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伏魔演义第一章白蟒神怀恨降世紫微星奉旨临凡

刀白说小说 2025-03-17 21:10:43
词曰: 滔滔江水东流,几人谁与争前后。长安不再,南阳遗恨,孤风冷昼!新莽称雄,神州有泪,那堪回首!看旌旗遍插,收了南北,真汉子、君同斗。何惧前程风口,破潼关、挥刀帝首。汉风啸啸,剑戈试刃,一卷敌寇。过往清平,而今离乱,空留杯酒。待他年,重拾乾坤稳定,再兴元狩。 ——调寄《水龙吟》·作者按 髯翁云:自古圣人云人做天看,抬头三尺有神明,为人莫做亏心事,否则事来时,谁能饶过你我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两周自武王克商灭纣发端,继之成、康,皆守成令主,后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引狼入室,身死国灭,平王自镐京东迁洛邑,是为东周。诸侯渐渐强大,鲁三桓、晋六卿,后来竟各自为政称王,反是周家天子落得牵线木偶一般,唯拱手诺诺而已。及至西秦虎踞咸阳,逐渐强大,始皇帝降生,灭六国一统华夏,又二世无道,指鹿为马,天坤倒悬官逼民反,群雄逐鹿。就中有一人乃沛丰邑中阳里人氏,姓刘名邦,曾为泗水亭长,于芒砀山斩白蛇而起,旗卷西风而有大汉,奄拥四海,定都长安,是为西汉高祖刘邦。 那高祖得国,在位十二年薨,传惠帝盈、前少帝恭、后少帝弘、文帝恒、景帝启、武帝彻、昭帝弗陵、废帝贺、宣帝询、元帝奭、成帝骜、哀帝欣、平帝衎 、孺子婴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四年整。以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自高祖传至孺子婴,内患中涓,外患大戚,朝纲紊乱,天下乃变。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哀、平二帝。 哀帝禁锢善类,淫乱六宫,宠信外戚。帝有治国之志却无治国之才,又且有“断袖”之癖,宠董贤,董贤性贪善媚,位居大司马、大将军三公之职。时天灾频频,民众苦楚,揭竿而起者此起彼伏。元寿二年庚申六月戊午,哀帝薨,寿二十五,谥“孝哀”。哀帝既崩,平帝即位,外戚王莽权势渐大,一手遮天,拨弄朝纲,大臣谋而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莽势自此愈横。六年,平帝亦崩,王莽以孺子婴为帝,自称“摄皇”,排场与帝无异。后再自封安汉公,完全摄政,以周公、伊尹自居,改元“居摄”。初始元年,王莽鸩孺子婴,改元“新”,是为新朝高祖皇帝,西汉遂亡。 王莽,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也,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生于汉初元年,其母梦白蛇自天飞降于腹,大惊而醒,觉而腹痛,生王莽,因啼声震耳,族人异之,父王曼见此子方面大耳,相貌炯炯,亦异之,因名“巨君”。其母梦白蛇入腹而得孕,非别,乃高祖于芒砀山中揭竿而起所斩白蛇是也。 白蛇者,白帝之子也,轮回转世,本该千年渡劫,却于劫前死于高祖之手。白蛇寄身华山山精木怪,一灵不灭,心怀怨毒,欲往人世报仇,离了华山要往长安祸乱宫廷。中遇白鹤童子奉南极仙翁之命往东海采药归,见蛇灵诡异,便上前截住去路,要问究竟。白蛇不许,二人大战于长安上空,搅得怪云滚滚,伤死人民无数。那白蛇只是个半残之灵,如何是白鹤对手?逃至市井,无处可去,白鹤童子又是个要命的天敌,匆忙之下望见血光,急化道灵光投那户人家去了。白鹤童子虽为神祗,不敢乱天、地、人三界章法,急忙回山拜见南极仙翁,陈明路途所见。南极仙翁掐指一算,知道天数如此,汉家江山将有大乱,忙具本上奏天帝。 天帝闻之曰:“乱有起始。可命紫微星下凡与白蛇相克,完了劫数,回天庭复命。”