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住粟裕,解散兵团,禁止大打,47年毛主席为何做如此奇怪的决策

东效聊历史 2023-06-11 01:32:06

1947年9月14日这天,粟裕心情非常好。

新华社播发了他的一番谈话,谈话内容是关于华野刚刚打胜的沙土集战役。

这个谈话一扫两个多月以来的阴霾,粟裕谈的意气风发,宣称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并称将继续扩大胜利,言下之意,还将发动大的攻势作战。

粟裕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兴冲冲地筹划着下一步的作战任务,下令把华野司令部直属机关人员下放到战斗单位,一切都是打仗的样子。

但谁也没想到,就在华野上下积极备战的时候,毛主席突然接连两封电报,硬生生刹住车,命令华野近期不要再打大仗,时限至少两个月。

包括粟裕在内的华野高级指挥员们,都有点懵。

主席是什么意图呢?

一、粟裕急欲复仇

1947年七月分兵后,华野一直没怎么打胜仗,被国民党军追得很狼狈,粟裕一生中最大的失利南临之战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华野内部也爆发过争论,谭震林、陈毅对粟裕都有很严厉的批评,当然这都是党内同志间的意见分歧,并不涉及个人恩怨。

华野的不利局面,直到9月上旬的沙土集战役才得以扭转。

粟裕以非凡的军事才能,整顿在鲁西南、鲁南频频失利的几个纵队,在国军邱清泉第五军等精锐主力连续追击的情况下,于不可能之中强行分割第五军和整编五十七师,用两天多的时间包围歼灭整编五十七师9500多人,俘虎敌中将师长段霖茂以下官兵7500人。

邱清泉闻讯急忙停止追击,华野鲁西南各军得以暂时有一个休整的时机。

从中央到华野都比较高兴,所以有了新华社采访粟裕并播发他的谈话之事。

粟裕的决心很鲜明,准备趁热打铁,继续在鲁西南打几个大仗,争取再干掉国军一支“五大主力”。

五大主力已灭其一(孟良崮战役),其余四大主力,整编十一师、第五军在鲁西南和河南,新一军、新六军在东北。

若再灭一主力,华野的地位功劳,显然要再升一格,力压东野了。

中央之前要求华野西兵团接受刘邓指挥,纳入中原局领导之下,华野将面临东西两大部分分割开来的尴尬。这是华野将士所不欲见的。

陈粟谭等高级领导,也想通过打几场大仗,彻底奠定华野独当一面的地位,避免这样的尴尬。

这种话只能在心里想,不能摆到面上说。

没过几天,机会来了。

9月23号,也就是新华社新闻之后第九天,粟裕就发起了曹县战役。目标是干掉胡琏整编十一师。

胡琏自南临战役之后,听闻粟裕施展乾坤挪移之法杀到鲁西南,狠狠打了邱清泉一顿,昼夜兼程赶到曹县,屁股还没坐稳,就迎来华野六个纵队的围攻。

南麻战役时粟裕四个纵队没打下胡琏,此时兵力增加到六个纵队,而且是新胜之师,吃掉胡琏当不在话下。但胡琏并不怕,鲁西南地势平坦,各路国军近在咫尺,来援方便。胡琏遂作固守待援之势。

果然,华野六个纵队还没展开围攻,国军第五军、整编第十师、整编七十五师就赶到曹县救援。

粟裕估量敌我兵力,感到无法打胜,遂率部脱离战场。

毛主席下令停止大打的电报,就在此后一个星期内连续两次到来。

二、毛主席什么考虑

两封电报,第一封在9月30日发来。第二封在10月3日发来。

第一封还给华野留了点面子。

核心意思是指导华野两路分兵,向安徽、河南中南部挺进,但是同意粟裕随时保持三个纵队的主力集中起来,和国军主力部队打大仗。

但到10月3日口风就完全变了,严令不准再打大仗,兵团以纵队甚至师旅为单位解散,分头行动,即使遇到国军主力需暂时集中主力,集中的规模,也不得超过六个师或旅,大概两个纵队的规模。

为啥突然来了个急转弯呢?毛主席难道不相信粟裕的能力了?

这个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理解,需要从全局看。

很少有人注意过,毛主席对华野的关注度,从1947年八月以后,就持续呈下降趋势。

大家看看《毛泽东军事文集》就能发现,1947年上半年,尤其是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前后,伟人与粟裕几乎无日不电,既讨论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又讨论具体打法,还一再谆谆告诫粟裕保持耐心等等。

那时的互动有多亲密而频繁,就越能反衬出八、九月间有多冷淡。

八月到九月底,伟人几乎没有对粟裕作出什么实质指示,尤其是作战问题,全部避而不谈。

是不是伟人这段时间生病了、休息了,无法理事?

