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开打之前,粟裕接到一封电报,毛主席罕见地批评了华东野战军排兵布阵有缺点。
毛主席说:“你们文子电部署的缺点是将打援兵力放在正面,而不是放在侧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76页)
又带着指责地口气问:“你们文子电未提到渤纵(笔者注,华野渤海纵队),不知何故?”
这在以往的电报中是很少见的。因为伟人一向十分欣赏粟裕的排兵布阵,基本没有否定过,更不要说具体到某一部兵力怎么部署。
更有甚者,伟人直接否定了粟裕原来的开战日期,将其推后15天。
这么长的时间差意味着什么?伟人对华野的战前准备、排兵布阵都有深深的忧虑。
伟人为何对粟裕这么不放心呢?是粟裕真的有问题吗?
一、伟人在担心什么
1948年10月,淮海战役进入紧张的准备期。
粟裕信心满满地准备大兵南下,第一刀就杀向黄百韬兵团,断国军左面大龙。
与粟裕截然相反,伟人此时却心事重重,满怀忧虑。
西北战事进入白热化,彭总的力量还不足以消灭胡宗南和马家军。东北更是到了最后拼刺刀的时刻,但育帅部署失误,营口漏了一个口子,国军一个军的兵力得以从海上逃跑……
总之胜利之中都有点不完美。
伟人对华野这边担心的事也很多。
第一是陈毅走了。城南庄会议,刘邓二公提出中原局、中原军区人手不够,伟人亲自定策让陈毅到中野、中原军区当副司令,华野司令员兼政委职务保留,但华野工作由粟裕代理司令员兼政委,实际上是军政一肩挑了。
虽说初衷是加强粟裕在华野的权威,利于其统一指挥作战。但毕竟陈毅多年老总,他的威信是粟裕无法完全替代的。陈毅走后,华野虽然连续打胜仗,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华野内部还是有一些争议的,尤其是济南战役,一些老将更改了粟裕的部署,差点把一场好仗打坏。
粟裕下棋素来是下一步看三步、预留无数后招的天才级选手。根据一些分析,济南战役有可能打成吸引徐州国军北上、进而能歼灭更多敌军的超级大仗。华野32万大军,粟裕只用14万攻城,18万留着张网以待,而且是他亲自坐镇准备打援。谁知济南攻下太快,徐州国军还没来得及北上,城就破了,徐州国军也就此缩回,丧失打大歼灭战的机会了。
这一点,以伟人的智慧,不可能没有察觉。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伟人也一清二楚:有人不服粟裕。但形格势禁,再让诗帅回华野绝不可行。只能给华野更多的准备时间,好让饶粟谭一起把内部关系理顺。
第二,打淮海仍有不同意见。
许世友腿伤在济南战役后仍然没好,没有参与淮海战役筹划准备,直接留在后方养伤了。山东兵团续由副司令员王建安指挥。王建安建议,以兵团为单位分配作战任务。
左王建安
这个建议引起粟裕不快。
按王的说法,打济南时没怎么出力的一兵团(一、四、六纵)和三兵团(三、八、十纵)全体出动,去打黄百韬。打济南出了死力的二兵团(也就是著名的山东兵团,七、九、十三纵),去打台儿庄。
王建安的考虑也有合理之处,三个兵团互相维持各自建制,比较好指挥。同时,也可以让出了大力、付出较大牺牲的山东纵队休整一下。
粟裕不同意。
粟裕虽说惯于行险,而且往往能于险中求胜,比如孟良崮、豫东,都是险到极点、极有可能反胜为败的。但他有一条从来很谨慎:绝不梭哈。
不区分实际情况,直接把两个兵团压上去,万一败了怎么办?
他对华野十几个纵队的情况非常了解,谁善攻、谁善守,像十纵这种善打阻击的部队,让他去打攻坚,怎么能打得好?