南极仙翁闻言,叩拜道:“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了玉旨,自往紫微宫传旨。那紫微勾陈大帝与二十八宿星君正在帝王宫中谈些兴废之事,闻南极仙翁传旨意来到,忙整装出迎,拜领玉旨,大帝视众曰:“吾有劫数在身,不得不去。吾去后,汝等可锁闭紫微宫,待吾历劫毕了,再来开讲。”二十八宿星君听了,各自辞别出宫。紫微大帝这里在紫微宫中沐浴熏香,一道红光,向下界去了。后来白蛇投胎转世,即王莽是也。莽誓灭汉,以报前生之仇,此乃“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天道之理。紫微勾陈大帝便是汉光武刘秀,下凡应世,安定人间,开一百九十五年东汉国祚之肇始,乃为旷古绝今一代明君,此乃后话。不题。 却说西汉王家,乃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任大司马,是西汉最显贵的家族。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且勤劳好学,师事沛郡陈参习《论语》。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很快便声名远播。成帝阳朔三年为黄门郎徙射声校尉。帝以其贤能,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侍卫近臣也。因善阿谀奉承,得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欢心,又升卫尉,掌管皇宫禁卫,位列九卿,时年三十未足也。这时王莽伯父大司马王根行将退休,朝臣认为淳于长应继大司马。王莽为扳到淳于长,秘罗淳于长罪行,得知淳于长与废后许氏私通,天威震怒,将淳于长逮捕下狱,杀死于狱中。 元寿二年,哀帝薨。太后王政君起驾未央宫,收传国玉玺,不久诏命王莽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莽拥平帝登基,代理政务,太后垂帘,莽一时权倾朝野。自此莽之野心渐渐暴露,遂斥异己,培植党羽,以其堂弟王舜、王邑为腹心,用亲信甄丰、甄邯主管纠劾,把持朝政平晏管机事事务。元始元年,莽为“安汉公”,升任“四辅”之位,皆其党徒是也:莽为太傅,领四辅之事;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位三公上。“四辅”大权独揽,政事皆由“安汉公、四辅平决”。 元始四年莽加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五年十二月,平帝薨,王莽恐年长新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朝政,遂立孺子婴为皇太子,莽代天子主政,称“假皇帝”,改年号“居摄”,其势如日中天。居摄元年,天下不服,安众侯刘祟率百余人攻宛城;二年九月,长安所属二十三县皆反。王莽十分恐惧,调大军镇压,攻灭反莽义军。次年,槐里赵明、霍鸿起兵反莽,声势浩大,莽遂派王邑平,自此称帝之心日急。 初始元年十二月,莽逼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太后怒以玉玺掷之,传国玉玺遂缺一角。莽强令孺子婴禅让,莽入高祖庙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国号“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时年五十四也。随立王氏静烟为后,大封王氏诸王,内以王鉴为太师,王通为大司马,王雁为大司徒,王耀为大司空,王莽师乙光为国师,外以东哀王王休、西定王王愍、南通王王召、北津王王鲁镇京师东西南北四大要路,四镇诸侯王下又各领百镇小诸侯,共四百镇诸侯属新,首要人物皆王氏亲族不用。莽自篡夺汉统,四处捕杀刘姓后裔,从此天下大乱。 却说下界纷乱,恼了上界一位神祗。