不是。

细观彼时,伟人与东北林罗、西北彭总,乃至刘邓、陈谢(陈赓兵团)的指示互动,仍然一如既往,总有之,分有之,战略有之,战术有之。

就算是军事外行,也能看出问题了吧?不让华野打了。

原因是什么呢?

笔者感到直接原因是粟裕在沙土集战后上报的一份情况报告,主要内容是分析华野西兵团各纵的伤亡和现状。

此报内容极长,故笔者几摘录有关内容,若有兴趣者可查看下面的图片,此处只做重点解读,到底是哪些地方触动伟人,致其断然下定决心不再大打?

第一,部队伤亡不小。

一纵(叶飞)、四纵(陶勇)各战斗减员九千余。这两纵历来是粟裕打不开困局时,用来开山劈石的,鲁南分兵,再到鲁西南作战,两纵伤亡不小。另有非战斗减员共1.3万人。加起来两纵减员2.2万人,伤根动本了。

三纵、八纵、十纵各纵都伤亡四到六千人,六纵(王必成,华野三虎之一)减员四千。

粟裕直接掌握的野战部队二十万左右。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国军如果集中三到四整编师约十万人,我军就难以拿下。

第二,根据地不稳固。

华野的老根据地在山东,不少部队都是在很短时间内从山东杀到鲁西南进河南、安徽,一方面没有稳定的后勤供应,另一方面,部队有思乡之情,下一步不好打。

但是粟裕得出的结论是,还可以打大仗,可以集中三纵、六纵、八纵、十纵及中野配属的十一纵,也就五个纵队,继续寻机歼灭国军主力部队。

虽然粟裕也提到了,下一步的重点是挺进敌占区,打到外线去,但明显是以打大仗的姿态挺进敌后。

伟人大概感到了危机,这才断然下令不得打大仗。

华野的伤亡率,确实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我们看一组数据对比。

宿北战役,我军伤亡8766人,歼敌21534人,1:2.5。

鲁南战役,我军伤亡8058人,歼敌53536人,1:6.6。

莱芜战役,我军伤亡8854人,歼敌56805人,1:6.4。

孟良崮战役,我军伤亡1.2万,敌3.2万,1:2.7。

南麻临朐战役,我军伤亡21586,敌14514,1.5:1(这是唯一一场我伤亡大于敌的)

沙土集战役,我军伤亡约3900,敌9500,约1:2.4。

豫东战役,我军伤亡33273,歼敌85749人,1:2.8。

济南战役,我军伤亡26991人,歼敌10.4万人,1:3.9。

淮海战役围歼黄百韬系列战斗,我军伤亡4.9万人,敌约11万人,1:2.2。

历次战役的性质不太一样,我们试作简单的分析。

鲁南战役、莱芜战役两战伤亡差距最大,我军以极小代价歼灭敌人极大有生力量,此两 战都是我军进行充分准备和谋划,在扰乱敌人阵型、指挥、协同的情况下,在敌人自乱阵脚的情况下打出来的。这种比例极为悬殊的伤亡,是在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不熟悉粟裕指挥风格,忙乱糊涂的情况下打出来的。后来长了教训,再没有在单场战役中吃过这么大的亏。

宿北战役、沙土集战役皆是我军被敌尾追过程中,以急停反抄的打法,硬吃敌多路进兵中的一种,部队行军强度极大,而且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故而伤亡比接近。

孟良崮、豫东两战,是粟裕军事生涯中两座高峰,都是代表其指挥艺术经典之作。这两战的共同点在于,在不可胜之中寻找可胜之机,虽然敌人重兵集团猥集一团,粟裕仍可想方设法割裂之、包围之、歼灭之。这两场战斗敌我伤亡也比较接近,根本原因是,虽然我军在谋略上胜出,但具体战斗是硬啃、猛攻,精兵对精兵,毕竟国民党军精锐也不是吃素的。

后来围歼黄百韬战役也是如此,战略上我军占了先机,但战术上丝毫取巧不得,是靠广大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战斗伤亡极大。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无限接近一个事实,粟裕的指挥风格最突出的是喜欢打并且能打胜险仗,这与101、刘帅不太一样,后两位不逼到一定程度绝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想与不善于冒险。

打险仗的好处是取得震慑敌人的战果,极大提振我方士气,在战局胶着的时候实现大翻盘、大逆转。

华东战场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粟裕这么指挥出来的。

但代价也是明显的,部队伤亡比较大。

毫无疑问,如果粟裕在挺进豫皖苏的过程中继续寻求歼灭国军主力,有且只有一条路,继续打险仗。

伟人看到战报后,有些担心。如果再保持这样的节奏打下去,华野西兵团还能支撑多久?

