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我们会被带到哪里去?

力哥说 2022-08-03 18:34:50

1

这两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会被带到哪里去?

上海疫情封锁之后,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尤其迫切。

这个答案,比选到一个大牛股或买的房子又涨了,重要得多。

最近,我有点想明白了。

从哲学上说,我追求的是成为未卜先知的算命仙,在不可能得出准确答案的超复杂问题上,强行追求确定性答案。

就像人类总预设世界一定有个终极规律,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有个永恒不变的本质。

但,真有吗?

就算有,被四维时空限死的人,真能找到吗?

我发现,这叫妄念。

认清人的有限性,我们能做的极限,是退一步,像量子力学一样,预测电子存在位置的可能性。

知道可能被带去哪里,也就知道不可能被带去哪里。

这个可能性,往一个方向到不了的极限,是70年代,往另一个方向到不了的极限,是80年代。

注意看这句话:“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老路”被排除了,说明可预见的未来,至少不存在重演过去发生过的极端情况的可能性。

这两个极端之间,有非常大的施展空间,怎么操作都可以,所以政策左右调整的空间非常大。

“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说明可以拿出来的工具还有很多,用哪些工具,不用哪些工具,用的力度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久……这些都不是能力问题,是意愿问题。

说明可预见的未来,至少不存在像某些国家一样,制度把工具箱锁死,有力使不出的可能性。

比如说,可预见的未来,美国怎么都不可能禁枪,我们不会遇到这种尴尬。

这种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确还没人试过。

用得好,左右逢源,险中求胜。

能扛过很多其他国家扛不过去的重大挑战。

比如老龄化、中等收入陷阱、滞涨、房地产泡沫、政府债务危机、腐败、过多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带来的社会分裂和内乱……

什么时候用上什么工具,出手力度多大,什么时候退出,主要取决于顶层政治智慧。

比如对待河南村镇银行和烂尾楼事件,可以这样处理,也可以那样处理。

所以,衷心祝福伟大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2

在这条路上,有两条基本纲领,我在《中国未来10年的剧本,收好了》里总结了。

一、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公平会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社会容错率下降。

把这两条合一起,能推测出未来网络舆情的主线矛盾——

公众对公平问题的高度敏感和强烈关注,与少数既得利益阶层想要行使特权甚至炫耀特权之间的矛盾。

这里说的“特权”,是广义上的说法,实际就是政治经济上的强者。

既包括拥有公权力的人,也包括拥有大量钞能力的人,还包括动用钞能力获得公权力庇护的各种人(比如黑恶势力)。

司马迁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

普通人的幸福感,就是通过比较获得的。

有权有钱有势的人,无法炫耀人无我有的特权,就像锦衣夜行,特权带来的精神快感,无法达到最大化。

但你只要一炫耀,哪怕只是发个私人朋友圈,或在亲友同学群聊天时无意间露出的信息,一旦发酵,就会被网暴社死。

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普通人的痛苦感和愤怒感,同样是通过比较获得的——通过比较,发现自己是弱者且无力改变。

从唐山打人事件、河南村镇银行事件、高考泄题事件、王澄澄“直升机”事件、易烊千玺考编和次生的“小镇做题家”事件,到“反腐英雄”周劼坑了整个家族,还有今天刚发生的中金员工老婆炫老公高收入……

只要稍微深入想一想,会发现大量热搜的实质,都这么回事。

经济下行,很多人日子过得不舒坦,内心本就有怨气,对未来又充满焦虑,给个火星,情绪就能boom~

你的“大伯”,我的“二舅”,刚被“二舅”治好的精神内耗,转眼冒出更多“大伯”,“苟利国家生死以,家族传承吾辈责”,精神又崩了……

所以社会容错率只可能持续下降。

比如钟薛高高价雪糕事件、玄奘寺排位事件、昆明夏日祭事件、张小泉拍蒜断刀事件、王冰冰疑似停职事件,哪怕周杰伦新专辑放了几首旧歌,也被无数粉丝和网友网暴……

有些是无心之过,有些过去没问题,现在就不行,有些纯属个人私德问题,有些甚至不是任何层面上的原则问题,只是技术层面的理解问题,全都可以上纲上线,往死里批斗。

其中有两类问题最突出。

一是“民族主义问题法律化”,二是“私人道德问题法律化”。

可预见的将来,这种情况只会愈演愈烈,没准以后搞个奥特曼展也会被批“日本文化入侵”。

3

我分析这些深层次原因,是希望帮助一部分读者,以后再看到类似热点事件时,别急着上火,也别急着表态,学着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然,如果你本就想借机发泄情绪,不要理性思辨,喷了心里爽,甚至觉得你屁股坐歪了,那当我没说。

我的读者绝大多数手里多少有点钱,没钱也不会关注理财。

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中产或富人,或者家庭资产/收入排全国前5%,这种舆论环境下,属于高危人群。

绝大多数人不是做媒体的,缺乏舆论敏感度,觉得这辈子怎么都轮不到自己上热搜,日常炫富炫权炫父,就像家里有个美娇妻或多才多艺的孩子,就忍不住想炫一下,觉得是人之常情,没啥关系。

还有些人,比如王澄澄,不仅为精神上的满足感,还有现实利益诉求,靠打造富豪/权贵人设,开展业务,炫富/炫权属于营销获客手段。

不管哪种情况,最好都悠着点。

特别手里有点小权力的,或手里千万家产不是那么经得起X光透视的,告诉配偶、子女、父母,甚至有官场联系的侄甥,低调做人,别到处炫,当心哪天突然凉。

哪怕你觉得自己就是个屁民,生活鸭梨山大,但年薪超过30万,最好也低调点,你这收入已超全国99%,你觉得无所谓,甚至对标北上深房价还觉得自己好穷,有人可是杀X济X的心都有了……

我们现在的模式,就是特别重视舆情和投诉举报,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大概率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像中金这位交易员,就算本来收入合法合规,啥事没有,也一样被停职调查,最后很可能会被金融圈拉黑。

因为类似事件已发生过多次,券商普遍禁止员工对外透露工资水平,你违规了……

明星或公众人物更要谨言慎行,有些话你觉得只是玩笑,显示幽默,或者很符合逻辑的观点,别人不这么看。

把你的前后文和表达环境全删了,留下几秒高能语言片段放出去,旁白再一带节奏,舆论就炸了。

不少人说力哥现在文章看不懂,或者自以为看懂了,就对我BBB一顿喷,其实根本没看懂。

这篇算压着尺度写的,我已尽力,还望谅解。

留言也请注意尺度,不想力哥隐退江湖,咱就有话好好说哈~

PS:昨天看了《独行月球》

作为影迷,太久没去影院看电影了,上回看的《侏罗纪世界3》就是一坨屎,本想看个喜剧片消遣下,没报啥期望,没想到还挺好看。

一是现在中国电影真有钱,拍个喜剧片都那么大投入。

二是沈腾和马丽真是很优秀的喜剧演员。

三是电影叙事节奏控制得很好,还有那么点小感人。

看“二舅”不能真正治愈你的精神内耗。

一是没人希望成为二舅;

二是绝大多数人不具备二舅自学和动手能力的天赋;

三是主要问题根本不在二舅,而在大伯三伯。

还是看看《独行月球》吧,能给你的生活带来更多欢笑~

0 阅读:38

力哥说

简介:力哥说理财,简单又好玩