中央军委提醒粟裕要注意王建安的建议,粟裕毫不给情面,直接复电拒绝,声称必须按各纵特点打乱原有兵团,用善于攻坚的、人数比较充实的纵队用于打黄百韬。
至于山东兵团在济南战役所受的伤亡,粟裕说已经补齐兵员,不建议放在次要位置,该上就上。伟人一看粟裕态度如此坚决,也就只好给了粟裕一个台阶下,按他的来。
大战在即,如果高层作战指导不一致,将会发生严重问题。
伟人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所以,伟人直接干预了华野的领导分工,让尚在济南的粟裕、谭震林(时任华野副政委)立即南下到一线指挥,后方事务全都交给饶漱石处理。
什么意图呢?不让前线四个兵团各自为政了,不让粟裕后方遥控了,立刻、马上、直接接管一线指挥。
粟裕明白伟人的苦心,立即乘车赶往前线。途中由于驾驶员连日疲劳,吉普车一下子翻到沟里,所幸车速不快,粟裕并没有受伤。粟裕也会开车,便亲自开车跑到土山指挥所。毛泽东得知后甚为担心,再电指示,粟裕指挥位置必须后撤5公里。
到了关键时刻,才显出伟人对粟大将是真偏爱。
二、黄百韬险些突围
当然,伟人担心的不全是自家的事,对敌人的情况也作出最充分、最严重的估计。
战略上邈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大军事家的本能!
但是普罗大众没有这样的意识。
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包括八一制片厂的经典电影《大决战》,也把一些不明真相的世人带歪了。大家都认为,黄百韬像傻子一样,呆在新安镇坐等华野来包围。
比如电影中那个经典的片段,黄百韬陷入困境时,曾经有三不解:
第一,为什么在新安镇等44军等了两天。
第二,为什么没有在运河上多架几道浮桥。
第三,李弥兵团为什么不在曹八集掩护七兵团。
电影剧照黄百韬
这的确是黄百韬说过的话,《大决战》忠实地记录了这个历史瞬间。
但不得不说,这个片段仍然误导了世人,尤其是对这段复杂的军史不太熟悉的朋友们,很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印象:
黄百韬行动迟缓,粟裕用兵如神,解放军及时赶过来,把黄百韬包围起来了。
事实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44军虽然走的慢,但并没有耽误黄百韬所部的行军速度。黄百韬是一边行军一边等的,他手下有五个军,25军、63军、64军、100军,再加上44军。五个军有四个都过了运河,44军后至先过,一到河边就安排上了。留在运河东边的是负责侧翼掩护的63军。
等了两天是等了两天,但并未影响大局。毕竟原来的十万人马要开拔,也需要准备时间,并不是一声令下说走就走的。
其次,多架浮桥的问题。其实不多架浮桥,七兵团也基本都过了河,只不过慢一些。63军之所以留在运河东边被华野咬住吃掉,完全是63军自己作死,没把华野放在眼里,感觉华野追不过来。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黄百韬得知华野南下的消息之后,以非常快的动作指挥十几万人开始西撤,他的反应速度是合格的,如果满分100分,至少可以打85分,甚至更高。
如果他能够充分发挥出本事,其友军也基本配合,那么他完全有能力在华野大军赶到之前撤到徐州。
之所以被赶上,一来他没料到冯治安部起义了,把原本在北面替他隔挡华野的贾汪一带空出来了,华野可以畅通无阻地赶过来。二来李弥原来在徐州东面曹八集接应,提前跑路了。
黄百韬善跑善机动,作风果断、心眼相对实一些,这是他有别于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等人的最大特点。
粟裕大概只认识到了黄百韬善战的一面,而对其反应速度可能略有轻视,所以对黄的重视程度,可能没有达到伟人的高度。
伟人对这个与华野对抗多年、且基本没吃过大亏的黄百韬,虽然并不是很熟悉具体细节,但从整体概貌上判断,得出了正确结论。这就是伟人超出寻常的战略判断力所在。
伟人对黄百韬给予了充分重视,充分高估了打黄的难度,所以才提出尽量推迟华野南下的时间,以便一开战就能迅速掌握先机。