停止打大仗,这又是一条重要原因。

三、更重要的事

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啊,这不是伟人的风格。

之所以叫停大仗,避免更大损失的同时,有更为深远的考量。

内线转外线,从战略防守到战略进攻,不是一夜之间摇身一变,需要有一个准备的过程。

进军豫皖苏,就是做这样的准备。

伟人致电陈毅粟裕,鲜明指出,当前有许多问题:

1.部队干部对土改教育认识不够深刻。

2.打惯了大歼灭战,对打小仗、打国民党地方民团不感兴趣。

3.不重视根据地(解放区)建设,不愿把骨干部队下放到县区。

4.不愿意抽调干部到根据地工作(甚至视到地方工作为“下放”)。

5.对根据地武装建设不重视,重上调使用,轻扶持帮助。

这些问题,都是暂时取得胜利后,盲目乐观、过于追求当下胜利导致的。

粟裕的反应速度是顶级的,一见伟人如此说,马上领悟到意图是什么。以他的洞察力,更是敏锐认识到伟人意图的正确性。

他马上转变了战略态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向中央提出如下对策:

1.加速完成部队中的土地改革教育,帮助群众进行土地改革。

2.每个纵队分工负责一个分区,帮助地方政权建设新的根据地,在豫皖苏扎根安家,彻底断绝返回山东的思乡之情。

3.新开辟的分区,要拨一个正规团作为该区的地方武装骨干。

4.继续抽调华东野战军干部到豫皖苏刚刚开辟的各分区工作。

从打大歼灭战,到闷头做发展根据的工作,粟裕这个弯转的快到连伟人都出乎意料,伟人兴奋的起草回电,高度肯定粟裕的做法,并完全同意按此加强解放区建设。

1947年11月,粟裕在华野前委扩大会议上决定,在之前抽调1000名野战军干部的基础上,再抽调1000名到豫皖苏各个解放区工作。

当时华东战场国军正在加紧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对山东解放区的反攻。

在这样紧要的关头,把主力纵队放下去搞根据地建设,把正规军降格为地方部队,有些干部议论纷纷,不是很理解。

粟裕虽然听到了一些消极反对的声音,但决心已定,必须执行到底。他还亲自决策,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的大事:下放整整一个主力团!

八纵二十四师一个主力团留驻于豫皖苏第五分区,粟裕令该师副师长王建青和政治部主任华楠亲自留下负责当地工作。

豫皖苏第五分区,位于平汉路与陇海路的交界之处,位置十分关键,是华东与中原的交通咽喉。一个主力团是什么概念?这种规模的部队,可以独力完成一个战略要点的攻守任务,用的好了,可以发挥出战役级别的作用。

粟裕不仅善于打仗,建设根据地也是一把好手。

各主力纵队下放的干部、部队,就像播下的种子,很快就遍地开花。

到1948年上半年,在广大的黄淮平原上,华野新解放了县城24座,建立了20多个县级党政机关,零散发起的战斗歼敌7万多人,新发展地方武装6万余人。

中原地区我之根据地,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地连南北,横跨东西,除了几座大城市还在敌人手中,广大农村地区为我所有,这些新的扎实的根据地,成为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对敌发起战略决战的有力支撑。

粟裕打造新根据地成果,在敌人眼中也看的清清楚楚。

淮海战役结束后,被俘的国民党总统府少将参军、徐蚌会战战场视察官李以劻回忆,黄百韬曾在一封电报中说,国军七兵团伤亡二万余人,负伤者七千多人,欲运回徐州救治,却因为徐州附近到处都被共军发展为解放区,无民夫可征,伤员坐以待毙,后来竟是共军出于人道主义,动员解放区民众,帮助国军将四千余伤兵送回徐州。

黄百韬哀叹,共军这一手,比当年张良的四面楚歌还要厉害,我们的伤兵在徐州医院到处宣传,讲共军的好处……

伟人的高瞻远瞩,粟裕的精准执行,造就了那段永垂青史的光辉战史。

9 阅读:2024
评论列表
  • 2023-07-05 21:55

    每篇文章粟将军的热点都很高!

东效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