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疑云:大唐历史的关键时刻,隐藏着令人细思极恐的真相

东政谈历史 2023-07-12 22:47:00
太白经天:秦王的反戈一击

大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长安正经历着一年中最灼热的盛夏,耀眼的阳光无情炙烤着大唐国都的每一寸土地。

但有些诡异的是,一颗通常在太阳升起后便会悄然隐入天际的星体——太白金星,此刻却正在穹顶之上,散发着如烈日般耀眼的光芒。

昼见长庚!最近已经连续三次出现在帝都上空,而这种反常的天文景观,又总是与灾祸联系在一起。

“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如此谶语,原本已让唐高祖李渊惴惴不安,而太史令傅奕对异象的解释,指向性则更为明确——“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秦王,当然就是李世民!

六月初三,高祖急召秦王入宫,在将天象官的推断告知李世民的同时,也向儿子发出了最为严厉的警告。

在父皇咄咄逼人的目光审视之下,面对谋逆造反的致命指控,李世民并没有试图解释星象占卜与天人感应的玄奥关系,而是另辟蹊径,将话题引向了一个令人尴尬却无比劲爆的内容——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幽媾后妃、秽乱宫闱!

太子与秦王争储,这几乎是大唐公开的秘密,二人或明或暗的角力由来已久,最近更是相互讦告不休。既是君上又身为父亲的李渊,虽努力居中调停,希望化解双方恩怨,无奈兄弟二人的矛盾,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无论此时的秦王有何居心,也无论消息的来源是真是假,在获悉李世民密奏的那一刻,老迈的李渊,内心深处突然泛起阵阵莫名且难以抑制的酸楚。

这复杂的情感之中,是悲伤、痛苦,有震惊、愤怒,更包含着对儿子们长久的兄弟阋墙,所带来的厌烦和失望。

皇位的归属、兄弟的恩怨,看来已到了必须做个了断的时候——大唐天子被迫当场表态,传旨让形同水火的三人于次日入宫,进行当面对质。

之后的事情,便是为世人所熟知的“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奉旨进宫面圣途中,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秦王李世民设伏所杀。

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储位之争,在血腥的手足相残中落下帷幕,大唐王朝的命运也迎来重大转折,李渊在政变不久后主动禅位,秦王李世民成为唐朝第二任皇帝,并随之开创了一个具有鲜明“太宗”烙印的盛唐纪元。

但无论此前的兄长戕害有多么丧心病狂,也无论此后的“贞观之治”有多么灿烂辉煌,“逼父弑兄”的上位过程,始终是“天可汗”羞于启齿却又无法回避的难言之隐。

出于李世民维护天子形象的现实需要,以及史家“为尊者讳”的隐蔽考虑,涉及这场政变的大多数内容,被一再的删减、篡改或者粉饰、掩藏。

在经过刻意的“修整”之后,历史终于留给我们一个易于接受、能被流传却早已面目全非的“玄武门之变”。

只是再完美的欲盖弥彰,难免在悠长岁月中不经意地露出马脚,关于一千三百多年前那个血腥的清晨,似乎总隐藏着诸多令人费解的谜团。

下面就让我们顺着玄武门之变的时间轴,一步步抽丝剥茧,来探寻这场大唐王朝最著名的宫廷政变背后,那些极易被人忽略却又令人细思极恐的真相。

诡异:太子的路径与秦王的伏兵

六月初四辰时(早上七点至九点),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联袂由玄武门入宫,南行不久,二人便折而向西直奔临湖殿——关于太子入宫后的行动轨迹,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有明确记载,最后的终点在临湖殿,这一点毫无疑问。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旧唐书·隐太子传》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遽反走——《新唐书 卷九十二》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资治通鉴》

临湖殿是太子与秦王最先遭遇的地方,也是李建成最终的葬身之所,但问题是此处只是大唐皇宫中一座相当普通的殿宇,如果是入宫面圣,而且事关重大,太子最应该去的,是处理政务的太极殿才对,但李建成入宫后为何会直奔临湖殿而来?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李建成最初接到入宫圣旨时,李渊应该明确表示觐见的地点就是在临湖殿附近。

结合此后的史料也会发现,此时的李渊,正带领一众重臣,在距离临湖殿不远处的人造湖——海池之中泛舟,关于这一点,后文会有详细解读。

当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来到临湖殿时,突然发觉异常,而具体有何不妥,史书并未明示,应该是过于沉静压抑的气氛让太子心声警觉,也可能是秦王事先安排的伏兵不慎泄露了行踪。

总之当全副武装的李世民以及大批死士突然出现在太子眼前时,李建成的第一反应是立刻掉头逃往东宫,而同行的齐王李元吉则欲擒贼先擒王,匆忙间向李世民连发三矢。

无奈当日的秦王确实有强大的主角光环加持,不仅未被冷箭所伤,待其张弓还击,一箭便将李建成射落马下,年仅三十六岁大唐储君,就此饮恨当场。

太子殒命,齐王策马东逃,李世民手下悍将尉迟敬德则率众衔尾急追,而这里又出现了玄武门之变中第二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