推迟的这十五天左右时间,给了粟裕更多准备时间。
饶是如此,华野南下追击,也一直跌跌撞撞,差点就围不住。
三、粟裕不是诸葛亮
点题一句话:粟裕不是诸葛亮。
他不可能算到敌人每一步行动,以及我军的行军速度、执行效率,只能凭感觉进行部署。
比如,华野首期战役目标就落空了。
粟裕与伟人之前来往数电,一直力求在运河以东就把黄百韬兵团干掉。但因为我军各纵离运河实在太远,无论再怎么快,也无法及时赶到。
这能怪粟裕吗?不能,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你不能要求处于热兵器初级阶段的解放军步兵,像现在高技术信息化部队一样准时到达、定点打击。
换谁来,刘帅?徐帅?育帅?甚至是伟人或朱老总亲自出马?都办不到。
粟裕强就强在,在不断变化着的敌我形势中,以极为精准的反应,迅速调整我军兵力部署,一边追一边围,在高速运动中,把黄兵团围住了。
形象地比喻,就像牧羊犬赶羊群,一边跑一边不断调整路线、驱赶将要离群的羊,最终使羊群一直处在控制范围中。
我们举围歼63军的例子就能看出粟裕用兵的妙处。
粟裕先派九纵直扑新安镇,企图抓住黄百韬的兵团部,九纵在聂凤智率领下昼夜兼程,赶到时发现新安镇人去楼空,已无国民党军。当地百姓说,国民党军刚走两小时。
刚走的国军,就是殿后的63军。九纵挨了粟裕一场挤怼,虽然不是明批,聂司令脸上也挂不住,不顾部队疲劳,急追63军,在窑湾镇追上,一到就开打……
粟裕同时命令西面的四纵紧急去抢占运河铁桥,但也没来得及,黄百韬兵团大部分部队都已经过河,只有一个师还在东岸。
这时,最能显示水平的场面来了。
四纵一边跑一边打,抓住这路国军一顿打,但还没打完,就过河向西追击……
八纵也兼程杀到,接着四纵的茬,继续揍这路国军,打了个差不离,也迅速过河向西追击……
九纵正在把怒火向63军倾泻,打得难解难分。63军是余汉谋的广东部队,很难纠缠(当然,这个军也正是因为自恃战斗力不弱,才拖拖拉拉走得太慢,可谓傲慢与偏见害了它)。
粟裕一声令下,九纵不要纠缠,放弃63军,赶紧与四纵、八纵一起过运河,去打大鱼,小鱼留下不管了。
三个纵队啊!近八万人。就在这样高速运动中,一边跑路一边搂草打兔子,自己的速度没耽误,还把兔子打瘸了。
当然粟裕并没有放弃63军这只瘸兔子,命令落在后面的一纵接过九纵的接力棒,继续猛打,最终一纵以一个军的兵力打敌人一个军,全吃光了……
赶过河的部队终于没有再耽误事,拦头截尾,把黄百韬将近四个军的兵力围困在碾庄。
大家想一想,那时可没有什么卫星定位,也没有什么实时音视频通信设备,粟裕就凭原始的无线电台与前线保持沟通联络,为啥能控制的这么精准?
一方面,无可置疑,是靠粟裕大将敏锐的战场嗅觉与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的定力。他始终把握住了重点,那就是逮住黄百韬兵团主力,而不是其他次要敌人,比如落在后面的63军。要知道,粟裕最喜欢打的就是运动中分割、包围、歼灭,仍能忍住诱惑,没有就地用重兵围歼。淮海战役有好几个妙笔,粟裕高速追击完成合围,绝对是妙笔中的妙笔,杰作中的杰作。
另一方面,就是靠伟人留出的15天准备时间。这15天时间让华野得到了什么呢?粮食、弹药、冬衣、情报,等等,有很多。
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淮海战役从始至终形势都十分复杂,兵力运动方向复杂,敌我布势复杂,越是复杂的形势越要统一思想,否则你想往东打,我想往西打,纵有百万大军也无精诚合作之力。伟人把粟裕调到前线,干的最重要的活儿就是统一思想,突出中心。大家都明白了主次之分,否则四、八、九、一纵这四路部队不可能在高速运动的状态下,交接作战任务交接的这么丝滑,就好像提前推演好的剧本一样。
开战后粟裕才悟到伟人的高明所在,这是思维和信息差带来的不同决策,粟裕越发感到伟人的英明。
统帅与元帅的密切配合,终于造就一场神奇的战役。
粟裕这大将军,差点让几棵墙头草给捣蛋飞了。
越能越要敲打,御人之术
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