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因耆婆善别音响,至一冢间,见五髑髅,乃敲一髑髅问耆婆:“此生何处?”曰:“此生人道。”世尊又敲一曰:“此生何处?”曰:“此生天道。”世尊又别敲一问:“此生何处?”耆婆罔知生处。
——《五灯会元》第一卷 释迦牟尼佛
白话直译:据传,耆婆善于分辨声音,能从声音中洞悉过去与未来。
为了验证其真假,佛陀就带耆婆来到一处坟地,看到有五具骷髅。佛陀就敲了一下其中一具骷髅,问耆婆:“你说此人现在投生到哪里去了?”
耆婆无有迟疑的说道:“此人已投生人间道。”
佛陀又敲了敲另外一具骷髅,再问:“此人投生何处?”
耆婆还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此人已投生天神道。”
佛陀敲了敲第三具骷髅问道:“此人投生何处?”
这一次,耆婆无法得知其往生处,答不出话来。
鉴赏评说:耆婆大约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其名声可媲美我国战国时代的扁鹊。他不仅精通佛学,而且医术精湛,是佛陀时代极具神话色彩的著名医生,被誉为“医王”。
而且,据说他能通过敲击骨头的方式,明辨人的三世因果。所以在敦煌壁画中,耆婆被描画成一个披长发、穿短裙、半裸体、一手持骷髅的老婆罗门形象,常伴佛陀左右。
原本的故事记录在《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中,与公案所说有些不同,大意是这样的:
佛陀引领著耆婆行至一处坟场,佛陀指了指面前的几具骷髅,向他说道:“你不妨敲击这些骷髅,聆听其声响,仔细判别他的前世为人如何、来世又将如何?”
耆婆依序敲击那五个骷髅,依据发出的声音,说道:“第一个投生于地狱;第二个投生至畜 生界;第三个投生于饿鬼界;第四个投生人道;第五个投生天道。”
佛陀颔首说道:“你说的都对。”又指向另外一具骷髅,询问耆婆有关这个骷髅的前世今生。
耆婆连敲三次,皆不知其出处,只得向佛陀说道:“我不知道他现在投生何处。”
佛陀言道:“你不会知晓的,因为这是一具罗汉的骷髅。”
耆婆知晓六道轮回、生死流转、因果报应等关乎三界之事。正是由于佛陀的指引,他方知尚有一种超脱六道轮回的罗汉境界,此乃佛陀诸多作为的缘由,他是专为耆婆说法而来。
这才是完整的故事,此则公案中恰恰省略掉了最后关键的一句,让故事有头无尾。
禅宗不是古印度佛教,而是中国化的佛教。心性论是禅宗的要旨,至于西方极乐、六道轮回等等,都是禅宗为了明义而所借的“外衣”。
因此,这则公案表面上看是在讨论六道轮回,实际上仍然是“心性”学说。禅宗从不否定佛教所说的内容,而是在假设都成立的前提下来说禅。
为什么会堕入六道轮回呢?佛教说因为善恶因果业报。而禅宗看见的是:无论往生哪一道,都还在轮回中,无法究竟解脱。
那要如何才得究竟解脱?得无生法忍。
通达无生无灭之理,即为“无生法”。“忍”,即是安住而不动摇。“无生法忍”的意思就是安住在无生无灭之上,而不动摇。
“无生无灭”,当然就解脱轮回了,轮回的前提就是有生有死嘛!既然不堕轮回,那就达到了超脱一切的境界,这种境界即“佛道”,能成就之人都是罗汉。
所以,无论耆婆多么的“善别音响”,都是无法得知已成佛道的罗汉的前世今生的,因为罗汉已证得无生法忍,已然跳出三界、不堕轮回。
这才是公案引用这个故事的本意。
那如何证得“无生法忍”呢?既然是无生无灭,毫无痕迹可循,如何是可以言说清楚的呢!但可以讲讲故事,至于故事表达了什么,自己去悟,这就是禅门公案存在的意义。
建筑行业陷入行业的低谷阶段,我亦随之失业。亟需一份工作以维系全家的生计,因而开始四处寻觅新的工作契机。
然而,投出的简历仿若石沉大海,寥寥无几的几次面试也仅是走个过场,绞尽脑汁想尽所有办法,却依旧寻觅不到一份工作,哪怕是一份需卖苦力的工作亦求而不得。
正在烦恼至极之时,闹钟把我吵醒了。
梦中使尽浑身解数而不可得一份工作的烦恼,只需要醒来就烟消云散了,竟然如此的毫不费力。
原来不需要找什么工作啊,只需觉醒这场梦就可以了。那成佛呢?难道真的要成为他吗?有个道可修,有个佛可成?有个途径可走?
六道轮回、成佛作祖都是梦中之事!
“无生法忍”的另一个叫法就是“诸法空相”,这正是《心经》中所谈到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后面的三句实际上就是用来描述前面一句的。
“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留不住”,“暂时的”,“随时都在变”,一切当下都是一个中间的变化过程。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这种总是处于“变”的不稳定状态,叫做“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切皆有可能,但因为正说之时,又变化了,所以“一说即不中”。
当下的感受、当前的认知、此刻的烦恼,是此时此刻唯一可得的,这否定不了,骗不了自己的,不能说它们不存在。但它们有一个共性——暂时的、相对的、片面的。正说之时,已成为过去。
过去的成为了历史,未来还是一团迷雾,都不值得挂怀、费心了。而当下是最好的礼物,应该像对待礼物那样,拆开它、拥抱它!
当下是什么?可不是现在!现在是一个时间段,再小的一“段”都有长度。当下没有长度,只表示“同时”。时间是连续的,本来就没有长度可言,所以只有过程没有头尾。
住在当下,就是住在“空相”,没有了过去与未来,没有了开始与结尾。不会停下来一丝一毫,与时间同步,与世界同频。
就如庄子所说的那样“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或许这就是自由。
知道不等同于做到,所以不修不足以去除多年积聚的把一切当真的习气。“空”仅仅靠悟是不够的,还要去生活中时时处处实践、享受它。
修佛成道,不是学佛经,不是学道理、不是学做佛、不是学做别人,而是运用于当下,你还有烦恼吗?
这个问题除了自己,没人能回答。当然,也不需要向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说起,因为那是你一个人独享的礼物,无法与任何人分享。
看你说了那么多公案,那么应该知道禅宗在释迦牟尼佛时期就存在,而不是中国所独有的,也不应说禅宗是中国化的。了生死脱轮回,也只是相对的说法,而不是绝对的。比如释迦牟尼佛已示现成佛八千余次了,虽然与其愿力有关,但其中应该还有相应的业力、因缘在内。另外,你认为当下为同时,没有时间段,那么当下即为常,即为真如自性,即为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等等,那么说住于当下、活在当下,同样是说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