什么严嵩要出而反耳?
他对儿子说,徐阶在宫中私下见了张居正。
之后陈洪又去见了徐阶,并向徐阁老示好,但被徐阶拒绝,并背诵了《祭十二郎文》中一段。
严世藩很惊讶,自己老爹在家,短短几个时辰,就知道了下午宫中发生的一切,而且还那么详细。
可见严嵩在宫中的情报系统,非常发达,超过儿子严世藩的想象。
严嵩叫儿子来,其实是要给他分析形势,严党不要自乱阵脚。
徐阶之所以要对陈洪背诵《祭十二郎文》,表面是拒绝陈洪的合作,深层次是他目前还没有能力倒严。
原因,严阁老也对儿子说了就是严党手中有人,可以帮皇帝做事。
倭寇不能不剿,不能全剿,这才是要紧的话!
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倭寇在,胡宗宪就在,胡宗宪在,就谁也扳不倒我们。
严嵩对儿子分析完目前徐阶不可能立刻倒严,但立刻话锋一转,让儿子给胡宗宪写信,此时胡宗宪还在前线。
严世藩觉得胡宗宪背叛了严党,不愿意给他写信,此时严嵩目露凶光,告诉儿子严党不倒,就是要靠胡宗宪,让他写信赔罪。
严嵩口述,严世藩代笔,最要紧的,杨金水要押解回京了,半个月内希望胡宗宪打几场胜仗,但是获得胜利后,立刻停止休整。
因为严党只要有胡宗宪在,皇帝就不敢轻易动严党,这是他们的一张护声符。
严嵩了解弟子,不会背叛严党,这个道理儿子严世藩并不清楚。
这时才会发现严嵩是一个毫无底线的政客,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国家的利益。
此刻的严嵩才显示出他的本色,凶狠无底线,这样的模样,严世藩也有很多年没有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