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问:佛是何模样?宾头卢尊者掀起及地的白眉,面露微笑

青云塾点墨人 2024-11-28 05:27:34

因阿育王内宫斋三万大阿罗汉,躬自行香,见第一座无人,王问其故。海意尊者曰:“此是宾头卢位,此人近见佛来。”王曰:“今在何处?”者曰:“且待须臾。”言讫,宾头卢从空而下。王请就座,礼敬。者不顾,王乃问:“承闻尊者亲见佛来,是否?”者以手策起眉,曰:“会么?”王曰:“不会。”者曰:“阿耨达池龙王曾请佛斋,吾是时亦预其数。”

——《五灯会元》第二卷 宾头卢尊者

白话直译:

阿育王在王宫里大摆宴席,斋请三万大阿罗汉,并亲自供香。见上首座位没有人坐,就问大家为何把首座空着。

海意尊者说:“首座是给宾头卢尊者留着的,他最近见佛去了。”

阿育王问:“那他现在何处?”

海意尊者回答说:“一会儿就到。”

话音刚落,就见宾头卢尊者从天而降,阿育王赶忙向请宾头卢行礼并请他上座,但宾头卢尊者并未理会。

阿育王向宾头卢尊者问道:“听说尊者最近亲眼见到佛了,是真的吗?”

宾头卢尊者用手掀起那快拖地的长眉,露出自己的脸来,向阿育王问道:“明白了吗?”

阿育王说:“不明白。”

宾头卢尊者放下长眉,喃喃自语:“在阿耨达池龙王斋请佛陀的宴会上,我当时就是其中之一。”

鉴赏评说:

阿育王(公元前303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皇帝,统治几乎所有的印度次大陆,被视为印度最伟大的皇帝。

阿育王皈依佛教,是虔诚的佛教徒。据传,他在全国修了84000座佛舍利塔,曾多次帮助僧团,布施供养三宝。本则公案中所说的斋宴三万大阿罗汉的事情,对于阿育王来说屡见不鲜。

宾头卢尊者乃“十八罗汉”之一,童颜鹤发,眉毛拖地。虽然高寿,但是却一直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和性格。常常显示神通,游戏人间。

此处引用了阿育王和宾头卢尊者的这次对话当然是有所表达的。禅门公案都是从现象界说起,以情景剧的方式表达“导演”的意图。

而要读懂“导演”的意图,着眼点就在尊者的“策眉露脸”之举。

前方空出首座,还有海意尊者与阿育王的对话,皆为铺垫之举,使人得以窥见佛之神圣。乃至仅是见过佛一面之人,皆为非凡之存在,赴宴吃席亦会被奉为首位。

这时,把“佛”高高的举起,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正当阿育王怀着满怀的期待之情,欲听听宾头卢尊者阐述“佛”之模样、何等神圣之际,剧情却陡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巨大转弯。

未见六丈金身,亦无庄严祥和,只见尊者撩起那近乎拖地的白眉,将自己尚且年轻的脸庞完完整整展露于阿育王跟前,仿若在言:此乃佛之模样,汝可明了?

只可叹阿育王未能领会,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

宾头卢尊者甚是仁慈,只得再表述得明晰一些:“往昔于一场专为佛举行的斋宴之中,我亦有幸置身其间。”

此岂非在言,我宾头卢便是佛中之一,你欲见之佛,不在天边正于眼前啊,你尚欲往何处寻觅呢?

这则公案蕴含着禅宗的要旨,故而被收录于《五灯会元》之中。需知晓,禅宗的立宗之根本即为“人人本即佛”。佛非在外境,而在每个人的内心;佛不在思维之中,却于眼下的现实里呈现。

禅门公案通常包含三段情节。第一段乃现象界的真切描绘;第二段则是疑情的萌生;第三段为释疑。而可用作公案剧情的内容则不拘一格,有奇异的神话故事,有真实的历史典故,有平素的生活琐事,亦有禅师们的日常对话……

譬如这则公案,有关阿育王设宴的描述,宾头卢尊者到来前的铺垫等等,皆为现象界的客观陈述。你觉得是为了讲述阿育王抑或宾头卢?皆非也。前面的“写实”仅仅是为了引出后续的“务虚”。

当阿育王问询佛的模样之际,宾头卢尊者“策眉露脸”,此时疑情萌生。尊者的用意究竟为何呢?

并非是阿育王的疑情萌生,而是当下的你脑海中升起了一个硕大的问号!于是乎,你不停地思索,反反复复地探究这些文字,意欲解开宾头卢尊者所设下的迷局。

例如我,便给出了这般的解读:佛即在眼前,脱离当下的一切皆为妄想。能够直视当下,能够承担当下、具自知之明者,即为佛。

宾头卢尊者缘何是佛呢?只因他见到了自身的本真面目,直面自身即为佛,与自心时刻相伴即为佛。

同样地,当你阅毕这则公案之时,心中定然有属于自己的解读,每个人皆然。那么,谁的解读是正确的呢?当去思索这个问题之际,便已然是妄想了。

“导演”仅仅上演了一出情景剧罢了,虽说人人于剧情中皆有所获,然而观众永远也难以猜中“导演”的意图,只因“导演”的意图存于“导演”之处,而非观众心中所知晓、所念想。

导演的意图全然无需去揣测,你仅需安守自己的内心所得便足矣,当下的所知所想便是最为真实、最为正确的。除此之外,皆非属于你的,自然不必挂记于心。

读公案,切不可被公案的文字所牵引,解读公案并非目的所在,觉知正在解读公案的你,方为最为紧要之事。

禅门公案不论所述内容为何,仅有一个目的:当下正在观看、正在思考、必定有所收获之人是谁?你可曾见到?

至于所看见的、所想到的、所得到的,人人皆有,而且已然成为现实,“来莫可抑,往莫可追”,已不用耗费一丝丝心力去作分别,好还是不好,该还是不该,要还是不要。

那些了别已然并非“禅”了。若能在现象中见自己,处处皆是禅。

0 阅读:74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