仅仅尉迟敬德的追兵,便是连人带马的整整“七十骑”,如果《资治通鉴》的记载没有出现偏差,这个数字实在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要知道刺杀发生的地点,是整个大唐王朝警备等级最高的皇宫大内,不说飞鸟难度,起码也是壁垒森严。

而李世民究竟使用了怎样的手段,才能在既不惊动高祖李渊,又不引起东宫怀疑的前提下,将数量庞大的马匹、兵刃、箭矢、伏兵安然潜入皇宫。

当然,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李世民在事变之前便收买了负责皇宫值守的禁卫总领常何,而此人很有可能为秦王出入大内提供帮助。

但常何虽是禁军统领,但负责玄武门安保工作的并非仅此一人,李世民安排兵甲、死士私自入宫,形同谋逆造反,为何所有禁军都选择视而不见?

而且一旦安插伏兵的消息泄露,不仅针对太子的刺杀计划绝无成功之理,李世民也很有可能提前丧命。换言之,玄武门的前夜,秦王如何能保证行动的万无一失,这份自信又是从何而来?

但当日的李世民,就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做到了这一切,试问具备如此力量的秦王,又怎么不让人感觉可怕?

禁军与皇帝突然失去联系

太子一击毙命,稍后尉迟敬德又手刃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集团在玄武门之变中迎来梦幻开局,但紧接着便要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东宫部众获悉太子遇害,在冯立、薛万彻的率领下,二千长林军直扑玄武门欲为家主复仇。

关键时刻,又是守将常何及时关闭大门,太子麾下精锐久攻皇城不果,愤而调头进攻秦王府邸,幸亏尉迟敬德高举太子、齐王首级示众,东宫兵马人心涣散,迅速崩溃逃离。

至此,整个玄武门流血事件接近尾声,李世民成为了最大赢家,但疑问也再次出现:

从李建成临湖殿遇刺开始,到长林军功亏一篑结束,这绝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在此期间,整个皇宫大内的禁军,却仿佛集体消失了一般,既没有向近在咫尺的李渊及时通报情况,也没有出面干涉、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如果说李建成遇刺是突发事件,冲突的时间短、规模小,禁军来不及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倒也情有可原。

但二千长林军攻打玄武门,摇旗呐喊,大动干戈,据《旧唐书》记载,此时秦王身边亦有“左右数百骑来赴难”,接近三千人隔着玄武门械斗,禁军依然奇迹般地保持着沉默,坐视太子和秦王火拼,这种情况到底要怎样的奇迹才有可能发生吗?

而接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继续——玄武门之变结束后的情况,《资治通鉴》也记载很清楚:“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协擐甲持矛,直至上所”。

尘埃落定之际,李世民派人至李渊处“护驾”,此时的尉迟敬德,浑身甲胄、手持兵刃直驱御驾之前,如此举动可以说是毫无人臣之礼,而且很有可能随时威胁到皇帝的生命安全。

但从玄武门战场到海池岸边,整个过程中同样没有任何禁军出面干涉、阻拦,天子身边也没有安排必要的卫戍力量,莫非玄武门战况太过激烈,连禁军都被吸引着前往“观摩”,因此才会突然与皇帝失去了联系?

游湖泛舟:皇帝的消遣及其反常

再来说说围绕在李渊身上的疑点:正如前文所言,尉迟敬德是在海池见到的皇帝,照此推算,整个玄武门事变期间,李渊应该一直都在游湖泛舟。

然而这种再寻常不过的休闲方式,放在兵变的大背景之下,岂不处处透着反常?

如果只是随意消遣,在召见太子与秦王当面对质的重要时刻,已经被儿子们搞得焦头烂额的皇帝,一大清早哪来的这般闲情逸致。

但如果是商议朝政,地点不在皇宫大殿,却选择游湖泛舟,又显得极不严肃,况且船上随驾的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全部是唐廷的元老重臣,难道李渊要当着这些人的面,询问儿子们是否与自己的后妃勾搭成奸?

但《资治通鉴》言之凿凿的记载着,在召见三位儿子进宫对质的关键节点,在玄武门政变血腥爆发的重要时刻,大唐王朝的正牌皇帝李渊,却选择在皇宫的人造湖中优哉游哉地游湖泛舟。

至于皇帝为什么要清晨游湖,或者将办公地点选择在船上,涑水先生却没有给出任何答案。

我们只能暂且猜测这是大唐天子一时的心血来潮,但李渊此后的反应,不仅前后矛盾而且非常不合逻辑。

见尉迟敬德突然出现在眼前,李渊问道: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

从以上对话不难看出,李渊是已经知道宫禁内发生了政变,那么身为皇帝,他怎么会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毫无作为?