这位神祗号“霹雳大仙”,乃雷音府中统管雷电风雨之神,民间奉“雷电真君”之祀主神是也。霹雳大仙性情刚猛,法力无边,这日闲坐雷音山,见西南地界一股杀气带红光直冲天际,忙唤童子:“将雷电神镜与我照上一照。” 那雷电神镜,乃天庭敕封法宝之一,主人间休咎之事,兴衰之替,那雷电神镜只一晃,便知端的。童子领法旨取神镜一照,如此如此,忙速归报。霹雳大仙闻言大怒曰:“无道之子!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篡夺汉统江山,甚是可恶!我想赤帝之子斩蛇而王天下,享国二百一十四年,气数已尽,却不该由这畜牲出头为乱!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即唤童子,驾青云往灵霄殿上见驾。正行时,被两道杀气挡住云路。 望下一看,白蛇在人世尚有十五年气运,不可造次,心中不悦。忙至南天门外,见四大天王,请见上帝,上得殿来,俯伏丹墀,奏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汉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天意已定,气数使然,却不当由白蛇横行天下,为何上帝听之任之?”旁边班中转出一位大神,乃是翠云宫中地藏王菩萨,怀抱九环锡杖,合掌笑道:“吾皇岂是昏庸之君?此事早知,已遣紫微星君下凡去也。事成之后,使星君完了劫数,才算功德圆满。”大仙恍然,忙叩拜道:“微臣该死,不能洞彻天机。只是星君一人下凡,能有多大作为?臣心甚虑之。”上帝闻言道:“卿言是也。菩萨,这却如何是好?”地藏王菩萨笑道:“紫微离宫,二十八宿群龙无首,不若将他们一并遣下界去,辅佐星君。如何?” 上帝闻言大喜,就命霹雳大仙往二十八宿处走一遭,传旨如此如此等等。 按下玄天高上帝吩咐二十八宿下凡辅佐紫微勾陈大帝不题。且言王莽篡国之后,自知得位不正,心怀戚戚,又且莽之为人,暴戾寡恩,动静无常,自得国之后,益无忌惮,耽于声色,少理朝政。他虽沉醉享乐,毕竟刘氏一族星落四方,只怕自家位座不稳,终日将灭刘之事放在心怀,郁郁不乐。一日,驾升龙耀殿,朝议毕了,忽然猛省,宣侍中大夫王养,乃幸臣也;还有一个伴当,名为王当者,前来觐见。 这二人皆谗诌面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惟莽所欲,逢迎不暇。不一时二臣入见。莽曰:“朕奄有四海,富甲天下,威震九州,然三宫六院,无当朕意,将如之何?卿有何策,以慰朕怀?”王当即奏曰:“陛下万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尧舜;天下之有皆陛下之有,何患不得,这有何难?陛下明日传一旨,颁行四路诸侯,每一镇选美女百名,以充内宫,何忧天下绝色,不入陛下掌中乎?”莽闻奏大悦:“卿所奏甚合朕意,明日早朝发旨,卿且暂回。” 一宵经过,次日早朝,两班文武朝贺毕。莽曰:“今国家粗定,后宫凄凉。传朕旨意,四镇诸侯,与朕每一镇选美女百名,不论贵贱,只容貌端庄,性情和婉,礼度闲淑,举止大方,以充后宫。”传旨已毕,散朝入内去了。朝臣面面相觑,私下议论:“况今刘氏作乱,干戈未息,如何选侍,然后为乐?”立刻便知王养王当之辈又在霍乱莽心,各自侧目,散班退朝出去了。时四镇大王不在都城,皆领兵在外,莽宠养、当,把持朝政,擅权作威。也是合当有事,二臣拟旨昭告,行文至南阳蔡阳地方,惹出一桩事来。 原来西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有一支远亲,落在蔡阳地方,七世孙刘钦因推恩令从列侯递减,到了西汉建平年间,仅能做到济阳令小官。建平元年十二月十六日,刘钦在陈留郡济阳任上,妻子樊氏待产,时过午夜,樊氏沉沉睡着,梦乡中朦胧见一白发老翁,手捧一个襁褓,襁褓中一个白胖婴孩,呀呀有声。那老翁满脸含笑来至床前,温言道:“樊氏勿得惊恐,吾南极仙翁是也,奉上帝敕,送此子来归。此子后来贵不可言,汝当善保,将有太后之份,不可小觑。”