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行动中有5位美国陆军将领担任重要职务。除了艾森豪威尔之外,他的副手马克·克拉克少将(朝鲜战争期间那位联合国军总司令)曾在行动前潜入阿尔及尔,与法国驻北非的军政要员密谈,试图为盟军登陆扫清障碍。克拉克孤身冒险,差点被阿尔及尔当地警察捕获。返程时,他乘坐的小艇数次被海浪打翻,也算是九死一生。
克拉克与艾克的关系极佳,当初也是他在马歇尔面前极力引荐,才让美国陆军总长很快注意到了艾森豪威尔。艾克投桃报李,赴欧洲时带上了克拉克,北非登陆成功后,他力荐克拉克出面在北非组建美军第5集团军。
第5集团军的番号在1943年1月就已经出现了,但这支部队没有参加北非后续战事,甚至都没能赶上1943年7月的西西里岛登陆。克拉克也因此高开低走,没有在二战期间掀起什么波澜。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跟巴顿之间“无缘无故”的矛盾。
第二位是指挥登陆奥兰港盟军的弗雷登道尔将军。此人资历老,年纪甚至比巴顿还大两岁,不过二人都于1909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第2军是美国在北非成立的首支军级作战单位,第一任军长就是弗雷登道尔少将。
弗雷登道尔是个“怪老头儿”,他下达的命令常常用美国俚语代替军事术语,比如部队调动时,他会用“走,男孩儿”。这样的电报给各部队造成了混乱,部下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猜测长官到底要他们干什么。
第三位是名不见经传的查尔斯·赖德,他在登陆日指挥登陆阿尔及尔的盟军部队。赖德之后鲜有出镜的机会,长期担任第34步兵师师长,率部在意大利作战。他手上有一支很特殊的部队——第442步兵团,这个团绝大部分官兵是日裔美国人。
最后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巴顿将军,他负责指挥登陆卡萨布兰卡的盟军,是三路登陆部队中唯一一支全部由美国陆海军组成的部队,而且他们承担的作战任务也最凶险。
作为美国欧洲战区司令、火炬行动总指挥,艾森豪威尔在确定第5集团军司令和第2军军长人选时有很大话语权,但他没有举荐巴顿。是巴顿的级别不够吗?不是,他的资历与弗雷登道尔相当,比克拉克则高出不少。是能力不够吗?也不是,他与巴顿相识20多年,很清楚这位“美国装甲之父”的能力。1942年4月,在考虑向埃及派出一个装甲师时,他就在马歇尔面前举荐了巴顿,认为他是美军唯一适合担任此职务的人选。
纵观整个二战历程,巴顿全程都是艾森豪威尔的部下,但两个人的关系却很微妙。当巴顿几次面临事业中断的危险时,最后帮助他的并非艾森豪威尔,而是陆军总长马歇尔。
由此可见,美军内部的关系很复杂。
在北非,随着盟军将越来越多的部队和物资装备运来时,这里的战局已经毫无悬念。盟军控制了地中海的制海权,也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地面部队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都有压倒性的优势。
1943年3月9日,战场上最后一个X因素也不存在了——“沙漠之狐”隆美尔拖着病体离开了他梦想起飞的地方。在此之后盟军步步为营,最终于1943年5月肃清了突尼斯的全部联军,俘虏27万多人。能够从北非脱身的德军只有区区数百人,他们使用的交通工具是潜艇。
艾森豪威尔没有把太多精力放在前线,根据1943年1月在卡萨布兰卡召开的美英首脑会议做出的决定,他已经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登陆欧洲”的事项上。
卡萨布兰卡会议规定,盟军下一步目标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不过这个决定是初步的,也是罗斯福不得不做出的妥协。而在美军内部,大多数人都反对这个计划,以马歇尔为首的将领仍然倾向于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就算做出妥协,他们也不认为登陆西西里岛是最佳选择,比如有些人就提出登陆撒丁岛,因为那里的德军防御薄弱,而且距离法国更近。
高层之间的分歧对部队备战影响不大。从军事角度看,无论是登陆法国西北部还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抑或是撒丁岛都是一场两栖登陆作战。最辛苦的则是那些司令部的参谋们,大量的案头工作需要去处理,但大部分方案最终被束之高阁,没有迎来实施的那一天。
1943年5月11日,丘吉尔第四次横跨大西洋,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他的军事助手们举行会晤。丘吉尔试图说服罗斯福,落实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决定。罗斯福勉强被说服,于是丘吉尔拉上马歇尔飞赴北非阿尔及尔,与艾森豪威尔和亚历山大(盟军第18集团军群司令)一起敲定方案。
让丘吉尔头疼的是,马歇尔始终不愿放弃在法国西北部实施登陆,双方又谈了两个星期,马歇尔最后的态度有些松口——下一步行动计划由艾森豪威尔酌情制定,然后上报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审议决定。
艾克估计心里飘过无数条黑线——老板不拍板,把事情都甩给下面办事儿的人身上,这不是典型的“不作为”是啥!