一个神智清醒、大权在握的皇帝,面对宫廷内乱,就算再怎么游兴大发,起码也要安排身边的宫女太监查探个究竟,而李渊却非要等到尉迟敬德杀气腾腾的来到面前,再问出“究竟何人作乱”这样多此一举的问题?

随即尉迟敬德回禀李渊,太子、齐王谋反,秦王已将二人诛杀,而其身边的萧瑀、陈叔达又适时地建议李渊对秦王“委以国务”,李渊不仅欣然应允,甚至表示“此吾之夙心也”。

皇帝的夙愿是什么?是诛杀太子,传位秦王吗?要知道李渊从来没有萌生过“废长立幼”的想法,否则也不会爆发所谓的玄武门之变。

而且就在不久之前,高祖还曾毫不留情的痛斥李世民: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汝求之一何急邪?

对于李渊而言,李建成到底有没有谋反,又应不应该被杀,此时究竟是死是活,这些重要的问题,不可能仅凭尉迟敬德的一面之词而采信。

退一万步来说,哪怕太子确实因谋反被诛,跟李渊本人禅位给李世民,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但此时高祖所表现出的言不由衷和前后矛盾,几乎如同任人摆布的玩偶,毫无天子威权,这种情况只能推断出一个可怕的结论——保证皇帝安全的禁军,已经向秦王投诚,而李渊很有可能早在玄武门之变爆发前,便失去了人身自由!

真相:隐藏在玄武门的深处

再回到玄武门之变本身,既然众多的疑点无法在史料中找到合理的解释,接下来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假设:

在六月初四发生的这场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宫廷政变中,实际上隐藏着明暗两大行动方案。

众所周知的,当然是玄武门的斩首行动,伏击入宫的太子和齐王,在铲除掉争夺皇位最大的威胁后,继而威逼高祖李渊禅位。

但问题是如何能迫使皇帝就范呢?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更加不可告人的计划——控制禁军、囚禁天子。

想要保证政变成功,绝不是简单地杀掉东宫太子便能奏效,至少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即掌握军队、把持外朝和控制内廷,对李世民而言,凭借其在大唐王朝无出其右的个人威望和军事贡献,要做到前两点,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因此,在针对如何控制内廷的关键问题上,李世民不仅策反了常何,而且很有可能已经提前收买了大量其他的禁军将领。

如此一来,皇宫大内实际上已经对李世民畅通无阻,政变前夜,秦王的兵马才能悄无声息地潜入宫禁,政变之中,禁军才会十分默契的袖手旁观。

但秦王毕竟还不是名正言顺的天子,禁军集团又为什么会追随其参与政变,仅仅是因为未来皇帝承诺的高官厚禄,或者不知道能否兑现的金银钱财?

谋反那可是抄家灭族的买卖,又有多少人会铤而走险?因此为了能够让所有禁军尽在掌握之中,李世民终于走出了最后的杀招——直接囚禁高祖李渊!

控制住李渊,就能以皇帝的名义,让李建成按照规定的路线进入预设的埋伏圈;

控制住李渊,挟天子不仅可以令诸侯,还可以随时指挥、调动禁军,要求他们在关键时刻配合政变的相关工作或者突然地集体消失。

控制住李渊,在玄武门刺杀成功之后,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逼迫皇帝退位。

控制住李渊,哪怕最终玄武门刺杀失败,李建成兄弟侥幸从天策府众将的天罗地网中逃脱,只要李世民“请求”父皇下旨,太子依然会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劫数难逃。

所以六月初四当日,李渊在海池也好,或在大内的任何宫殿也罢,都不会对事变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因为被软禁的天子,已经成为秦王手中那张无法失败的“王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李世民已经提前控制住了李渊,直接以生命威胁父亲退位再下旨诛杀太子李建成,岂不是更加的简单高效,为什么还要搞出玄武门的腥风血雨?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被李世民和贞观史臣刻意掩盖的重大事实,可能也是最接近玄武门之变的幕后真相。

李世民在生命的威胁和皇权的致命诱惑下,发动兵变,进而诛兄杀弟,虽然遭人诟病,但事出有因,倒也情有可原。

莫说皇家子弟为了上位争得你死我活,即便是普通人家,为了田地房产,兄弟反目、骨肉相残的悲剧,也是屡见不鲜。

但通过挟持君父而攫取帝位,性质则全然不同,这不仅有悖人伦纲常,更是以下犯上作乱,如此不忠不孝之举,放在任何朝代都是触碰道德底线的行为,试问如果真相大白于天下,太宗与杨广何异?玄武门与江都兵变又有何不同?

而这样的后果,让李世民如何能坦然承受,又教史家怎么去秉笔直书?

所以无论铤而走险或者胜券在握,李世民都会选择通过玄武门兵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到万不得已,秦王绝不会向世人暴露,其实在政变前夜,他就已经拥有了决定生死、操控一切的底牌!

0 阅读:8

东政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