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同样有致命风险!注意:做好这几点,可有效预防

小王的备忘录 2025-01-22 05:16:50

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控制血糖是日常的重中之重。大家往往对高血糖的危害耳熟能详,却容易忽视低血糖带来的致命威胁。事实上,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是潜藏在暗处的 “定时炸弹”,一旦触发,后果不堪设想。

65 岁的李大爷患糖尿病已有 10 年,平日里他一直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饮食也控制得很好。一天下午,李大爷像往常一样去公园散步,走着走着突然感觉心慌、手抖、出冷汗,紧接着就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幸好旁边的路人发现及时,拨打了 120 急救电话。

医生赶到后,立刻为李大爷测量血糖,结果显示血糖值只有 2.5mmol/L,属于严重的低血糖。经过紧急处理,李大爷才逐渐恢复意识。这次的经历让李大爷和家人心有余悸,也让我们看到了低血糖的可怕之处。

警惕:长期高血糖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慢性损害!

身体处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下,不仅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还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导致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此外,高血糖还会损害神经,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常出现手脚麻木、刺痛等症状。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低血糖的危害同样很严重!

虽说长期高血糖的危害严重,但是低血糖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

当血糖水平过低时,大脑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初期可能表现为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强烈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果低血糖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就会进一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乏力、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抽搐。长期反复的低血糖发作,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

而且,低血糖引起的身体应激反应,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对于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那么,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呢?

原因有很多。

1. 药物使用不当是常见的因素之一,比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过大,或者服药时间与进餐时间不匹配等,都可能导致血糖降得太低。

2. 饮食不规律也是重要原因,有些患者为了控制血糖,过度节食,或者错过正常的进餐时间,导致身体摄入的能量不足。

3. 运动量过大同样会引发低血糖,运动可以消耗身体的能量,降低血糖水平,如果在运动前没有适当调整饮食或减少药物剂量,就容易出现低血糖。

4. 此外酒精也会影响血糖代谢,糖尿病患者大量饮酒后,尤其是空腹饮酒,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既然低血糖如此危险,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预防呢?

首先,要严格遵循医嘱,合理使用降糖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在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其次,要保持规律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尽量做到一日三餐均衡分配热量。运动要适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运动前可以适当加餐,随身携带一些糖果、饼干等,以备不时之需。

再者,要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规律,尤其是在药物调整、饮食改变或运动量增加后,更要密切监测血糖。一旦发现血糖过低,要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如立即吃一些含糖的食物,如糖果、果汁、饼干等,15 分钟后再次测量血糖,若血糖仍未恢复正常,可重复进食。

总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一场持久战,既要警惕高血糖的慢性损害,也要防范低血糖的急性危险。只有全面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做好自我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低血糖问题,在与糖尿病的斗争中,守护好自己的健康防线。

0 阅读:8
小王的备忘录

小王的备忘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