丘吉尔倒也识趣儿,他本人以及英国陆军总长布鲁克开始对艾森豪威尔软磨硬泡,劝说他们的部下同意实施“爱斯基摩人计划”(登陆西西里岛的行动代号)。
在接下来的一周,艾森豪威尔白天要处理公务,晚上则陪着习惯晚睡的丘吉尔(丘吉尔通常凌晨3点睡觉)。5月29日晚11时,已经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的艾克想要早点睡,可卧室的电话铃声还是响了。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不情愿地抓起了电话。
“艾森豪威尔先生吗,我现在想去拜访你一下。”
“首相先生,如果您还是要谈关于进攻西西里岛的问题,能不能换一个时间,现在太晚了。”
艾克的拒绝没有挡住丘吉尔,对方坚持要来,他也只能接待。而英国首相离开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大概就是回去洗洗睡了的时间。
马歇尔虽然回国了,但他的话可是撂在那了——进攻西西里只是行动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占领意大利。且不论军事上的难度,盟军占领意大利以后,就要每年向那里提供1000万吨的生活物资,那将会耗费盟国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海上运输能力。这些困难都会对一拖再拖却又必须实施的“横渡英吉利海峡计划”造成影响。
马歇尔叮嘱艾森豪威尔,在登陆西西里岛后,就要着手减少地中海作战的兵力,把精锐部队调往英国,“尽早从那里进攻欧洲”。
那艾森豪威尔是什么态度呢?当初是他和马歇尔共同提出“横渡英吉利海峡,从最短路径攻入德国本土”的设想的。眼下,他仍旧是这个战略的倡导者。
不过经过一年多来的战场磨砺,艾森豪威尔似乎能更好地理解英国人的意图。从战略上讲,英国人反对从法国登陆是出于私心;但从战术上讲,盟军现在南线攻入欧洲,的确可以分散德军的防御兵力。比如盟军占领意大利或者进入巴尔干,至少可以剪除掉德国最重要的盟友,那些依靠意大利人驻守的地区,就必须用德国部队填补空缺,而且希特勒必须派出有力部队堵截盟军的进攻方向。
如果实现了上述目的,当盟军登陆法国时,当面的防御力量自然会减弱。
艾森豪威尔的态度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随着他态度的转变,美英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按期执行“爱斯基摩人”计划。
另一件事情更棘手。
自1942年12月底达尔朗被刺身亡后,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就陷入一场新的权力之争。美国人支持吉罗,成为达尔朗之后,法国人在北非的最高领导人。戴高乐的地位排在吉罗之后,除了有英国人的支持(尽管不太情愿),他还是法国国内抵抗组织的领袖。前者虽然听话,但缺少根基和政治智慧,在和戴高乐的博弈中逐渐落入下风。
1943年5~6月间,吉罗和戴高乐的博弈达到高潮。双方决定成立“法国全国解放委员会”,由吉罗和戴高乐共同担任主席,吉罗虽然兼任法军总司令,但他的职权必须接受“全国解放委员会”的领导。
不久之后,戴高乐提出增选委员会委员,由原来的7人扩大到14人,他则趁机将支持自己的人安排进委员会。
眼看着吉罗被边缘化,一直对戴高乐不满的罗斯福坐不住了。他直接致电丘吉尔:“戴高乐让我受够了,我们不可能和他一道工作。”
丘吉尔打起了太极,他建议应该通过艾森豪威尔去制约戴高乐。于是艾森豪威尔又接到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他很无奈,老板们再次不作为,把战略层面的难题丢给了自己这个战区司令。
那么他对法国盟友的态度如何呢?
从自己所在战区的角度出发,新的大战即将打响,盟军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包括美英在内,各方争夺的无非是一个“利”字,那“利”从何来?当然是通过一场场军事上的胜利打出来的。不然还争个啥!
进攻西西里的行动需要北非的稳定,具体来说就是借助法国人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管好。吉罗如果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肯定能斗败戴高乐,但那势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为对方在法国和北非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降服”住戴高乐,让他和他领导的全国解放委员会在盟军的框架下活动。
艾森豪威尔有牌可打吗?
有。艾森豪威尔有一张王牌——他控制着法国人的“粮草”。
作为一名军人,艾森豪威尔在戴高乐面前占不到便宜。对方的开场白是“我是以法国总统的身份来到这里的,如果你有意向我提出要求,请放心,我会满足你。”
虽然感受到了戴高乐强大的气场,艾克还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由吉罗指挥所有法国军队。
戴高乐直接拒绝了,他说:“法国军队的指挥权问题是法国内部事务,不是你们的事。”
戴高乐觉得这样的说话分量还不够,又补充道:“你也是一名军人,你认为一个领袖的权力需要仰仗另一个国家的鼻息,他还能存在吗?”