言毕将那襁褓往怀中一送,樊氏吃了一惊,心道:“这孩儿若被这么一丢,岂不丧命?”忙伸手来接,那老翁化道清风,转瞬不见,樊氏接了襁褓在手,腹中忽然剧痛,大叫一声,张目醒来。 不多时丫鬟听到樊氏叫声,急忙带稳婆一起进来,不移时樊氏产一子,刘钦闻之,十分欢喜。原来常人怀胎,十月必产,樊氏过了十个月整,当产之期,腹中全然不动。因樊氏乃是东汉开国太后,腹中怀着一个天命帝王,所以比常不同,直到十二个月周年,方才产下此子。产时赤光满室,异香扑鼻,百鸟飞翔,天星照耀。那婴儿生得丰准长目,仪表堂堂,出生时口有数齿;背有龙鳞八片,啼声洪大,街市皆闻。 其日,乃建平元年十二曰初六日是也。刘钦闻丫鬟和稳婆报喜,心中亦喜曰:“应运之子,必有异征,吾儿骨相非凡,又且有神人托梦,异日必南面为王。”只是自己知道,不敢在外乱说 ,遂召功曹,派他寻一个会占卜的人来给婴儿推算。卜人卜卦后道:“贵不可言,不敢多说。”刘钦待问备细,卜人摇头道:“天机不可泄露。”卦钱也不敢要,忙辞别去了。又刘钦房前有小米长出,共得三株,每株一茎九穗,刘钦看了,啧啧称奇,曰:“此嘉禾之秀也。”因此为婴孩取名“秀”,表字文叔,乃紫微勾陈大帝奉旨下界临凡,即后来东汉开国之主光武帝刘秀是也。 及长,至元始三年,刘钦在南顿县令任上去世,樊氏哀痛过甚,未几亦死,秀成孤儿,生活无着,与兄刘縯被叔父刘良收养。那刘秀长大成人,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读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无不倒背如流;生得身长八尺,相貌堂堂,双耳垂肩,手长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家贫,不能读书,清贫自守。叔父良暗察此子,见他性情端静,身临绝境,毫无慌张惊怖之意,大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度,暗暗称奇,又常见刘秀以树枝在地上图画,所画者,皆山川地理,比如何处攻守,何处囤粮,何处用兵,无不齐备,井井有条。 良归家与内人一说,妻曰:“向年大伯曾说此子日后贵不可言,既然如此,汝不可轻慢了他,只管教他埋头苦读便是,日常敷给,妾自有分数。”良善其言。自此严加督促,不许出门轻狂,只要他读书,也正合刘秀之心。及十八岁时,从村人贩卖为生。南北来去,与邓禹、吴汉、贾复、任光、邳彤、刘隆、马成、王梁、陈俊、杜茂、朱祐、刘植等人相善,常相酬和,结为腹心。其中马成刘隆等,皆富贵之家,见秀贫寒而志不移之,心中十分钦佩,常资给之。此一些人,皆二十八星宿之中奉旨下凡前来辅佐真君,以成帝业者,自然而然归之,无需求请者也。 及王莽发榜搜求美人时,刘秀年二十岁矣。见了榜文,不禁抚膺叹息。背后忽然有一人厉声道:“大丈夫襟怀坦荡,何故戚戚而叹?”秀回视其人,身长九尺,面如重枣,虎体狼腰,相貌堂堂,长须过腹,威风凛凛,腰挂钢刀,红缨如血,势如奔马。刘秀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铫名期,字次况,颍川郏县人是也,专好游侠,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你看榜而叹,故此相问!” 刘秀叹道:“吾乃汉室宗亲,姓刘,名秀。字文叔。今逆莽篡汉,穷奢极欲,单害贫苦,四海涂炭,民不聊生。秀闻逆莽后宫嫔妃不啻数千,岂无红粉以悦逆莽之耳目?由此可知逆莽绝非正心修身、纳言听谏之人,乃好色横暴之君,害我大汉生民,岂不伤哉!”铫期大笑曰:“兄言甚不谙大体。自古及今,谁不愿家中之女为嫔为妃,光耀门楣?女为后妃,贵敌天下,父母兄弟,鸡犬升天,赫奕显荣,孰过於此?此人之常情,何故兴叹!铫某得识尊驾,性味相投,可否同饮?”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0 阅读:3
刀白说小说

刀白说小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