艾森豪威尔提醒戴高乐,现在是美国人在给驻北非的法军提供重建的武器装备。后者不但没退缩,而是搬出了20多年前的旧账——一战时美军使用的是法国的大炮,驾驶的是法国的卡车和飞机。他反问道:“那个时候我们要求过美国要任命谁来指挥部队吗?或者要求过美国采用什么样的制度吗?”
戴高乐当然是在诡辩。两个时期的背景完全不同,一战时美国是出兵帮助英法,现如今法国已经亡国,早就不是当年的欧陆强国。
艾森豪威尔没有把话说破,因为他对法国怀有一种同情心。美国为什么打压戴高乐,无非是他们自己的私心——美国希望通过蚕食法国,达到介入非洲和欧洲的目的。罗斯福甚至曾考虑过战后分解法国。
艾森豪威尔不是打手,他于6月22日给国内递交了一份针对北非形势的分析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进攻西西里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所以他建议承认戴高乐领导的法兰西全国解放委员会,并认为“吉罗并不可靠”。
这份报告惹怒了罗斯福,他回电说:“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承认这个委员会。”
艾克也够倔,他仍进言说:“某种有限的承认将是有益的。”
艾森豪威尔的支持肯定起到了作用,罗斯福虽然没有改变对戴高乐的看法,但他对法国全国解放委员会的态度的确有所软化,至少它没有成为盟军反攻的阻碍,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确起到了“稳固后方”的作用。
代号“爱斯基摩人”的西西里登陆计划经过多次修改,最终被刚从突尼斯前线返回来的蒙哥马利“一锤定音”。只不过他的这个“锤子”砸得够偏的。按照第18集团军群总司令亚历山大的话说:“所有困难都推给了美军,所有功劳都留给了英军。”
艾森豪威尔表现出足够的大度,他没有过多干预计划的制定和审议。当然他也没想到巴顿后来打得那么漂亮。
不过这不代表艾森豪威尔一味地妥协。作为西西里登陆行动的总指挥,他有三个副手,分别是地面部队司令亚历山大、海军司令坎宁安和空军司令特德。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的标签——英国人。
这显然是“亲密盟友”的小聪明,老大的位置让给美国人坐,但一帮英国“老二”围在他周围,让艾森豪威尔做起事情来不能“为所欲为”。
艾森豪威尔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坐稳自己的职位,绝不仅仅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他拿出了自己的诚意,也能在关键时刻履行最高指挥官的职权。
登陆西西里岛前夕,空军司令特德提出,鉴于盟军配备的战斗机(主要是英制“喷火”式和美制P-40)作战半径太小,而且空军机场都集中在突尼斯,因此行动开始后,空军对西西里岛的空中封锁和火力支援难度太大。他要求出动陆海军部队,先行攻占突尼斯和西西里岛之间的班泰雷利亚岛,从而缩短空军支援西西里岛的航行距离。
班泰雷利亚岛意大利人的一处要塞,共有守军1.15万人。岛上地形易守难攻,四周没有海滩,全部是悬崖峭壁。意大利人在岛上修建了机场,还有一个港口,并长期驻扎有鱼雷艇部队。除了可以被盟军利用的机场,一旦开始实施登陆,盟军的后勤补给也将遭受严重威胁。
艾森豪威尔决定支持特德,但遭到亚历山大的反对。后者的理由也很充分,班泰雷利亚岛太难攻打,一旦战斗陷入胶着,势必影响到“爱斯基摩人”计划如期实施,而且对军心严重不利。
艾森豪威尔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先对岛上实施大规模、密集轰炸,以打击岛上守军的军心。他还预言,经过这轮打击后,意大利人极有可能举手投降。
坎宁安起初赞同亚历山大的意见,但他后来转而支持艾森豪威尔的决定。6月初,特德的飞机开始出现在班泰雷利亚岛上空。意军的反应果然如艾森豪威尔所料——水面鱼雷艇都撤走了,防空炮火也非常稀疏。
6月7日,艾森豪威尔在坎宁安的陪同下驶往班泰雷利亚岛。坎宁安命令舰炮向岛上开火,意军的岸炮很长时间都没有反击,之后草草打了几炮就收手了。
返回阿尔及尔后,艾森豪威尔命令坎宁安派出一支由6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驶往班台雷利亚岛。当盟军向岛上实施炮击时,意大利人投降了。
1943年7月2日,艾森豪威尔目送部队出航,驶向西西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